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ine 美食品酒專欄/波爾多葡萄酒混釀的秘密

圖、文/iWine 萊特

波爾多有一個特色就是混釀。一瓶由波爾多混釀的葡萄酒會有Cabernet Sauvignon給予的骨幹,Merlot提供的血肉,再加上Cabernet Franc的果香,也有可能再添加Petit Verdot的野性,截長補短讓一支酒更加多元,也成就了更品質的波爾多酒,而且常常因爲這些的比例不同而決定了一瓶酒的個性,這也更凸顯了釀酒師功力.不過,其實一開始混釀的最初目的並不是爲了要讓葡萄酒多元性

▲iWine 達人 萊特 Wright

怎麼說混釀的目的並不是爲了品質呢? 或者應該說一剛開始種植不同的葡萄品種並不是爲了多元性或是追求更高品質,而是經濟上的風險考量

經濟上的風險考量跟種不同葡萄品種有什麼相關呢?讓我們慢慢道來,就像我們聽過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就是降低風險.同時栽種不同葡萄品種就是降低種植風險.那什麼是種植風險呢?

▲Saint Emilion車庫酒莊(Vins de Garage)Chateau Valandraud葡萄園初春的情況

什麼是種植風險呢?就是初春的霜害,寒冷多雨的夏天,秋天收穫期大雨,或是任何在早期科學沒這麼發達的年代人們所不能預測的天然災害。那又爲什麼同時種植不同葡萄品種就是分散種植風險呢?

以Cabernet Sauvignon跟Merlot來作例子,在葡萄園一半種Cabernet Sauvignon一半種Merlot.Merlot是早熟的品種,早發芽,早熟成也早採收.所以如果遇到初春的霜害,Merlot因早發芽而全軍覆沒但我們還可以保有晚發芽Cabernet Sauvignon,而在採收期遇到大雨的話,Cabernet Sauvignon可能因爲雨水而果實腐爛但是Merlot可能因爲早採收而倖免於難。

那是不是有可能會遇到寒冷多雨的夏天,Cabernet Sauvignon跟Merlot應該都會受影響吧?沒錯,就像是1965年,整個夏天是潮溼而且寒冷,所以不論Cabernet Sauvignon或是Merlot都無法成熟到該有的甜度,喝起來酸澀且尾韻極短,這是來自酒評家Michael Broadbent的描述。另一位知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 也給了個幽默的評價 :I am happy he tasted the wines and I did not

▲Chateau Lafite Rorhschild酒窖,中間環狀設計是作爲圓形音樂廳,每年都會在此辦音樂會。Lafite的酒常聽音樂怪不得也特別好喝!

更多酒款介紹請見iWine Today

未滿十八歲者,禁止飲酒iWine 貼心提醒您:禁止酒駕,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