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日同盟與日中友好的平衡(徐勉生)

日本媒體爆料,美日2+2戰略對話前,美國曾向日本提議訂定日版的《臺灣關係法》。圖爲3月16日在東京舉行的美日2+2會談。(新華社

日本首相菅義偉是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第一位訪美的國家領導人雙方會談後發表共同聲明,將美日同盟定位爲「新時代的美日全球夥伴關係」。日本政府4月27日發表2021外交藍皮書文中有關中國大陸措辭,比往年更爲強硬。有觀察家認爲在美中激烈競爭之下,日本可能在必要時,取「美日同盟」而舍「日中友好」。

日本會不會真的以「美日同盟」取代「日中友好」,可以從幾個面向探究

首先,「美日同盟」的着眼點在於戰略安全。主要是美國想利用日本牽制中共,遏止中共進入西太平洋,以免影響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既得利益與獨霸地位。日本則是想利用美國的力量保衛釣魚臺。但是日本並不想與中共爭奪霸權,所以「美日同盟」對於美國與日本的意義並不一致。

其次,雖然美國在日本還有駐軍,但中國大陸纔是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再加上日本與大陸在地緣、文化、歷史等方面的關聯,日中關係與美日關係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中國大陸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世界各先進國家都無法忽視中國大陸廣大的市場,日本更不可能放棄大陸市場。

第三,1978年8月12日,在中共總理華國鋒等人見證下,中共外交部長黃華和日本外務大臣園田直在北京簽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條約規定:締約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太地區或其他任何地區謀求霸權,並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雙方確認本條約不影響締約各方同第三國關係的立場

由此看來,日本一方面無須擔心中共發展霸權而對日本構成威脅;另一方面,日本與美國發展關係,並不影響日本與中共的關係。因此,對日本而言,沒有在美國與中共之間二選一的問題,也沒有以「美日同盟」取代「日中友好」的必要。

日本《朝日新聞》日前發表社論指出,日本在華府因應中國挑戰的戰略中充當部分角色,將無法保護本身的和平與安全。以日本與中共的複雜關係,美國堅定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日本不能一味模仿美國的外交政策。東京必須要擬定自己應對中共的戰略,以避免被捲入美中兩大強權對抗的危險。

《日經亞洲評論》4月23日披露,其實在美日峰會舉行前,美國曾提議日本,可仿效美國訂立日版的《臺灣關係法》,但是未獲日本積極迴應。顯示日本在權衡之下,不願爲了迴應美國的建議,而損害與中共的關係。

事實上,美國雖然將中共視爲頭號競爭對象,但是雙方並未形成勢不兩立,必須拚至你死我活的局面。美國總統拜登於4月22日召開氣候變遷全球領導人線上峰會,習近平也應邀參與。

美國國務卿林肯本年3月訪問歐洲時,曾公開宣示美國不會要求盟國選邊。既然如此,日本沒有必要冒着與中共決裂的風險,全面倒向美國。必然會在「美日同盟」與「日中友好」之間取得平衡。

看到日本,想到臺灣。兩岸關係在2008年開始融冰,2015年的「馬習會」成爲全世界焦點,那纔是邱太三所謂的「春暖花開」。可是蔡總統執政後否認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一夕丕變。蔡政府不自我檢討設法突破僵局,又在美國與大陸之間明顯選邊,恐怕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政府之一。日本政府能夠高明地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正好突顯了蔡政府的愚蠢。

作者對外關係協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