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祥委員:把學術追求和國家發展聯在一起

倍感溫暖、倍感親切、倍感鼓舞、倍感責任重大!”4日下午,走出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會場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一級教授韓慶委員一連用了4個“倍感”抒發激動之情。

只有讀懂新時代,才能真正讀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只有讀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真正讀懂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當代中國奇蹟。韓慶祥委員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從大國走向強國歷史方位,我們應該從這個基點出發,來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貢獻偉大意義,來理解在其指導下堅定推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只有讀懂人民,才能讀懂中國共產黨;只有讀懂中國共產黨,才能讀懂新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黨領導國家、治理國家、引領人民實現國家目標,不論從歷史邏輯還是實踐邏輯看,都印證了那句老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韓慶祥委員認爲,這就要求中國學者深入人民羣衆,直面並深入研究當代中國發展現實邏輯與緊要問題,把好中國脈、開好中國方,爲人民立言

要用中國道路解釋好中國奇蹟,用中國理論闡釋好中國道路,用中國話語表達好中國理論。在韓慶祥委員看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而只有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造導向、講好中國故事作品才屬於精品力作。對於理論工作者來說,書寫好中國故事,就是要用中國話語深入淺出地解析中國道路、講清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奇蹟,練好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內功”。

要以“傳道授業解惑”立師德,以“立德立言立功”明大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用明德引領風尚。我是一名教師、一個學者。明德在教師、學者身上的體現,就是立師德、明大德。立師德,就是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把職業當作畢生熱愛的事業;明大德,就是爲黨和國家、爲人民羣衆立德立言立功,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言獻策、述學立論。”韓慶祥委員表示,“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不辜負這個時代爲理論工作者創造的大有可爲的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