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ChatGPT來襲 數位部該醒了(徐作聖)
ChatGPT。(示意圖/shutterstock)
2023年將是AI當道的年代,但因技術高速發展、世代更迭、開陳布新,市場巨幅震盪勢所難免。開春以來,智能聊天軟體ChatGPT橫空出世席捲了全球的目光,但伴隨而來的卻是「曾經當紅」的元宇宙產業黯然失色,甚至有跌下舞臺的可能性,正是「人間正道是蒼桑」的最佳寫照。
ChatGPT在2022年11月由新創公司OpenAI所開發推出後迅速驚豔全球,而微軟注入百億美元資金後成爲主要股東,2個月內迅速累積超過一億的註冊用戶,其市場應用幾乎擴散到人們日常生活每一個角落,從文書處理、論文撰寫、工業製造、研發及產品設計、健康醫療、分佈式奇點產業轉型等領域,令人有「恍若隔世」的讚歎!
ChatGPT屬於超智能技術的範籌,新興的競爭對手也競相浮上臺面,包括:Google靠其搜尋引擎及之優勢,及新開發軟件LaMDA基礎上,開發出自有ChatGPT產品「Bard」;大陸百度在今年2月份推出由其自2019年起即開發的ChatGPT類似的AI產品中文名叫「文心-言」(Ernie Bot),2023年3月份將在市場推廣,是以語文模式爲主的AI資訊服務,靜待發表及市場反應。其他網路巨擘如蘋果電腦、亞馬遜、騰訊等大型企業也會從不同的角色定位、智能功能、產業區隔來切入市場。
ChatGPT掘起的事件令人想起2021年的元宇宙掘起,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技術基礎;元宇宙專注於數位匯流及創造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網路結構,是系統中有系統(System of Systems)的結構;而ChatGPT則聚焦在「無所不在」的超智能運作,把傳統人工智能技術所形成碎片化的獨立區塊「策略性」的串連起來,形成「閤中有分、分中有合」多元化、網路中有網路(Network of Networks)、超智能奇點結構,也是未來產業區域化垂直分工「產業鏈體系」的基礎建設。
2023年春有件比較弔詭的事件:當ChatGPT火速成爲全球焦點的瞬間,矽谷及全球有多家大型企業宣佈解散其元宇宙部門,包括了蘋果、微軟等。媒體有人分析,元宇宙產業「定義不明、結構混亂、商業模式不定是造成經營困境的主因」,但數位匯流及外部化經營不正是現代智能網路所必須具備的元素嗎?而多元化奇點經營不正是現代網路Web3.0的主流思維嗎?
事實上,網路環境進化快速:由集權寡佔的Web1.0、到平臺操作的Web2.0、到現今分佈式的Web3.0,Web3.0是專業化/客製化分散式「產業鏈共生奇點」經營如元宇宙與超智能ChatGPT,而Web2.0則是「供應鏈垂直分工」的場景,除了垂直整合或系統產品導向的「軟硬兼施」的廠商,如Nvidia 、Tencent、Huawei等。用Web2.0的商業模式來經營Web3.0的產業肯定會造成資源配置失當、組織治理低效率的後果,而這個案例研究的結果應極具未來策略規畫的參考價值。
在ChatGPT未來發展趨勢中,有3個問題必須取得解決:產業體系轉型、領頭羊角色的扮演、ChatGPT解答方案的精確性問題等。在產業體系轉型方面,網路世界是否應該如製造業一樣,遵循錢德勒(Chandlerian)寡佔規模經營,還是發展各具「分佈式區域」專業化或客製化特色的經營模式?地緣政治對此有何影響?
第二個問題就是「領頭羊」角色的扮演。這裡說的「領頭羊」就是「主導實運作者」的角色,如同Peter Drucker所表示的「網路合作式經濟是勝出者就是有能力操縱(Syndicate)網路運作的主導者」,換言之就是「領頭羊」角色的競合問題及領導力的運作。
至於ChatGPT精確性問題的探討仍然存在相當的爭議。這個號稱「超智能」技術宣稱可以解決未來所有疑難雜症,從社羣媒體、高校教育、文學藝術創意、科研創新、工業製造、藥物產品設計、醫療及其他所有領域,但僅憑深度學習(DL)及大數據「動態」的重新排列組合就「宣稱」能解決所有的「疑難雜症」是不是有些不務實際?誰又有資格或能力來評估、品質控管這些結果的準確性呢?更何況DL本身不具科學實證(Positivism),在其發展的進程中許多科學領域的知識仍在繼續演化/更新中,在新事物/現象、新理論尚在翻轉的進程中,扮演「上帝」無所不能的角色是不是「過度先進」了?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最近表示:『近來在地緣政治及區域巿場的需求興起之下,已出現朝「區域化垂直分工」發展,由於臺商製造已國際化佈署多年,預料未來仍可在新一波典範移轉中勝出。』但此刻「領頭羊」角色的爭議再度上揖面,於長期營供應鏈及大廠代工的臺商之長,但產業轉型也成爲了揮之不去的沉重。施先生的策略似乎忽略了「領頭羊」及分佈式奇點經濟的角色,「區域化垂直分工」值得更深入的探索。
智能技術及數位匯流是分佈式經濟的主要趨動力,而超智能技術則是產業獨特化、客製化及奇點發展的最大支撐,也是臺灣在「去」全球化、供應鏈脫鉤的浪潮中發展自身獨立奇點及「產業鏈」的雙嬴策略。這個系統性的問題必須從宏觀環境面/社會面及微觀市場面來觀查,既要見「林」也要見「樹」!
在新一波的智能轉型的大趨勢下臺商面臨嚴峻挑戰,而政府的角色益發顯得關鍵,尤其是在基礎建設、人才培育、技術研發、產業諮詢等方面。在一個電視談話性節目中,主持人問與會來賓:臺灣資安問題嚴重,數發部唐鳳部長是不是可以做點「正事」?就智能產業發展而言,「正事」就是跨學科教育及產業基礎設施,難道這不該是政府的責任或數位發展部的業務重點嗎?
產業轉型的重任,數位發展部官員在政策方向不明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多吸取一些產業資訊以利未來政策的謀畫,至少在搞吃喝玩樂、「面線外賣平臺」、社羣娛樂之餘還真能幹點「正事」,「迴歸專業」跨領域思維不是更符合蔡總統「韌性施政」的要求嗎?
(作者爲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