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老人照護不是等到不能動纔開始(林朝鑫)

臺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日前,接受護理師朋友邀約前往雲林參訪一處老人長照中心,赫然發現,雲林怎麼到處都有老人長照中心?朋友說,雲林人口老化非常嚴重,年輕人去外地打拚賺錢,留下老人守住老厝,在老人特別多的狀況下,長照中心也就因運而生了。

我也60幾歲了,夠資格可以參加老人會,呵呵,但一想到年紀大了,萬一走不動了,小孩都各自成家,那我要誰來照顧呀?想到頭皮都發麻。

護理師朋友看我驚訝的表情,笑着說,根據國發會一份《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指出,臺灣在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制度的建置,刻不容緩。她說,長照是社會高齡化衆多議題的一環,需要相當多的人力、專業技能以及相關照護知識投入,因此站在護理師角度來說,長照議題不單單只是「生活照顧」而已,它需要更多科學研究與資源的進駐。

「對呀,如果等到走不動了,坐輪椅了,需要別人來照護時才注意到這問題,那後半輩子的生活豈不悲哀?」我苦笑着對朋友說。

朋友嚴肅地說,老人長照這個問題大家都要面對,真的是目前臺灣社會的當務之急。她說,在雲林土生土長的立委劉建國很早就注意到雲林人口老化的現象,並且長期在關注長照議題。從十幾年前,就認爲臺灣需要建立一個針對「高齡化」進行研究的國家級專門機構,纔有辦法應付即將來到的超高齡社會,因此積極向行政院爭取在高齡人口衆多的雲林建置一個「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

歷經多年,這議題在劉建國委員的爭取下,獲得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支持,爭取到39億元的經費,將這個國家級的高齡研究中心建置在雲林,今年8月15日正式舉行動土儀式了。

護理師朋友很興奮地說,這個研究中心的設立代表的是臺灣老人長照領域往前跨了一大步,雲林將成爲全臺的長照重鎮。我則笑着說,雲林本來就是臺灣的農業首都,如果結合在地的農業休閒產業,慢活加上健全的老人照護資源,那雲林成爲未來臺灣老人的「長壽村」絕對指日可待。

朋友用很驚訝的眼光看着我說,「你很有概念嘛!老人的照護本來就是全方位的,不是要等到老了不能動了纔去關心照護,而是要超前部署的!」。

她說,前不久行政院才宣佈,因應臺灣超高齡社會的來到,政府預計4年內將投入逾1200億元,用於落實高齡社會白皮書政策。諸如如何讓老年生活要可以過的好,同時也讓青年人不用揹負太沉重的照顧負擔等。而這些政策、配套措施以及其他有關高齡議題的研究調查,實地執行等都是要靠雲林這所「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來進行政策及實地研究,客觀而言,劉建國當初的起心動念且堅持不懈,確實是讓高齡議題受到中央重視的主因。

朋友對我說,世界衛生組織2002提出活躍老化的理念,將之定義爲「提升民衆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超前部屬照護長者健康,實現樂活人生,避免走入長照。

我想,政府投入這麼多經費加上醫療團隊的研究,雲林成爲臺灣長照重鎮指日可待。雲林已經啓動,未來有關高齡議題的研究,甚至是長照政策、專業技能的研究,都將以雲林作爲基地,由各界專家學者來進行相關的研究,作爲臺灣高齡政策火車頭,對未來具有正面影響,帶領着臺灣在全球高齡化浪潮中前進,進而照顧全國長者。(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