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高溫天氣襲擊北半球:是誰在“燜燒”地球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山火蔓延、良田焦土高溫致死案例頻發……近日,持續極端高溫天氣襲擊整個北半球,亞洲、歐洲北美洲無一倖免。面對同時期如此大範圍的極端天氣事件,恐怕已很難將其歸咎爲“偶然”。究竟是誰在“燜燒”地球

高溫席捲中國大部分地區

7月10日以來,高溫天氣席捲中國大部分地區。截至8月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19天發佈高溫黃色預警京津等地最高氣溫35至36攝氏度,內蒙古、遼寧、江西和福建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至39攝氏度,局部地區可達40攝氏度。而截至7月31日,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中西部等地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數已達到10至18天。8月1日,江南大部、重慶中部、廣東東部等地最高氣溫也仍保持在35至36攝氏度。

氣象學上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定義爲“高溫日”。研究發現,長時間暴露在極溼熱環境中,人體排出的汗液無法蒸發,會引起器官衰竭;在超過35攝氏度的戶外溼熱環境中毫無防護地停留6小時以上,將有生命危險。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2070年至2100年,華北平原氣溫將會多次邁過35攝氏度的“門檻”,這對一些經常需要戶外勞作的人,特別是家中沒有安裝空調的貧困家庭來說尤爲危險。

韓國日本近日同樣遭遇高溫炙烤。韓國氣象廳8月1日發佈的氣象數據顯示,當天下午2時20分左右,首爾氣溫高達38.8攝氏度,創111年以來最高值;當天江原道洪川郡氣溫高達40.3攝氏度。韓國氣象廳已把高溫預警擴大至幾乎全國所有內陸城市,並預計極端炎熱天氣還將持續。

日本繼本月早些時候遭遇暴雨襲擊之後,又迎熱浪考驗。日本總務消防廳7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最近3個月因中暑入院治療的人數超過5.7萬人,逼近2013年的最高紀錄,其中125人死亡。

大火燒入北極圈

一貫涼爽的北歐地區也難逃熱浪侵襲,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已燒入以寒冷著稱的北極圈。

瑞典、丹麥、挪威南部和芬蘭北部正在經歷極端熱浪,高溫乾燥天氣導致山火頻發。瑞典火情最爲嚴峻,僅7月以來就遭遇至少60起山火,數千居民被迫撤離受大火威脅家園。“歐洲惡劣天氣”網站數據顯示,北歐地區氣溫在未來數天內還將持續高出平均值8到12攝氏度。

由於連日高溫和大風,位於南歐希臘近日也是森林火災頻發。希臘首都雅典附近23日發生的森林火災已致80多人遇難,上百人受傷。

除引發森林火災、危害農業外,歐洲熱浪還在威脅淡水魚類生存。德國萊茵河易北河等一些河流因吸收了過多熱量,導致河中魚類窒息。在漢堡,當地有關部門從河塘中撈出了5噸死魚。

北美大陸也持續被“燜燒”。加拿大魁北克省7月初經受幾十年罕見連續高溫。由於高溫乾旱,火勢難控,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山火已燃燒一週,導致超過500座建築物被毀,迫使近4萬人疏散,全州過火面積超過1100平方公里。

氣候變化是“元兇

科學家們對越來越頻發的極端天氣跟蹤已久,希望揪出背後的“元兇”。雖然此前他們不願把極端天氣簡單歸因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但當極端天氣事件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和頻率蔓延全球時,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的密切相關性已成共識。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刊文稱,科學家們已完成了對2004年至2018年全球190起極端天氣事件的歸因研究,其中三分之二的案例極大可能歸咎於人類活動導致的地球變暖。

英國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科琳娜·勒凱雷說:“我現在可以更勇敢地告訴人們,你們腦海中關於目前這些極端高溫、乾旱和大火的邏輯是對的——確實是氣候變化造成的。”

世界氣象組織27日發表聲明說,北半球變暖速度快於全球水平,高溫使森林變得更加乾燥易燃。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北半球森林正以至少近1萬年來未有的速度起火燃燒。野火又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儘管人類已開始採取節能減排等諸多措施試圖減緩氣候變化進程,但科學家預計,未來數十年,極端天氣頻發的現象非但不能逆轉,還會更加嚴重。

一項最新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到2080年,全球某些地區由熱浪導致的死亡案例最高將上升2000%。研究人員稱,未來的熱浪將更頻繁、更強烈、更持久,對赤道附近國家如哥倫比亞、巴西、菲律賓的“殺傷力”尤其大。

科學家稱人們可能需要“學着適應”未來愈發頻繁的酷熱天氣,也必須研究更爲有效的措施應對熱浪導致的公共健康危機,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貧困地區居民的生命威脅。他們提出了開設公共降溫中心、將屋頂塗成白色以反射更多陽光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