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應更自信 重啓兩岸高教交流(劉性仁)
文化大學與中原大學分別規畫於10月及12月舉辦兩岸高教論壇,學者透露,我大學邀陸方代表來臺,須向教育部簽署承諾書,反映我方對兩岸交流的態度依舊存在防備心。圖爲參加第三十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新聞營的師生們在北京慕田峪長城留影。(新華社)
日前兩岸高等教育論壇於臺北的中國文化大學舉行,多所大陸大學院校的高層領導來臺交流,共同探討校務永續經營、人工智慧(AI)對高教的應用等議題。據媒體報導,兩岸與會者同感交流至爲重要,臺灣高校也普遍認爲,大陸應開放學位陸生赴臺政策,以增進兩岸青年交流。這些大陸高校行政主管來臺,包括多所大學院校的校長、院長等校方高層領導可以來臺交流,但學者人員卻屢屢遭拒,這問題及道理究竟在哪裡?頗值深入思考。
如果兩岸當局都樂見學術交流,應當尊重各領域各學科間的交流方式,兩岸學者們在同領域內有共同的知識基礎及表述方式,消極地對待學者與學生交流;放開校務行政間的「校務經營之永續發展策略」、「人工智慧對高等教育的衝擊與應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等,此標準何在?無論校務或是學者本身,同樣也是在有序管理的情況下,那麼限制東、限制西,包括「團進團出」、不能單獨行動,很難想像,在臺灣自由社會中對於這些高校行政主管層層限制,實在是對高等教育是一大諷刺,也沒有必要。
至於學者來臺,根據媒體的說法,近期有不少陸方學者來臺的兩岸交流活動在審覈上,部分最終取消,其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因隱匿黨政軍身分被駁回;有的團長被限制乾脆整團不來;有的是陸方自己因「不可抗力因素」打退堂鼓;有的因臺灣拖到幾乎最後一刻才壓線通過,讓主辦單位準備過於倉促而取消;有的則因拒絕陸委會的「約晤」要求,索性不來;這些理由事實上都不足以阻礙兩岸正常化學術交流。
如今演變成爲臺灣學者單向去大陸進行交流,有的不能去,有的不敢去,造成兩岸民間二軌三軌交流受到限制,無法達成消除偏見敵意的效果,這並非是累積兩岸和平及善意的方式。
今日中國文化大學有勇氣邀請舉辦兩岸高等教育論壇,政府應當給予鼓勵,怎麼反而會是限制一堆?學校還要確認中國大陸人士來臺的必要性、急迫性、不可替代性,並確保交流符合對等尊嚴原則並做好安全管理。試問無論是兩岸高校行政主管或是學者、學生來臺交流,哪有可能做出不適當的動作?
用專案而非常態申請,已經令人匪夷所思,臺灣應當多些自信,正面看待重啓兩岸高教交流,唯有讓兩岸大學交流回復到正常軌道,回到各自領域內進行對話,才能達成真正的功效。專案審查畢竟不是常態,學術交流應當迴歸學術,少一些政治與行政的干預。
因此,迴歸到限制兩岸高校學術交流的問題,涉及多方面的考量,不外乎是政治、經濟和文化因素;首當其衝當然是由於兩岸關係的緊張,使賴政府對學術交流設置限制,擔心交流中可能出現的政治敏感話題或資訊外泄。當然安全因素的考量,一直都是反對開放的重大原因;近年來,某些國家或地區可能對學術交流的安全性表示擔憂,特別是在科技和資訊領域,擔心智慧財產權遭到侵害或技術外泄。故在討論這些限制兩岸高校學術交流時,需要考慮如何在國家安全與學術自由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及如何促進有意義的學術對話。
總之,兩岸的學術交流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是經驗的分享;這包括文化的理解與融合,化解誤解與偏見。眼下陸生人數持續探底,賴政府應當提出具體善意的對策,不應該繼續對兩岸交流態度消極,尤其特定部會首長不該被意識形態捆綁,應積極應事,尤其在高教方面,還是希望爭取陸生來臺,減緩臺灣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如此對於私立大學經營纔有真正的幫助。
兩岸學者交流不僅對學術界各領域發展有幫助,也對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具有更重要意義。畢竟兩岸高校之間的合作可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提高教育質量,爲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學術交流亦可以作爲兩岸政策對話的一個平臺,有助於促進雙方理解與合作,堆疊善意,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創造條件。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