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兩岸新契機?國民黨主席選舉後兩岸關係走向(鏡明)

國民黨新任主席朱立倫。(資料照片)

2021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黨主席選舉結果,朱立倫共獲得8萬5164票,以45.78%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其次分別爲張亞中、江啓臣、卓伯源。朱立倫的當選其實是衆人所預料,不過張亞中所取得的票數亦令人意外,比原來所預想的更多。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電,而新任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亦有回電,這符合衆人的預期也是標準程式,接下來要關注的就是賀電中的內容,尋求未來兩黨合作可能性的蛛絲馬跡。

中國共產黨的賀電提及「九二共識」及「反對臺獨」是兩黨的合作基礎,當前臺海形勢嚴峻複雜,呼籲兩岸中華兒女堅守民族大義,共爲臺海和平與國家統一前行。中國國民黨的回電則提及,民進黨的「去中」「反中」政策是導致兩岸嚴峻的主因,闡述兩岸同爲炎黃子孫,兩岸在「九二共識」及「反對臺獨」基礎上求同存異,維護兩岸和平發展並開展合作。

從雙方的賀電內容可以知悉,兩黨已然在「九二共識」及「反對臺獨」取得共識,未來開展一定時期的合作已有基礎,在民進黨操弄政治意識形態極端化的嚴峻形勢,未來緩解兩岸政治矛盾、解決臺海危機的只有國民黨。這說明一種「物極必反」的現象,有句話說「上天毀滅一個人必先使其膨脹」,做任何事物都留有餘地,可最大程度緩解衝突爆發的可能性。

從前不久美軍撤離阿富汗的先例來看,任何國家都必然以自身利益爲優先,一旦不符合大國的利益,所謂的「美國老大哥」不會永遠保護「親美政府」。臺灣應當要有自己的道路,沒有必要一面倒的傾向美國,當年美國能放棄國民黨與大陸、未來一樣能放棄民進黨與臺灣。民進黨政府缺少與大陸的對話與溝通,農產品更是因爲查出蟲害而屢遭禁止,說明大陸的容忍度正在逐步降低,一旦失去耐心或者不再有容忍度,兩岸的矛盾直接對撞並非百姓之福。

在當前險峻的臺海形勢下,未來可見的一段時間裡,能扮演兩岸溝通橋樑的只有國民黨、能維持臺海和平的只有國民黨、能維繫兩岸經貿並保護臺灣出口大陸的只有國民黨。這是國民黨在臺灣嚴峻的選舉環境中,能夠佔據的立基點,重新找回作爲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身份認識,與大陸對話並維護和平與發展。從兩岸的賀電當中可見未來可期,大陸並不強迫臺灣要「馬上統一」,而是隻要認可「九二共識」及「反對臺獨」就有和平發展與互惠的基礎。當年民進黨以國民黨「親中賣臺」爲標籤,獲得臺灣民間輿論的優勢,未來國民黨能以「兩岸和平」與「經貿互惠」爲優勢,實質性地解決臺灣老百姓的就業與發展問題。(作者爲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