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回顧

第一部電影哈利·波特魔法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是根據J·K·羅琳所著的同名奇幻系列小說《哈利·波特》的第一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改編而成的電影,於2001年11月上映。距今整整10年。

電影製作

在小說創造出不可思議的佳績之前,投資代理方華納兄弟很快以相當低的價錢購買電影版權。劇本是由史帝夫·克羅夫斯(Steve Kloves)所編。這部電影是在利維斯登工作室(Leavesden Film Studios)製作的。本片創造了全球超過九億五千多萬元的票房並且獲得奧斯卡的三項提名。

演員的選擇

爲了保有小說和電影的完整文化屬性,J·K·羅琳堅持所有的演員都必須是英國人。不過其中還是有幾個插進來的角色,包括愛爾蘭演員德文·莫雷(Davin Mora)飾演西莫·非尼幹;愛爾蘭演員李察·哈里斯(Richard Harris)飾演鄧布利教授美國人佐依·沃納梅克飾演霍琦夫人。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標語

●超乎想像的旅程就要開始

●讓魔法打開你的眼界

●坐好了!這場旅程超出你的想像

●超乎想像的旅程就要就要在9月16號展開

●這是一場刺激的魔法學習之旅的旅程

●這趟旅程超乎你的想像

劇情大綱

哈利·波特,表面上他和一般的11歲男生沒什麼兩樣,事實上他是一個從伏地魔的攻擊下存活下來的男孩。他與令人討厭的麻瓜親戚生活了10年,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份後,進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就讀,在那裡他遇到了自己的死黨羅恩·韋斯萊赫敏·格蘭傑。這三人共同經歷了很多冒險,這些冒險讓他們發現了神秘人想要奪取的魔法石……

電影與小說的不同之處

●霍格沃茨教授賓斯教授這個角色被完全忽略。

●哈利並不知道殺害他雙親的兇手是伏地魔,直到他買了他的魔杖後才知道。

●哈利和海格在對角巷買完東西后,並沒回德思禮家,而是直接到了國王十字車站。且他們似乎待在破釜酒吧很長一段時間。

●在書中,德思禮家因被信封干擾,而躲到“櫃子”的一幕,電影中並無提到。

●在書中,給海格三頭狗的是希臘人,而在電影中卻是愛爾蘭人。

●聖誕節的場景和大餐,衛斯禮一家,和所有哈利·波特的禮物都消失了,但在DVD的花絮鏡頭中有出現。

●在書中,哈利從厄里斯魔鏡中看到他所有的家人,但在電影中,哈利只能看見他的父母。

●哈利、羅恩、赫敏和德拉科被拘留在禁林

斯內普教授對奇洛教授威脅性的對話,是在禁林中。但在電影中,是在厄里斯魔鏡外的走廊上。

●挪威脊背龍“諾伯”的描述正確,但電影中並沒有提到哈利是如何把羅卜帶走的,只說要儘快的把他帶走。

●小說中的人馬,只有費倫澤出現.其他的人馬都消失了。

●在電影中,費倫澤是一隻黑人馬.但書中,費倫澤是一隻金毛,藍眼睛的人馬。

●在書中,達力·德思禮的一個朋友,皮爾·哈奇斯,跟着他一起到動物園。在電影中,皮爾完全沒被提到過。

●在書中,阿不思·鄧布利多告訴哈利他在看厄里斯魔鏡時看到他拿到一雙襪子,電影中完全被省略。

●赫敏不假思索的說出了伏地魔的名字(在禁林)。

●在書中,佩妮姨媽和德斯禮是金髮碧眼的人。

納威·隆巴頓在電影中的戲份比書中更少。在書裡,在火車上納威陪伴赫敏,然後跟他們成了好朋友,且和馬爾福以及他的跟班在魁地奇比賽時打了起來,以及羅恩叫他要自己振作起來的事全被省略掉,但納威要阻止哈利、羅恩和赫敏的事,電影裡倒是有演到。

●在小說裡,把霍格沃茨城堡外,廣大茂密樹林的危險區域叫做禁林。在電影裡,它被稱爲黑暗森林。

●弗農姨父要哈利搬去樓上,在電影被忽略了。

●書中海格陪哈利去奧立凡德買魔仗,電影中海格卻讓哈利獨自進去。

●書中提到新學期的宴會,所有在場的師生們都唱了校歌;電影卻忽略了這一段。

●哈利在小說中眼睛是綠色,但在電影中卻變成藍色。

●保護魔法石的關卡中有斯內普設計的魔藥邏輯關卡,電影也未出現。

●保護魔法石的關卡中有奇洛設計的巨怪關卡,也被刪除。

電影第二部: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

《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電影發行於2002年11月3日,該片劇本由Steve Kloves編劇,根據J·K·羅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該片由克里斯·哥倫布執導,Leavesden Film Studios出品。2003年1月14日該片在鳳凰影評人大獎(Phoenix Film Critics Awards)中獲得“最佳家庭動作片獎”(Best Live Action Family Film)。

電影宣傳標語

●可怕的事即將發生在霍格沃茨!

●多比對哈利作出警告。

●霍格沃茨要回來了。

●密室被打開了。傳人的仇敵們……小心囉!(密室被打開了。與繼承人爲敵者,警惕!!)

●密室被打開了……密室被打開了……

●第二年的旅程即將在9月15日開始。

劇情大綱

哈利·波特回到霍格沃茨開始他第二學年的課程,但隱藏在學校裡的神秘暗室被開啓,學生們遭遇恐怖事件,卻不知道原因……

電影與小說的不同之處

●在韋斯萊家的花園中“除地精”一段,被省略了。

●哈利沒有在無意中聽到盧修斯·馬爾福和德拉科·馬爾福說有關Knockturn Alley。不過這片段可在DVD版本被刪剪的片段找到。

●在電影中,魯休斯·馬爾福和亞瑟·韋斯萊並無打起架來。

●在書中,赫敏並不知道“泥巴種”這個詞語的含義;但是在電影裡她卻知道並且感到被冒犯。

●賓斯教授在書中解釋密室的故事的情節在電影中被麥格教授取代。賓斯教授也沒有出現在電影中。

●“差點沒頭的尼克”所舉辦的“忌日宴會”,在電影中沒有出現。

●在電影中,哈利先以蛇牙刺穿日記再被福克斯治療,原著則相反。

●電影中並無說出爲何羅恩怕蜘蛛的原因,只說他害怕蜘蛛。

●在電影裡密室中,湯姆·裡德爾並無對哈利“輕身細語”的講話,反而很激動。

●並沒有講到珀西和他女朋友潘尼·清水暑假寫信及接吻的事。

電影第三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囚徒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 是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第三集,由艾方·柯朗索(Alfonso Cuarón)所執導,2004年上映。除了鄧布利多一角由麥克·詹邦(Michael Gambon)取代已逝的理查·哈理斯(Richard Harris)外,其餘的角色繼續由前兩集的演員擔任。參與本片的人員大部分爲上集的原班人馬,其中也包括編劇史蒂芬·克羅夫斯(Steven Kloves)。

劇情概要

神秘的殺人犯小天狼星布萊克從阿茲卡班監獄逃跑了,並且正對霍格沃茨魔法學校虎視眈眈,在那裡由阿茲卡班守衛攝魂怪進駐,他們要保護哈利·波特以及他的同伴遠離小天狼星的威脅。

電影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是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第四部,由邁克爾·尼維爾 (Mike Newell)導演,在2005年11月18日上映。本片長157分鐘,比系列電影的第二部短3分鐘。在美國,這部電影被評爲PG-13級別,在英國和愛爾蘭是12A級別,在澳大利亞是M15級別。上映三天後,北美票房總額達到1.03億美元,這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最高的首映記錄

故事大綱

電影開始的畫面是一條恐怖巨大的蛇(伏地魔的寵物)緩慢地匍匐在一個荒涼的墓地和荒涼的莊園(裡德爾府)中。一個管理人員發現了裡德爾房間中有光芒出現,他認定有人闖入了莊園,便進入了房屋,登上樓梯。他聽到樓上中有三個人談話,他走到更近的地方,畫面中出現了蟲尾和一個陌生人(從後面得知,他是小巴蒂·克勞奇),他們正在和伏地魔(沒有顯現)談話。那條蛇爬過管理員,到達樓上,用蛇語和伏地魔說一個“麻瓜”管理者正在樓梯上,伏地魔用索命咒“阿瓦達索命”殺掉了管理者。

時空轉換,哈利·波特在羅恩·韋斯萊的家中醒來,赫敏·格蘭傑來向他問好。韋斯萊家人(韋斯萊先生、羅恩、金妮、弗雷德、喬治),哈利,還有赫敏與迪戈裡父子(阿莫斯·迪戈裡和他的兒子塞德里克·迪戈裡)在拂曉之時就來到了魁地奇世界盃的比賽地。他們是通過觸摸一個被設置成門鑰匙(可以實現瞬間傳送的魔法物品)來到比賽地點旁邊的荒野上的。畫面上我們看到這是一個世界盛會(比如說可以看到一面意大利旗幟,還有身穿部落服裝的非洲人。)而比賽場地是一個巨大的球場。這一段非常簡短,只能看到兩隊(愛爾蘭和保加利亞)入場介紹,最明顯的球星是保加利亞隊找球手威克多爾·克魯姆

世界盃過後,宿營地出現一陣騷亂,戴着面具的食死徒出現,點燃了帳篷,倉皇之中,哈利與朋友們分開了。過一陣宿營地燒光了的時候,小巴蒂·克勞奇來了,並且釋放了黑魔標記,哈利醒來之後看到他時他逃跑了。羅恩、赫敏找到哈利時,魔法部工作人員來了。後來,哈利和朋友們被送到霍格沃茨特快上前往學校。

當大家來到城堡,阿不思·鄧布利多校長宣佈,三強爭霸賽要在霍格沃茨舉辦,這是一個傳統賽事,歐洲的三所學校,每校一名代表,參與比賽,決出冠軍,獲得榮譽。鄧布利多介紹了兩個來訪的學校,布斯巴頓魔法學校(電影中是女校),優雅的校長馬克西姆夫人和漂亮女孩芙蓉·德拉庫爾是領頭人物;德姆斯特朗魔法學校(電影中像是一所軍官學校),校長伊戈爾·卡卡洛夫和維克多‧克魯姆(這令羅恩非常興奮,他是個球迷)最先登場。這之後,火盃就出現了。

哈利和朋友們在瘋眼漢穆迪執教的黑魔法防禦術科目中學到了關於不赦咒的知識。後來,火焰杯選出了學生代表:維克多‧克魯姆(德姆斯特朗)、芙蓉‧德拉庫爾(布斯巴頓)、塞德里克·迪戈裡(霍格沃茨),當人們認爲火焰杯已經結束選擇時,它卻又選出了一名選手,竟然是哈利·波特,這引起一陣騷動。但是,按照規則,哈利必須參賽。

聖誕晚會上,哈利、羅恩、赫敏分別提出或接受了異性的邀請,與舞伴一起參與了晚會。

第一個比賽項目是從龍的看管下取一隻包含下一個任務線索的金蛋,在二月份舉行。哈利成功得到金蛋,但這很艱苦。金蛋中的線索表示,第二個任務是從禁湖地下救出最重要的朋友。哈利需要救羅恩,威克多爾·克魯姆需要救赫敏,塞德里克需要救秋·張而芙蓉·德拉庫最重要的朋友是她的妹妹,加布麗·德拉庫爾。後來哈利不僅救了羅恩還救了加布麗·德拉庫爾,儘管是最後一個完成任務的,但是他因爲精神文明被獎勵爲第二名(書中是第一名)。

第二個任務之後,哈利在森林裡發現了巴蒂·克勞奇的屍體,他到鄧布利多的辦公室時聽到了鄧布利多和康奈利·福吉(魔法部部長)的談話。談話結束後,鄧布利多讓哈利在辦公室中等待。哈利無意間發現了冥想盆,他看到了鄧布利多的回憶:伊果·卡卡洛夫因爲忠於伏地魔在魔法部受審而後供出小巴蒂·克勞奇曾參與綁架及虐待隆巴頓夫婦。

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項目是在迷宮中尋找獎盃。塞德里克和哈利共同先於別人到達了獎盃處,他們決定共同觸摸獎盃。獎盃本應該把他們帶到迷宮的入口處,但是卻把他們帶到了裡德爾府,蟲尾彼得殺了想反抗的塞德里克,伏地魔藉助伏地魔父親的屍骨、一個忠心僕人的肢體(蟲尾巴剁了自己的一隻手)和哈利的血液而得到了復活,他召喚了所有食死徒。哈利看到盧修斯·馬爾福也是一個食死徒。伏地魔想要殺掉哈利,但哈利意外地釋放了一個咒語(閃回咒),所有被伏地魔殺掉的人的靈魂都顯現出來,而且哈利也見到他的父母(也曾經被伏地魔殺死)和得到他們的幫住,最後他趁此機會,帶着塞德里克的屍體觸摸獎盃,回到了霍格沃茨。

人羣被塞德里克的屍體震驚了,驚慌失措的哈利被瘋眼漢穆迪帶回城堡。然而,瘋眼漢穆迪其實是小巴蒂·克勞奇變化而成的,他策劃了這場“哈利捲入比賽,獲得冠軍,到達伏地魔處,使其復活”的陰謀。

影片的結尾是兩個來訪學校的學生老師啓程返回。

電影細節

●官方預告海報,上方的標語是改正過的。

●由於分級的考慮,恐怖的蜘蛛等場景沒有展現。

●華納兄弟公司曾經發布過這樣一個劇照,哈利站在伏地魔爸爸的墓碑前,那上面寫着伏地魔的爸爸叫作“湯姆·馬沃羅·裡德爾”(Tom Marvolo Riddle),然而根據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伏地魔的外公名字是馬沃羅,而他的麻瓜父親不應該有這個中間名,實際上這個中間名是指屬於伏地魔的。此外伏地魔出生於1926年,墓碑上刻着他爸爸出生於1915年,這也有些問題。不過在電影中,這些都已經被更改了。

●瘋眼漢穆迪在“無尾鞭蠍”(Amblypygid)身上演示咒語,書中是蜘蛛。

●赫敏在哈利發現克勞奇的身體之前唱的歌是霍格沃茨校歌。

●墓地場景中墓碑上的名字全部是電影工作人員的,這爲了避免一些可能侵權的情況。

●最初的電影預告海報上面有一條標語“Difficult times lie ahead Harry”,這在英語中有語法錯誤。後來這句話被改成“Difficult times lie ahead, Harry”

反響

這部電影得到了大多數評論家的肯定。在Rotten Tomatoes(爛番茄,著名的影評網站)上得到了89%的高分。人們表揚這一部電影比前作更加巧妙和詼諧。

不論如何,抱怨還是有的。一些人認爲這個電影過於沉悶和粗略。一些人稱讚拉爾夫·費恩斯飾演的伏地魔,一些人認爲他的表演不能帶來強烈的恐怖感。而阿倫·烈卡文的“愛好者”則抱怨說他所扮演的西弗勒斯·斯內普出場時間太少了。

還有,對於扮演鄧布利多的米高·詹邦,他那好鬥的表演風格也令一些人失望。

商業成功

首映第一天,這部電影的北美票房就達到了四千萬美元。而根據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的發行商中影集團表示,《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在中國內地上映10天(截至11月27日)總票房爲6656萬元人民幣,這其中北京票房總額達到1000萬元,着相當高。可見這部電影的商業運作很成功。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文版海報

電影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第五集,改編自作家J.K.羅琳的小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導演是大衛·葉斯。劇本由Michael Goldenberg撰寫,取代了前四部的撰寫者Steve Kloves。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影業規劃不論是在傳統電影院還是在IMAX電影院裡,《哈利·波特與鳳凰社》都率先於2007年7月11日在香港臺灣上映,英國則於2007年7月12日上映,而美國則是在2007年7月13日。這部電影於2006年11月底完成了拍攝。電影的幕後製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進行。

羅琳在2006年12月19日時在她的網站上寫她收到了一個非常好看的20分鐘電影預告片。而當她看到了電影的最後作品時,她宣稱它是最好不過的了。羅琳與其他作家不同,一直都支持電影公司改編原著小說而躍上大屏幕。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劇情

哈利·波特、羅恩·韋斯萊與赫敏·格蘭傑成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五年級生。巫師社會一直不去理會哈利與霍格沃茨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他們聲稱伏地魔已重獲新生,恢復他的能力了。巫師社會信任了魔法部長康奈利·福吉透過預言家日報宣傳哈利與鄧布利多是散佈謊言的瘋子。福吉也指定了一位新的霍格沃茨黑魔法防禦術老師-多洛雷斯·烏姆裡奇,烏姆裡奇慢慢的利用魔法部的命令控制整個霍格沃茨。

烏姆裡奇和魔法部一樣不肯承認伏地魔已經回來了。因此,當哈利堅持自己的思想時,烏姆裡奇罰他留課抄寫,而用的毛筆竟然是會讓字切割進哈利手上的皮膚。烏姆裡奇拒絕讓學生討論關於伏地魔回來的事情,而且她並沒有給學生充分的練習課程。因此,鄧布利多軍成立了,一個違反烏姆裡奇規矩的地下組織,以哈利爲老師教授其它27位同學黑魔法防禦術,以免遭到伏地魔的攻擊。

同時,哈利透過他的夢進入了伏地魔的思維。在一個夢裡,哈里看到了羅恩的父親亞瑟在神秘事務司裡遭攻擊。哈利立刻通知鄧布利多。鄧布利多深信伏地魔和哈利的頭腦有不尋常的關聯。哈利因此開始從斯內普教授學習如何“關閉”自己的頭腦,爲的就是防止萬一伏地魔知道了這個關聯,他不能利用它。學習如何關閉自己的頭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過程中,哈利不小心潛入斯內普的頭腦,看到了他自己父親在霍格沃茨學生時期時欺負斯內普的異象。斯內普很生氣地終止了這系列的課程。

哈利開始與鄧布利多軍成員之一秋·張開始一段感情。當秋·張受到魔藥的驅使下泄漏鄧布利多軍隊的集合地點,這段戀情便很突然地結束了。烏姆裡奇逮捕了哈利去見鄧布利多。鄧布利多告訴她和福吉鄧布利多軍是照着他本人的指示成立的。福吉聽到了命令逮捕鄧布利多,但他卻召喚鳳凰福克斯,倆在一道光裡從辦公室消失逃離。

哈利因無法關閉它的頭腦,看到了他義父小天狼星布萊克在神秘事務司裡被伏地魔折磨,並厲行展開拯救行動。這時卻被烏姆裡奇攔阻,拉去她的辦公室。烏姆裡奇叫斯內普準備吐真劑以便使哈利說出實話,然而斯內普並未照辦,只說她已用完他的存貨來審問學生,這包括了秋·張。赫敏這時騙烏姆裡奇進去禁林。在那裡,烏姆裡奇侮辱並弄傷一個人馬,結果被拐帶。海格的半弟弟巨人格洛普幫助哈利和赫敏逃走。哈利、羅恩、赫敏及鄧布利多軍成員金妮·韋斯萊、納威·隆巴頓和盧娜·洛夫古德飛往魔法部。在神秘事務司裡,哈利與他朋友發現了一個刻着哈利名字的水晶毬。當哈利把它拿起來時,他發現裡頭有着關於伏地魔與他的預言。突然,盧修斯·馬爾福與其他食死徒出現。盧修斯解釋說小天狼星布萊克不在,伏地魔讓哈利看到異象是爲了要得到預言。因爲預言只能由內容裡提到的人才能得到。

食死徒與哈利等朋友在魔法部裡開戰。當擺滿預言的架子開始倒塌時,哈利等朋友逃離到另一個房間。房中間擺着一個用布蓋住的拱道。食死徒緊追不捨,抓到了哈利的朋友。盧修斯威脅哈利把預言交出來否則他將殺死哈利的朋友。當盧修斯祥逃跑時,小天狼星布萊克與其他鳳凰社成員到達現場。盧修斯失手,讓水晶毬在地上摔破。哈利的朋友被釋放,而戰爭繼續。小天狼星布萊克拉哈利到一旁叫他和他的朋友離開,但哈利不肯而留下繼續戰鬥。不久後,小天狼星布萊克被他表妹貝拉特里克斯·萊斯特蘭奇(食死徒)的阿瓦達索命咒擊中。他向哈利微笑後跌入拱道消失。

哈利緊追貝拉到魔法部一樓,並用鑽心剜骨 制服她。哈利頭腦出現一個聲音,慫恿他殺死貝拉。哈利發現這聲音屬於伏地魔,而他正站在哈利後面。哈利嘗試攻擊他但伏地魔解除了哈利的魔杖。此時,鄧布利多趕到,並與伏地魔發生戰鬥,在他們倆開鬥時,讓貝拉逃跑掉。伏地魔入侵了哈利的心智,以誘使鄧布利多殺掉哈利。然而最後還是無法得逞。哈利對伏地魔宣告軟弱的人是他不是哈利,他是永遠不懂愛或知道友誼的意義,而哈利爲他感到可悲。伏地魔逃跑前說哈利將因爲他內心裡充滿的愛而“失去一切”。

福吉與幾個傲羅在伏地魔快幻影移形時抵達現場。魔法部之後才承認自己的謬誤,並開始爲鄧布利多和哈利辯護。鄧布利多後來與哈利討論伏地魔迫切想得到的預言內容。預言說道“他們其中一個得死”。片尾哈利向羅恩、赫敏、金妮、納威、盧娜說他們能愛伏地魔不能的,並有他們值得爭取的東西。

電影第六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根據羅琳所寫的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六本《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改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日本等地區,都與美國同日(2009年7月15日)上映第六集電影。第五集電影的導演大衛·葉斯繼續爲第六集導演。在美國在線網站的最令人期待暑假電影的選舉中,由二十八萬名網友共同參與,《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以得到百分之三十九的選票成爲冠軍。

劇情

伏地魔進一步在麻瓜及巫師的世界中施展他的魔爪,而霍格沃茨亦再也不安全。哈利懷疑學校中有伏地魔的內奸在作祟,但是鄧布利多則忙於讓他準備快將來臨的最後一戰。二人合力尋找打敗伏地魔的關鍵,而鄧布利多亦召集了他的舊戰友及同袍霍拉斯·斯拉格霍恩教授,相信他掌握着重要的線索。而同時,學生們則受到不同敵人的襲擊,在校院內引發起很大的怨憤。哈利發覺自己跟迪安·托馬斯一樣,越來越被金妮吸引。羅恩則成爲了拉文德·布朗的對象,但是他卻誤吃了羅咪·凡的愛情巧克力而中了她的魔法,這些都讓赫敏心生妒忌,但她卻把自己的感覺藏於心中。校園中只有一人沒有被情所困,他專心致至地要成功揚名,縱然是投靠黑暗的勢力……雖然愛情正在他們中間慢慢滋長,但是亦有着悲劇他們面前等候着……霍格沃茨將不會再如從前一樣……

製作

第三部《阿玆卡班的囚徒》的導演艾方索·柯朗,表示“希望他能有機會”返回。《火焰杯》導演麥可·紐威放棄執導續集,且不再拍攝本系列電影。特里·吉列姆是羅琳《魔法石》的導演首選,然而,當問他是否會考慮以後的電影導演,吉列姆說,“華納兄弟用掉他們唯一的機會,他們已錯失良機。”

大衛·葉特邀請作曲家尼古拉斯·霍珀執行電影配樂,他是第五集《鳳凰社》的配樂,亦是負責哈利·波特官方網站的背景音樂,包含重新編曲約翰·威廉斯的代表作“霍格沃茨主題曲”,也再現派崔克·杜爾製作的旋律。自第三部劇組人員原班人馬,服裝設計師傑尼·特明,視覺效果總監蒂姆·伯克,生物及化妝效果設計師尼克·杜德曼,和特效監製約翰·理查森。哈利·波特系列的製作設計史都·克雷格,從2007年2月開始着手拍攝企畫,包括拍攝的場景洞穴以及塔樓。奧斯卡入圍者布魯洛·丹布尼擔任本片攝影職位。大衛·葉特再次找來布魯洛拍攝本片,因他對於“角度的選擇,緊框的近景,畫面的步調……呈現良好豐富的層次。”導演提到《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某些事件會影響到本片的劇本發展。

拍攝

經過幾星期的訓練,正式拍攝檔期訂在2007年9月24日開拍至2008年5月17日殺青。拍攝前曾討論,認爲有可能會離開英國拍攝,有別於先前在當地拍攝的前五部電影。當地報道指出電影將會在新西蘭開拍,因爲那裡“更符合經濟成本和宜人的氣候”,加上缺乏蘇格蘭資金補助。愛爾蘭地方報道表示,電影製片和華納執行長來此實地勘景,特別在愛爾蘭倫斯特省和芒斯特省,因爲他們“認爲現已排除英國本島拍攝的可能性”,且“特別偏好於愛爾蘭,認爲當地風景相似於英國,場景風貌也雷同於前幾部系列作。”劇組亦來到蘇格蘭的憤怒角(Cape Wrath,又稱拉斯角)作爲電影裡的洞穴場景。拍攝期間回到蘇格蘭格倫科峽谷(Glen Coe)和格倫菲南(Glenfinnan),兩地皆是系列作的著名場景,舊地拍攝來呈現電影的延續性。

2007年10月6日整個禮拜,劇組攝影場景在蘇格蘭的威廉堡(Fort William)充滿霧氣環境拍攝霍格沃茨列車。10月25日開始連續三夜每日從下午五點拍到凌晨五點,都在雷考克(Lacock)村裡和雷考克修道院(Lacock Abbey,霍格沃茨內部場景)進行拍攝。當地居民被要求窗外須覆蓋一層黑幕,場景報道證實是拍攝哈利和鄧布利多拜訪斯拉格霍恩教授的主要場景。2007年10月接續在蘇別頓(Surbiton)車站進行拍攝,2008年2月重回第一、二集電影的場景格洛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 Cathedral)拍攝。並在3月來到倫敦的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拍攝開場災難場面。

雖然丹尼爾·拉德克利夫、邁克爾·剛本和吉姆·布勞德本特都在2007年9月後半開拍,其他演員通告皆在後面:魯伯特·葛林於2007年11月,艾瑪·華特森於2007年12月,艾倫·瑞克曼於2008年1月,且海倫娜·寶漢·卡特更於2008年2月纔開始。

插曲

J·K·羅琳瀏覽電影劇本後,發現鄧布利多年輕時臺詞有關乎女孩部分。而後通知劇組表明鄧布利多實際上是同性戀,且與曾擊敗過的黑巫師蓋瑞·葛林戴華德有段戀情。羅琳隨後將此資訊公開且作爲最後一集的宣傳手法之一。早先電影拍攝劇本,改寫鄧布利多被殺後哈利·波特擁有他的魔杖。電影開拍前不久,最後一集系列小說出版發行,驚覺鄧布利多的魔杖是個重要的關鍵,因此劇本又再度修改。

電影版本新增兩段小說沒有的場景:電影開頭食死徒擊毀英國千禧橋和食死徒襲擊陋居。麻瓜橋攻擊事件小說裡在開頭有被康奈利·福吉提及到,並未詳細描述。鄧布利多從高塔墜落場面,讓艾倫·瑞克曼懷舊起過去他1988年演出電影《終極警探》裡,他的角色最後也是從高樓上墜落。瑞克曼覺得至少“這部電影角色是另一種結局”。

票房

2009年7月15日北美午夜共3003廳首映即達2220萬美元票房,創下史上最高午夜場票房紀錄。創下2008年《黑暗騎士》的1800萬美元紀錄,以及《星球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的1700萬美元。也打破同年《變形金剛:復仇之戰》午夜場首映票房1600萬美元票房紀錄。週三開始上映,週末票房打破《鳳凰社》7710萬美元票房紀錄,累積票房超過1億5900萬美元,全球收入2億3千萬美元。是第三部排在暑期檔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首部是2004年上映的《阿茲卡班的囚徒》就有9368萬美元,2007年《鳳凰社》更高達2億786萬美元。

臺灣方面,上映五天票房即達破億,且外縣市票房高過臺北市票房,臺北市上片五天票房達4728萬新臺幣,略低上部《鳳凰社》,而外縣市票房飆破5451萬,超過北市票房近12個百分比,是同年暑假僅次於《變形金剛:復仇之戰》後票房最高賣座電影。在香港的首日票房收入則爲449萬港元,破了香港有史以來中西片於非假日開畫紀錄。IMAX 3D影院在開畫單日更錄得11萬港元票房,創下香港IMAX電影開畫最高票房紀錄。全球共有54個國家,84個地區與美國7月15日同步上映,拷貝數超過1萬5900支,全球五天票房超過3億9670萬美元,打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最高記錄,以英國3240萬美元票房最高。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文海報

電影第七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根據羅琳所寫的哈利·波特小說系列的第七本《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改編。此書是系列中唯一一本被改篇拍成兩部電影的小說,這兩部電影將會成爲哈利·波特電影系列最後兩部。導演繼續由拍攝第五、六集的導演—大衛·葉斯執導。這兩部電影由華納兄弟發行,同時推出2D、3D、IMAX等多個版本。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已於2010年11月17日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上映,2010年11月19日在中國大陸及臺灣上映,2010年12月16日在香港上映,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已於2011年7月14日在香港、臺灣、馬來西亞及新加坡上映,2011年8月4日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

劇情概要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講述哈利、羅恩和赫敏展開了尋找並摧毀伏地魔永生不滅的神秘根源 – 魂器的危險旅程。在沒有老師的指引和鄧布利多的保護下,三人要比從前更互相依靠。但黑暗力量卻在他們之間潛伏,伺機離間他們。 同時,魔法世界變成黑魔王敵人的煉獄。恐懼已久的大戰一觸即發,伏地魔的食死徒奪取了魔法部、甚至霍格沃茨的控制權,威嚇和逮捕所有有可能反抗的人。即使取得了控制權,食死徒仍然要設法探查哈利·波特的下落。哈利由被選中的人變成被追捕的人,食死徒誓要將他擒獲,活生生帶到伏地魔跟前。哈利唯一的希望是在伏地魔找到他之前找出魂器。當他在尋找線索時,他揭開了一個古老得差點被人遺忘的傳說 – 傳奇的死神聖物。如果這個傳說是確實的,它將會爲伏地魔帶來他一直渴望的最強力量。哈利卻不知道他的未來早已在命中註定的那一天決定了,成爲了“生存下來的男孩”。哈利不再是小男孩,他正慢慢步向他從踏進霍格沃茨的第一天就肩負起的使命─與伏地魔決一死戰。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在終極篇的第二部,正邪一戰將會全面爆發。危機升級至前所未見的兇險,沒有一個人能置身事外。但是,只有哈利·波特一人會需要獨自與伏地魔展開終極一戰。

製作

將最後一集哈利·波特小說分成上下兩個部分,早在2004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已有提議分爲兩部電影,但仍未採用。《死亡聖器》採取相連拍攝,作爲一整部完整電影,再拆成兩部上映。小說分成兩個部份的想法從2007年中就開始孕育,但是直到美國編劇協會大罷工事件結束後,製片大衛·海曼(David Heyman)纔開始向編劇史蒂夫·克勒伍(Steve Kloves)認真考慮,並且取得蘿琳的批准。克勒伍於2009年四月開始着手編劇第二部分。

據華納兄弟的營運長艾倫·宏恩(Alan F. Horn)表示,這將給予“額外一小時半的時間去慶祝系列電影終章的到來,並且真正公平呈現精彩故事中所有的文字和想法。”海曼認爲分成兩集製作的幕後提到:《死亡聖器》如此的豐富,故事如此的緊湊,且許多的伏筆問題待解決,與作者J·K·羅琳討論結果,我們一致認爲分成兩部分是必要的。編劇克勒伍直到編劇罷工事件結束後纔開始回到工作崗位上。

官方指定大衛·葉慈(David Yates)執導最後一集之前,其它導演同樣有着執導意願,第三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表示曾試圖迴歸執導。從錯失執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的葛雷摩·戴託羅,也表達執導《死亡聖器》的意願,但是因延宕多時的《魔戒前傳 哈比人歷險記》(The Hobbit)的製作而無法兼任。

作者羅琳被指命與大衛·海曼和大衛·貝倫(David Barron)兩位製片一起,作爲最後一集電影的電影監製。海曼指出,因爲分成兩部有更長的時間呈現細節,本片將比其前幾部電影更加吸引人。丹尼爾·拉德克利夫說“這會是部公路電影,特別在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電影,哈利·波特再也不會待在觀衆以往習慣看到的霍格沃茨校園裡。這將會是完全煥然一新,期望再次帶給觀衆眼睛爲之一亮,因爲本片會是全新不同面貌,不再只是整天下來都待在同一場景。”

葉慈和海曼特別提到,第七集些許的事件於第六集電影就已提到。

拍攝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西淡水海灘上比爾和芙蓉的貝殼居

2009年1月26日開始電影前置作業,2月19日於利維斯登片廠(Leavesden Studios)進行拍攝,前六個月分期於此地拍攝。第六集的攝影指導戴邦奈爾(B萬runo Delbonnel)選擇不接手《死亡聖器》,因爲他本身不想作重複的事。因此愛德華多·塞拉(Eduardo Serra)接手替代他作爲第七集的攝影師。導演大衛·葉慈提到本片將會用“大量手持攝影機(hand-held camera)”拍攝,他表示“我要每當進入魔法世界就有振奮的事物,在拍攝過程我喜愛大膽實驗。”2009年十月,雷夫·範恩斯開始拍攝他的角色伏地魔,這段時期大多數的成人演員也準備進行拍攝。劇組取景於斯溫利森林(Swinley Forest)和威爾士的西淡水(Freshwater West)海灘當地,作爲兩個主要的電影戶外拍攝場景,另外還有英國的拉文納姆(Lavenham)和倫敦街頭。

2010年3月26日於英國的松樹林片廠(Pinewood Studios)拍攝結束,不過利維斯登片廠仍持續在作未來的拍攝作業。最後一集上下兩部完全製作結束,耗費格一個半年的時間走遍整個英國,最終於6月12日殺青。儘管拍攝進度原設250天,而實際共耗費格478天完成製作。哈利·波特三人組演員,在最後幾天都當衆落淚,爲期十年的系列史詩電影始終要畫下句點。不過,2010年冬天證實於英國重拍終章原本在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的場景,拍攝於12月21日完成,代表着十年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拍攝正式結束。有趣的是四年前的當天,正是作者J·K·羅琳在官方網站上,公開最後一集系列小說《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名稱的那天。

在利維斯登拍攝階段,丹尼爾·拉德克利夫的特技替身演員大衛·霍姆斯(David Holmes)拍攝空中連續鏡頭時,遭到嚴重的脊髓損傷意外,導致癱瘓。赫敏的替身演員也在一爆炸場面摔落地面。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票房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在北美地區開映午夜場票房達二千四百萬美元,打破先前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最高午夜場開映紀錄保持者《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二千二百萬的票房紀錄。本片也成爲午夜場排行第三高票房紀錄,僅次於《暮光之城 蝕》和《暮光之城 新月》,分別爲三千萬和兩千六百萬美元。然而,在IMAX廳院的表現上,本片以一百四十萬超越《暮光之城 蝕》一百萬美元的票房紀錄。

電影開映當日北美票房總計6120萬美元,在單日票房排行第五;前面分別爲《暮光之城 新月》(7270萬美元)、《暮光之城 蝕》(6850萬美元)、《黑暗騎士》(6720萬美元)和《變形金剛 復仇之戰》(6200萬美元)。不過仍成爲哈利·波特系列中,最高單日開映票房記錄,超越《混血王子》的5820萬美元。

北美週末票房總計1.25億美元,使得成爲在系列電影最高首映當週票房記錄,打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1.02億美元的紀錄。同時成爲十一月開映票房紀錄第二高,僅輸給《暮光之城 新月》的1.428億美元。而在全美週末票房紀錄中排行第六高,在全美2010年電影排行第二高,僅次於《鋼鐵俠2》的1.281億美元。英國部分,電影分別打破週末三日的票房紀錄,三天內達1830萬英鎊,前紀錄者爲《火焰杯》的570萬英鎊。

海外地區,本片首周估計收益2.05億美元,在海外開映首周票房排行第四高,次於《混血王子》(2.36億美元)、《蜘蛛俠3》(2.305億美元)、《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2.16億美元);2010年發行電影票房排行第一,以及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排名第二高,僅次於《混血王子》。

全球首周票房統計3.301億美元,在歷年票房排行第五;在前分別《混血王子》(3.94億美元)、《蜘蛛俠3》(3.817億美元)、《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3.44億美元)和《鳳凰社》(3.327億美元);在系列中全球票房爲第三高。

全球票房$955,001,070,在2010年票房成績中位列《玩具總動員3》和《魔境夢遊》之後。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票房

美國:午夜場收穫4350萬美元打破《暮光之城3:蝕》3000萬的票房記錄;開畫日9210萬打破《暮光之城2:新月》7270萬的記錄;開畫周收穫$169,189,427打破《魔境夢遊》的1.16億的3D電影開畫週記錄;打破《黑暗騎士》的1.584億的7月開畫記錄;

國際:首周的全球票房約爲4.8億美元,創造了新的首周票房紀錄;美國海外首周票房3.07億美元,打破《加勒比海盜4》2.6億的記錄;創法國、意大利、瑞典、俄羅斯、丹麥、比利時、芬蘭等國的首映日票房紀錄。

中國大陸的票房也在整體票房收入中佔有極大比例,具體票房如何,即將揭曉。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