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習近平中東之行的里程碑意義(鄭清和)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四)9日出席「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圖/新華社)

12月7日至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東地區進行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外交之旅。

回顧此次2天3夜的中東行,除此前官方公佈的出席首屆中阿(中國-阿拉伯國家)、中海(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以及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外,習近平還同近20位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見。作爲本年度元首外訪收官之作,同時也是中共建國以來對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外交活動,習近平的中東之行究竟成效幾何?

在上月召開的G20峰會中,習近平闡述了當前全球治理的問題,專門強調「糧食、能源安全是全球發展領域最緊迫的挑戰」。隨後就將本年度外交佈局的官子落在全球重要能源產區——中東,其爲全球能源市場注入穩定性之意不言而喻。

當前能源危機成因複雜,其中既有全球能源轉型等長期因素,又有俄烏衝突造成的能源市場動盪與供應不穩等突發問題,但綜合來看,能源供應過多摻雜政治博弈因素,並逐漸工具化、武器化是突出矛盾。習近平對此的解局之道是迴歸能源供應本身,與阿拉伯產油國一同深化合作以促全球能源市場穩定。

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能源合作基礎雄厚,阿拉伯國家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供應方,長期佔據中國原油進口的半壁江山。此次中國承諾繼續擴大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同時力推構建能源立體合作格局,打造更穩固的能源合作關係,既有利於雙方的安全與發展,同時也能爲全球能源市場企穩提供示範效應。

除能源合作外,習近平此行也將進一步幫助該地區解決發展問題。中東地區情況複雜,不同國家間發展程度差別巨大,既有沙烏地、卡達等較富裕的產油國,也有茅利塔尼亞、索馬里等貧困國家。於富裕的產油國而言,他們希望擺脫「資源詛咒」的陰影,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多元化以扭轉產業單一、過度依賴油氣資源的局面;貧困國家則亟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打好發展基礎。

地處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的阿拉伯國家,既能爲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也能從中找到與各自發展需求相契合的機遇。習近平此行帶來了內涵豐富的發展「大禮包」,其中既有與沙烏地共同努力在「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願景」框架下,深化汽車工業、供應鏈、物流、海水淡化、基礎設施、加工工業、採礦業、金融等領域合作,也有繼續鼓勵中國企業積極參與茅利塔尼亞能源、漁業、礦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建設,造福茅利塔尼亞人民。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此行還爲該地區安全治理帶來新契機。中東地區熱點事件頻發,局勢複雜,近年來隨着美國戰略重心轉移,以及拜登政府在所謂「民主與自由」旗號下的系列操作,該地區的「不安」進一步加深,因此各國對安全與穩定都有迫切需求。12月9日發佈的《首屆中阿峰會利雅德宣言》提到「重視並讚賞」全球安全倡議,「強調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分析人士認爲今後中東地區或將爲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先行先試。

如此看來,習近平此行確實稱得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加強與阿拉伯國家的各領域合作將持續提升阿拉伯國家戰略自主,當然這也勢必會提高中國在該地區的存在感,但這絕非外界臆測的針對美國或第三方。相反,這恰恰說明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完全可以相互包容借鑑、共同發展繁榮。(作者爲大陸資深時政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