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印太戰略與兩岸關係(謝正一)
「美國-東協特別峰會」13日在華府落幕,美國總統拜登推特上傳與東協國家領袖在白宮前的大合照。(摘自美國總統拜登推特)
美國-東協特別峰會,於5月12日在華府召開。東協十國,除了菲律賓和緬甸,東協八國領導人都參加了。表面上來看是在強化氣候、教育、海上安全、公衞等的合作。事實上焦點是在美國與中國大陸在該區域的競爭。美國舉行峰會是爲了拉攏東協國家,共同對抗中國大陸。同時又拿出了「印太經濟架構」,企圖框住東協十國!
5月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在《金融時報》主辦的會議上表示: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並不會影響北京奪下臺灣的決心。但烏克蘭的頑強抵抗、西方的協調援助,可能影響了北京有關「如何及何時」奪臺的盤算。
事實上,只要瞭解兩岸互動關係的人都知道,臺灣是中共必須牢牢掌控的「核心價值」。因此無論臺灣未來如何發展,絕對不能違反「一箇中國的原則」。這是北京政府對臺灣當局能容忍的最底線。美國再如何用語言加碼對臺灣「堅若磐石」的承諾,臺灣對美國來說,只是衆多美國國際政治利益的一部分,甚至連經濟利益都談不上。臺灣隨時可以因爲中國大陸和美國地緣政治以及經濟版圖的改變而被美國人半推半就送給中國大陸。
美國目前對中國大陸的軟性封鎖,仍然是建立在壓制中國大陸崛起的大國思維模式上。美國人要的是獨霸世界,但是美國人的主觀意識,已經是明日黃花,對中國大陸崛起,毫無辦法。因爲中共領導階層,按部就班,建設及發展經濟中國。水漲船高的國防建設,慢慢地令人感覺到,中共是步步爲營向前。中共當局對於美國的準軍事行動,在南海、東海的頻繁軍事活動,呼朋叫囂的結夥羣聚,中共當局是瞭然於心,隱忍不發。美國、澳洲、英國等更於2021年9月15日宣佈成立「軍事安全合作伙伴關係」的A U K U S。同時先後邀集了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多國軍艦,穿行臺灣海峽,表示臺海是自由航行水道。事實上,臺灣海峽和南海一樣,本來就是來去自如的國際水域。
美國在2018年5月,將美軍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爲美國印太司令部。客觀來說,這個更名的行動以及印太地區美軍重新部署之調整,在大戰略上,都是因應未來中國大陸海洋力量的崛起,也是美國企圖軍事軟封鎖中國大陸的開始。
與此同時,美國強化了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07年發起的「四邊安全對話」,亦即被稱爲QUAD,包括日本、美國、印度、澳洲等之間的非正式對話。在2021年9月24日,由美國拜登總統召開的「四邊安全對話」高峰會議,在美國白宮舉行,四國共同強調,需要維持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中國大陸則是四國共同關心的議題。
今年2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公佈了第一份區域戰略報告《印太戰略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在結合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尋求在印太地區佔有勢力範圍,企圖成爲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國」。同時宣稱,「維護臺灣海峽的穩定與和平,包括支持臺灣自衞能力,以確保臺灣的未來能夠符合臺灣人最佳利益,並在和平的環境中決定」。當然也不忘記加一句「美國未來的做法,仍然支持一箇中國原則的政策,重申臺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的承諾。
美國政府最近又積極佈局「印太經濟架構」,它的目標是供應鏈的整合與資訊交流,特別是半導體供應鏈的整合。美國拉攏的對象就是韓國、日本、臺灣,形成對抗中國大陸的一個新的國際經濟體系。
美國思考的整個策略,其實就是以美國利益爲核心,邀集可以利用和結合的盟邦,形成對中國大陸的綜合壓力,達到美國仍然能夠在世界呼風喚雨的超級大國的目的。然而,主觀意願是無法扭轉客觀條件的制約。
最近,中共海軍遼寧號航母及七艘軍艦組成編隊,經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在臺灣東方海面進行演訓。去年10月下旬,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聯合艦隊,首次穿越日本津輕海峽,此次「中俄聯合戰略巡航」,引發了日本不小的震動。津輕海峽是日本北海道與本州間的海峽,寬約爲12公里,是由美國人認定爲國際航道。
基於上述國際時局的種種變化,以及美國遏止中國大陸崛起的企圖,我們可以總結以下若干看法:
一、過去冷戰時代,美國爲軍事封鎖中國大陸而形成的「第一島鏈」,從日本往南,經由長串的沖繩列島、臺灣、甚至到菲律賓。美國目的就是想將中國大陸封在第一島鏈的內海里。因此臺灣的位置,在當時對美國而言,相當重要。然而隨着中國大陸海軍力量的茁壯以及精準飛彈的出現,第一島鏈的「封鎖」效果,將慢慢弱化。因此,美國人搞出了印太戰略的軍事架構,爲的是讓中國大陸的海軍,進出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投入成本增加,壓縮中國大陸海軍的活動空間。但是,美國的主觀企圖,將因中國大陸經貿的持續發展,國防經費的水漲船高,到最後不得不接受中國大陸海軍力量存在的事實。正如習近平所說,太平洋之大,可以容納下兩個大國。
兩岸關係互動下的臺灣,表面看似和美國關係不錯。事實上,已因爲美國印太戰略的改變而漸漸失去其重要性,臺灣剩下的就是買美國武器,充當美國的小弟,自唱自嗨。北京當局就是心頭穩穩的,不爲所動,等臺灣瓜熟蒂落,走向不得不爲的和平統一。
二、我們看到美國企圖勾勒的「印太經濟架構」想以此來取代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其實,美國人也只是畫個大餅,唬爛美國想軍事結盟的企圖。因爲除了臺灣以外,沒有人願意去參加以美國爲首劍指中國大陸的準軍事同盟。美國的印太戰略目的,就是希望串聯日本、臺灣、澳洲、印度、甚至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形成準冷戰的包圍圈,來共同應對中國大陸的綜合軍事力量的茁壯。
事實上,這些國家,包括中華民國的臺灣,在經貿的來往上,中國大陸都成爲主要的對象國,日本、韓國、臺灣、澳洲的最大貿易國是中國大陸。澳洲這一兩年則因爲與中國大陸交惡,貿易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美國企圖拉攏的國家及地區,怎麼可能放棄和對抗中國大陸的經貿來往?美國一直是以「美國第一」在誘拐所謂民主體制的國家。這次的印太經濟架構,仍然是想以高科技的結盟,來阻止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半導體以及高科技商品。
我們認爲美國企圖以半世紀前的冷戰思維來封鎖中國大陸的經貿、科技等的發展,恐怕會落空,因爲全球化已是回不去的一條路,中國大陸和每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一樣,絕對不會自我滿足成爲世界加工廠的中下游。只有像資源大國的澳洲、俄羅斯,資源豐富,人口又少,國土面積大,纔有可能不在乎是否成爲世界生產鏈的一環。擺在眼前的事實,印太地區的國家和地區就是必須和中國大陸保持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兩岸的關係又如何能擺脫剪不斷理還亂的經貿關係呢?
三、最後,我們瞭解一下,美國在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等有多少正駐軍和基地。駐日美軍約36000名、軍事基地約140處。駐韓美軍約26000名、軍事基地約41處。美國在菲律賓,根據《訪問部隊協定》,仍有少數駐軍以及若干可供使用的基地。美軍在澳洲有少數兵力、但澳洲正整備四座軍事基地,強化與美軍合作。從以上美軍的部署狀況,我們極容易瞭解,日本和韓國,根本就是美國的入門小弟,美國要這兩個國家扮演什麼角色,基本上是不會被拒絕的。美國這種強人所難的印太戰略,到最後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在唱獨腳戲。因爲韓國的迫切問題是北韓。日本的迫切問題是國家正常化和近在北海道旁的俄羅斯威脅,並不是中國大陸對它的威脅。
兩岸關係的軍事對峙,已有70餘年,但在1979年元旦,大陸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佈兩岸和平統一方針,並停止炮擊金門。因此兩岸已有40年和平相處。最近這幾年,因爲民進黨掀起反中抗中民粹贏得政權,其後配合美國再次圍堵中國大陸的政策,持續推動反中抗中的民粹,一直到現在。但大陸仍不爲所動,大陸要的是臺海兩岸「西線無戰事」,絕不陷入美國叫戰,犧牲兩岸的企圖。
總之,美國的印太戰略,可能是他自己的一個大戰略軍事部署,但想要拉羣結夥來壓制中國,我們的結論是不太可能。至於要開展爲吸引人的「印太經濟架構」,我們的預測是各國將貌合神離,虛與委蛇,配合美國演出,最後就是美國人自己玩,自己爽。兩岸關係仍然是以拖待變,如果臺灣當局及政客沒有自覺的話,最後臺灣就是被美國人搾幹,然後再賣給北京政府。亦即「一隻牛剝兩層皮」,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不少先例就是這樣被出賣掉的!中華民國政府被迫遷移到臺灣來,不就是被美國人出賣給共產黨嗎?歷史記憶猶新,只是新臺灣人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作者爲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