“積食”究竟是什麼?拿針扎指頭有用嗎?

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衆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爲防走丟,小夥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經常有家長後臺提問孩子“積食”的問題,大家判斷“積食”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總結一下:

口臭→積食舌苔白→積食放屁多、放屁臭→積食睡覺滿牀打滾→積食……甚至孩子脾氣急躁、小臉紅撲撲也會被判定爲積食。都按這個標準,恐怕就沒有不積食的孩子了。

甚至有家長提到“婆婆想拿針扎孩子的手指頭來治積食”,這就更不妥了,還可能成爲孩子的“童年陰影”!看來,是時候和大家聊聊:積食究竟是什麼?

那些“積食”的表現

是什麼鬼?

首先回答:那些被判定爲積食的表現,究竟是什麼?又該怎麼辦呢?

1、口臭

當孩子口臭時,你應該帶去牙醫。口臭大多由口腔疾病引起,例如齲齒、牙齦炎、扁桃體炎,都會讓小小的孩子有好大的口氣。

2、舌苔白

當孩子舌苔白時,你除了可以在刷牙時順便清理一下舌苔,還可以當做什麼都沒看到……

一些特定疾病會有舌頭外觀的改變(例如川崎病可能會有草莓舌),但同時也會有更明顯的其他表現。除此之外,舌頭的外觀,根本不重要。

3、放屁多、放屁臭

當孩子放屁多、放屁臭時,你需要做的僅僅是捂住鼻子。腸道通暢,孩子纔會放屁,不放屁反而比較需要擔心。

放屁臭,可能是進食了一些特定的食物(例如洋蔥、韭菜),或者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比較豐富,導致腸道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了較多的氨氣和硫化氫氣體。

4、睡覺滿牀打滾

當孩子睡覺滿牀打滾時,你可以哈哈哈哈,然後拍張照片發朋友圈。小朋友的睡覺姿勢都很豐富,再加上快動眼睡眠居多,夜晚滾來滾去很正常。做好防止墜牀的措施就可以了。

5、胃口差

當孩子胃口差的時候,你需要做的是捫心自問。是不是飯菜不合胃口?是不是被強迫餵飯失去了進食的樂趣?是不是上頓真的吃太飽了,這頓還不餓?……只要孩子精神好,能玩能笑,偶爾一頓少吃一點也沒關係。

大人吃飯也未必時時都有胃口,又何必要求孩子每一頓都狼吞虎嚥呢?

6、便秘/腹瀉

當孩子便秘或者腹瀉時,你需要按照相應的方法處理,該調整飲食就調整飲食,該補充液體就補充液體。當感到不放心時,可以諮詢醫生。

便秘和腹瀉背後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不論什麼原因,都有一個共同點——都不是“消積口服液”、“挑疳積”、“捏脊”可以治好的。

7、脾氣急躁

當孩子脾氣急躁時,請默唸三句“親生的”。

誰還不會有個着急的時候呢?憑什麼着急就是因爲吃多了東西?肚子餓的時候,可能更着急……

綜上,所有被認爲是“積食”的表現,要麼就是正常現象,要麼就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應對的方法,要麼就當做沒看到,要麼就需要作出針對性的調整。不能一股腦全部扔到“積食”這個筐裡去。前面提到的拿針扎孩子手指頭這種“治療方法”,更是一點用都沒有...

當然,這並不是說吃多了不會帶來問題。過量進食會帶來什麼問題?我們先從源頭的“進食”說起...

食物進入消化道後

會發生什麼?

食物進入口腔後,會依次途徑食管→胃→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結腸→肛門。

其中,我們可以把胃想象成小時候玩過的“水氣球”:水裝得多,氣球就會鼓脹一些,球壁就會薄一些。胃也彈性十足,胃的大小取決於裝了多少食物在裡面。

不過,氣球只有一個開口,而胃有兩個開口。向上和食道連接的叫“賁門”,向下和十二指腸連接的叫“幽門”。

圖源:SCIENCE PHOTO LIBRARY/Getty Images

正常情況下,當食物進入胃以後,幽門會暫時關閉,把食物留在胃裡面,通過胃蠕動和胃酸,讓食物充分被分解、碎片化。

完成這個步驟後,幽門打開,食物流入十二指腸,和膽汁、胰液混合,進一步糊化,之後進入空腸、迴腸、結腸,完成剩餘的消化吸收步驟,剩下的殘渣經由肛門排出體外。

此外,消化吸收過程還伴隨着一系列內分泌變化,這裡我們就不延展太多。

過度進食

會發生什麼?

那當人吃得太多,會怎樣呢——

1、胃的體積被撐到很大,擴張的胃部會擠壓其它器官,讓身體感覺不舒服。

2、大量食物需要更多的胃酸和消化液才能分解,過多的胃酸可能反流到食管中,造成燒心、胃灼熱等不適。

3、食物分解會產生氣體,大量食物分解會產生更多氣體,導致排氣增多。食物中的含硫物質被腸道細菌分解,會導致屁的氣味很臭。

4、人會更加昏昏欲睡,食慾下降。

5、暴飲暴食可能會影響膽囊和胰腺的正常運作,嚴重的會發生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成年人伴隨飲酒後更常見)。

如果長期過度進食,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於焦慮,大魚大肉吃多了確實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但是偶爾吃一頓也沒太大關係。

如果真的撐到了,可以稍微運動一下(例如出去散個步),注意保持水分攝入,更不要勉強再去吃東西。

人體的的消化系統沒那麼脆弱,會自己調節回來。沒準過段時間,就一切恢復正常了。如果發生了劇烈的腹痛和嚴重嘔吐,這時就要帶到醫院進行診治。

看到這,我們不難發現,“積食”就是個僞概念。

所有針對積食的治療,不僅不符合消化道運轉的機制,反而可能耽誤時機,延誤了真正需要的治療,甚至直接對身體造成傷害。

當下一次有人跟你說孩子“積食”了,親愛的讀者朋友不妨分享下我的文章,看會不會被踢出羣聊……

end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於 2021年3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網絡,正文圖片來源soogif、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