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藍白民調爭議宜政治解決(王翔鬱)

藍白合正副總統候選人如何搭配,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民衆黨17日各自派出3名民調專家展開討論。(國民黨提供)

衆所期待的第二次藍白協商,因爲民調採用爭議,再次走向破裂的邊緣,究竟能否「合」或至少「和」,要看雙方的智慧了。

第二次協商共識第三項,若在統計誤差範圍內,由「侯柯配」得一點,被視作是柯的重大讓步。以「支持率」和「對比民調」方式進行,其實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當藍白支持者看到合作出現曙光,做對比民調時,支持者容易對「侯柯配」或「柯侯配」都表示贊同,結果是會拉近差距並進入抽樣誤差範圍,其實對柯文哲極爲不利。

因此,如果採國民黨的計算方式「柯侯」減「侯柯」需大於抽樣誤差纔算柯贏,那國民黨必然佔盡便宜。

而民衆黨的計算方式,論述基礎在「選出最強團隊」,也可以避免許多支持者「下架民進黨」理念相同,兩組組合都能接受的問題。

這次由三位專家決定採用的6家民調,以國民黨的方式計算,事實上只有聯合報侯柯配小贏柯候配1%,且在誤差範圍內。其他五家民調均是由柯侯配支持度較高,但因爲4家在誤差範圍內,在柯讓的情況下,纔會有國民黨的5:1勝出的說法。

如果把誤差範圍算平手,以國民黨的計算方式,則柯侯配是1勝0負5平。也就是說侯友宜是靠讓才勝出,這其實對一個百年大黨已經是侮辱性極強的結果了。

然而,不論柯侯配或侯柯配,真正的敵人是賴清德,唯有派出最強的組合纔有勝算。以民衆黨的計算方式,如柯沒讓抽樣誤差,柯侯配5勝0敗1平,讓了纔打成3:3平手。其實選成這樣,國民黨還要爭,恐怕在臺灣選舉史上,會留下難堪的一頁。

我們現在在做統計所用的公式,大都用單一事件來分析,少用獨立事件來比對,究竟那個合理,因爲過去選舉沒有那麼複雜,還要更多實證研究來證明。

因此,或許應該用大衆能接受的方式論述,才能說服民衆,如果要強調統計學理,如單、雙尾估計、變異數差異,恐怕會扯不完,也缺乏實證,更重要的是之後民衆的不滿,會重創兩黨的支持度。

民調的樣本究竟該怎麼抽?這問題要回到「推論」什麼。民調是要推論有資格投票的選民,在家用電話普及率只有44%,看來需要包括手機。此外,手機簡訊或網路會員,只能推論到全體「會員」,而不是「選民」,因此不宜包括。確實許多人有多個手機號,會造成被抽中機率不同,還會需要從問卷中問題來解決。

柯文哲說出,「如果再也不整合很難贏,民意期待會落空」,說出民衆的心中的擔憂。相對國民黨朱主席以降,爲了能主導藍白合,不惜提出不可能的任務的初選方式,甚至現在搞到快破局,這態度高低立刻分出勝負,對於百年大黨這次過多的算計,不免唏噓。

(作者爲文化大學大傳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