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3青年蹲點有成效 獲國發會肯定

暨南大學3青年蹲點有成效,獲國發會肯定。(暨南大學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國發會從全國374個青年團隊中,覈定30處「青年培力工作站」,通過率只有8%,每案最高可補助300萬元;南投縣是唯一通過3處的縣市,而且都是暨南大學培育的青年領袖,包括就讀新興產業博士班陳巨凱公共行政博士班王嘉勳、及畢業於東南亞學系人類學碩士班吳宗澤

暨大校長武東星指出,由於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推動中心也設於該校,讓暨大成爲臺灣推動地方創生與在地人才培育的重鎮

埔里經營「順騎自然」單車租賃的陳巨凱,與暨大通識中心R立方學堂合作,在埔里推出認識文化與歷史的單車小旅行,進而發現環境髒亂與友善路權問題,因此連續舉辦埔里無車日、環境日、生態城鎮園遊會、森林逐燈祭、嘉年華會木生昆蟲博物館百週年等,累積鎮民認同感。陳巨凱以近10年的經驗,提出埔里鎮的5個議題,分別爲青年返鄉的自生能力與商業模式、空間與土地活化受限、不切實際的人口想像、地域品牌振興與世代觀念差異等。

谷笠合作社吳宗澤,提出「營造農村放伴圈」,希望培養以農村爲主體的青年行動者,在各農村蹲點生活,同時引入交換的放伴(早期農忙時互相幫忙)機制,強化原有互助的社羣支持系統,藉此打造移居的社會條件,吸引更多願意到農村的行動者,同時傳承農村文化。

仁愛東岸部落產業促進發展協會、賽德克族的王嘉勳,921後在原鄉蹲點超過20年,透過特用作物苦茶、茶葉咖啡栽種,建立返鄉創業支持體系,建構在地青農組織循環合作經濟「溝通+共識+共同合作」機制。媒合外界專業師資輔導返鄉及留鄉青年學習友善農耕技術,重新凝聚農村協力、互助發展意識,並融合地方產業特色文化,創意行銷型塑產業亮點,開發創新商業模式,協助青農降低產銷成本,從而創造青農脫貧契機,增加返鄉意願

臺大社會系教授陳東昇指出,青年工作站是一個接納無論是U turn或是I turn支持與陪伴的平臺,大學則扮演最有力的支持者,建立資源、研發、與創新的聯繫紐帶,期待這些青年工作站,能夠成爲暨大學生的實習據點,培育下一代的青年領袖,讓地方更具有韌性,成爲落地深耕、開枝茁壯、永續發展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