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菁華橋鋼索曾斷裂!與南方澳大橋結構相似 籲中央改善

花蓮市「菁華橋」紅色鋼樑結構橫跨於美侖溪上,過去是連繫花蓮港市區美崙地區的重要橋樑,如今爲花蓮市觀光地標之一。(圖/花蓮公所提供,下同)

記者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市「菁華橋」大紅色的鋼樑結構橫跨於美侖溪上,過去是連繫花蓮港市區與美崙地區的重要橋樑,如今已成爲花蓮市觀光地標之一,但因年久失修,橋樑有多處鋼構發生鏽蝕及護欄毀損的狀況,花蓮市公所將向中央爭取景觀改善工程經費,重新整修橋體並串連成旅客尋覓花蓮發展史的帶狀路線

有鑑於南方澳跨海大橋坍塌意外,造成多人受傷,爲避免憾事發生及確保民衆遊客行的安全,市長魏嘉賢2日下午前往勘查與跨海大橋結構相似的菁華橋是否有安全疑慮。

▲▼菁華橋年久失修,有多處鋼構發生鏽蝕及護欄毀損的狀況。

菁華橋在日治時期吊橋,當時稱爲「朝日橋」,1958年改爲水泥橋,1996年則再改建成具有二十二條鋼索的鋼構紅色橋身拱橋,在改建後縣府撥給管養經費並交給市公所代管,自十三年前開始由公所自行編列預算,菁華橋的鋼索在2000年發現斷裂、鋼索裸露生鏽,當時曾封閉進行整修工程。

花蓮縣府每年都會委託橋樑檢測公司進行橋樑體檢,最近一次是在0206大地震後,在安全檢測上是無虞,但橋面損壞、積水部分欄杆毀壞,橋樑鋼構表面鏽蝕、漆面受損,且無夜間照明設備,盼爭取景觀改善工程經費後逐一改善。

魏嘉賢表示,菁華橋只有行人單車能夠通行,無載重上的問題,公所都有定期巡檢,但是遇到颱風及地震或是卡榫鏽蝕,仍有可能造成加速損壞。由於市公所財務困難,且過去爭取改善預算並不順利,希望這次的事件喚起公部門對橋樑的重視,市公所將透過前瞻計劃花東基金等申請補助,重新整理及改善這座很有歷史意義的橋,維持橋樑的安全性

魏嘉賢說希望未來菁華橋能有更廣泛的用途,包括運動休閒、通學步道等,同時也將營造橋樑與美崙溪的共存關係,塑造菁華橋新特色,搭配河川生態廊道、排水景觀及滯洪溼地公園設施後,將菁華橋鄰近腹地打造成爲花蓮最具特色的魅力水岸,讓遊客不論白天黑夜都能有多元的空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