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一回遷房爛尾:村民搭板房一住四年,政府稱正籌資安置

(原標題:河南開封一回遷房爛尾村民板房一住四年,政府稱正籌資安置)

河南開封市龍亭區,小李莊村的60戶村民住在農田上私搭的板房裡

他們的“集裝箱房子”排列在龍亭區復興大道一側的農田上,綿延500多米。爲了擋住這片區域,路邊立着近兩米高的綠色圍擋,每隔幾米就有村民自發破開的小門供人出入。

村民搭建的板房。受訪者供圖

小李莊村自2009年開始徵地拆遷,三百多戶村民房屋陸續被拆除,當地計劃在此後建設的新樓盤“小李莊新村”中,用新房置換等方式進行安置補償

有些行動不便及不願意遠離村子老人們,選擇在新樓盤一路之隔的農田上臨時搭棚居住。

村民們沒想到的是,原本預計的交房日期一拖再拖,他們在此處一住就是三四年。“剛開始說是2017年交房,又推到2018年10月交房,最後又說2019年底交房。”村主任金明說,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交房時間

而實際上,“小李莊新村”新樓盤早在2017年上半年建成,卻全部空置。

這項工程由政府定製。施工負責人趙志成表示,由於開發商拖欠工程款,導致他們無法交房。開發商則提到,公司拖欠工程款,是因爲政府後續資金沒有籌措到位。

11月17日,龍亭區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政府一直在爲村民發放過渡租房費用,但很多村民爲了省錢,所以在農田上搭建“集裝箱房”居住。目前已召開相關會議,制定方案勸離並安置在此搭建棚子的村民。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儘快出讓土地,用土地出讓金支付安置房款。”上述負責人稱,目前正在走相關程序,儘快安置羣衆到新房入住。

村民板房與新樓盤不過一路之隔。受訪者供圖

11年前開始徵地拆遷

在開封龍亭區小李莊村,藏雙喜曾擁有自己的祖屋。父輩留下了一棟兩層的磚混結構平房,加上前後小院,有十多個房間一家子七八口人都住在那裡。

2009年,小李莊村開始徵地拆遷。

根據2007年《開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實施意見》,改造的目的是爲了將“配套設施落後,生產生活環境較差的村莊”撤村建居,從而集約、節約、合理利用土地,加快城鎮化進程。

藏雙喜記得,當時鄉政府幹部來到家中分發材料,動員拆遷。“想着用不了幾年,就能搬進新房”,他就簽了字。七八天後,挖掘機開進村,將藏雙喜和另外十幾戶住在東南角的村民的房子推成了平地。

他們或投奔親戚,或租房子住。藏雙喜最初搬到了姐姐家,行李也拖了過去。老傢俱搬不動,丟棄在老房子裡。

幾年時間裡,小李莊村陸續拆了4批。村主任朱金明提到,村內三百多戶村民的房屋被拆遷,大部分農田也被徵收,當地計劃在此後建設的“小李莊新村”中,用新房置換等方式安置補償拆遷村民。

“小李莊新村”就建設在被徵收的農田上。

同村的薛勝利家,屬於第四批被拆遷的房屋。他說,2016年,鄉政府工作組進村動員拆遷時,他“觀望”了很久。看到鄰居們都簽了拆遷協議,又想到可以住進樓房——“看着好看,住着也肯定舒服”。

他們沒想到的是,原本預計的交房日期一拖再拖。

“剛開始說是2017年交房,又推到2018年10月交房,最後又說2019年底交房。”村主任朱金明說,目前爲止,還沒有明確的交房時間。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小李莊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徵收補償安置方案》中寫着:“全部居住安置房、生活保障用房、車位和儲藏室,村委會用房等應在2018年10月31日前交付”。

2019年開封市一份《聯審聯批會議紀要》中,也要求龍亭區政府優先考慮羣衆利益,“確保項目所涉村民2019年回樓安置”。

對村民們來說,這些許諾都停留在了紙面上。

村民搭建的板房。受訪者供圖

村民住“集裝箱”三四年

三四年前,藏雙喜從商店買來彩鋼板,在原先的農田上搭起了一座十幾平米的簡易板房,他記得,當時已經有七八戶村民在此搭棚居住。

藏雙喜說,他只是想臨時搭個棚子住進去,覺得不用多久就能住進新房。

板房與“新村”只隔着一條馬路。隨着拆遷的推進,搭建彩鋼板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一片棚戶區

村主任朱金明提到,城中村改造項目啓動後,村裡住在棚戶區的有60戶,100多人,其中多數爲老人,這處農田在政府改造規劃之外,屬於村民所有。

有人原本計劃用新房出租,也因遲遲不能交房落了空。年輕人可以出門打工,老年人卻很難找到工作。藏雙喜曾經嘗試到工地上搬磚,一般都幹不了幾天。“他們都嫌我年紀大,就不讓我幹了”。

他們在租房上也會遇到困難。考慮到健康因素,房東大都不喜歡把房子租給老人,棚戶區似乎成了他們的唯一選擇。

村民在板房裡生活多年。受訪者供圖

2016年,同村的薛勝利也拿着彩鋼板來了。

他花了幾千元購買彩鋼板,在棚戶區擠出一塊位置,搭建了一個十幾平米的房子。房間用掛起來的布隔開來,地面是不平整的硬土。室外再用鐵皮搭一個棚,搬來一個煤氣罐,就組成了廚房。

彩鋼板房裡“冬天冷,夏天熱”,薛勝利常常覺得自己跟住在野外沒什麼區別。到了冬天,彩鋼板形同虛設。薛勝利蓋着兩牀被子仍會在被窩裡凍得打哆嗦。

房屋的結構也很不牢靠。薛勝利曾目睹大風將別家的頂板掀飛,那家人也沒錢換地方住,只能加固後繼續住。每當下雨時,門外土地成爲一片泥濘。“一腳下去,泥能淹沒腳脖子”。爲了省去麻煩,下雨天,薛勝利乾脆就不出門。

頭頂的電線用杆子歪歪扭扭地支撐着,維持着這片區域的供電。

因爲是私拉的電,電線總是“亂扯”着,用電還要比市場價貴不少。更讓人擔心的是安全問題,藏雙喜說,如果哪裡漏了電,彩鋼板中間全是易燃的泡沫,旁邊還堆放着柴草,肯定一點就着。他曾兩三次看到消防車來滅火。

薛勝利家後邊的鄰居家裡就曾着火。“火苗一瞬間躥得老高”,還好消防車及時趕到,把火滅了。“還不如回農村呢”。薛勝利抱怨道。

而在老“小李莊村”,村北和村南騰出的約300畝空地,被2米左右高的綠色鐵皮圍欄圍住。這些地最長的已經廢棄八年,很多地方都長出了荒草

拆遷後的空地長出了荒草。受訪者供圖

朱金明提到,全村目前只剩下80畝可用耕地,每人平均只能分到1分多地。六組的徐小中家中只分到了大約30釐米寬,50米長的一溜地。“除了種點菜,什麼也幹不了”。

薛勝利家裡以前有三畝地,都用來種水稻、玉米,每年收成有八九百斤。他一家子六口人自給自足,靠着每年的糧食收成能“解決溫飽”。但現在,田裡的收成不夠,他必須拿着錢去商店買糧吃。

“大多數都在吃老本”。拆遷後,藏雙喜全家六口人拿了20多萬補貼款,原計劃房子建好之後拿這筆錢裝修,但幾年下來,現在也“不剩下多少了”。

“當初明明我們村是先改造的,結果現在還在用井壓水吃”。村民徐小中說,看着旁邊後拆的村子已經搬進新房,通了燃氣、自來水,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2017年建成的小李莊新村。受訪者供圖

上鎖的“新村”

藏雙喜時不時就會去“小李莊新村”門口轉轉。那裡常年上着鎖,小區裡空蕩蕩的。

新村安置用房涵蓋“晉開•四季城”中的4棟安置樓,還包括地下車庫、村委會工程等設施。小區西門門口寫着“歡迎回家”四個大字,但大門緊閉。

承建商是南通十建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趙志成說,這項工程由政府定製、訂購,2013年開工後,原計劃2016年年底要交付給小李莊村村民。由於開發商河南晉開美置業公司拖欠工程款1.8億元,項目在具備交付條件後一直無法交房。

這筆資金拖欠四年後,公司已難以繼續經營。“爲了解決民工工資問題,我10月份把我家房子賣了”。趙志成說。

晉開美居置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證實,確實在“小李莊新村”項目上拖欠約十家承建單位兩億元的工程款。

上述負責人提到,項目開發之初,公司和龍亭區政府簽署了協議,區政府以成本價購買安置房用來安置小李莊城中村改造中被拆遷的村民。

“我們在建房子的過程中,政府不斷給我們付錢”。他稱,按照協議,該項目總價將近5億,龍亭區政府前期支付1.5億,但後續資金3億多並未籌措到位。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考慮到安置房爲民生工程,美居置業有限公司籌措了其他資金,墊付款項完成了安置房建設。“但剩下的錢區裡不給我們,我們就欠了施工企業的錢,施工企業不驗收,就無法完成交房”。

小李莊村許多村民找了承建商、找了開發商,也曾多次到相關部門申訴。承建商也多次請求當地政府幫助解決。

趙志成說,2020年1月8日,開封市相關領導還曾在其提交的“工程款訴求書”上批示,表示拖欠民工工資是重大民生問題,要求相關負責人積極穩妥解決。

今年7月30日,龍亭區人民政府信訪事項複查委員會曾向村民出具“信訪事項複查意見書”。

上面寫着,龍亭區政府查明:“改造方案和改造路經是,配合企業建設安置房的同時,政府整理出讓土地,用土地出讓收入支付安置房款,即邊建設、邊出讓、邊支付”。

意見書中提到,小李莊新村現已基本落成,但目前該項目可整理出讓土地不足,土地收益無法支付安置房款。其原因是:2013年以來,小李莊村民原住房不斷被徵收拆除,用於一大批市級項目的建設需要;原城中村改造範圍內土地用途調整,市政府同意配置得新土地資源遲遲未落實,無新出讓土地,無村民安置房建設工程款的資金來源。

村裡的道路遇到下雨天便泥濘不堪。受訪者供圖

政府發放雙倍過渡費直到回遷

施工企業拒不交房,村民便無法入住。

11月17日,新京報記者從龍亭區政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處獲悉,由於沒有在約定時間內給拆遷村民安置回樓,政府已爲村民發放雙倍過渡費。正常的過渡費每人每月260元,現在按照每人每月520元發放。

上述負責人表示,很多村民爲了省錢,所以在農田上自己搭建“集裝箱房”居住。新京報記者反映此問題後,區委區政府召開了相關會議,制定方案勸離並安置棚戶區村民。

具體方案是:對於自行找房,或投親靠友的羣衆,繼續發放雙倍過渡費;對於村內老人在找房上遇到困難的,政府幫助找房並支付房租,但過渡費不再發放;如果願意提前安置的,在附近的小區安置一套房屋,隨時可以搬入。”

這位負責人提到,相關工作已從上週六開始,目前已有部分居民從棚戶區搬走。“大多數村民都願意投親靠友,領取過渡費,並希望等待新村安置房入住。”目前,工作人員仍在對剩下的村民做工作。“爭取儘快讓羣衆搬離集中箱房”。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儘快出讓土地,用土地出讓金支付安置房款。”他稱,目前土地正在走出讓程序,後續資金到位之後,羣衆即可回樓安置。

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