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中共空軍車輪戰繞臺 從組建合成旅談起(譚傳毅)

自從打破了「保母式」塔臺指揮方式,中共空軍在師指揮所之下設立了「飛行調配中心」,承擔機場半徑數10公里範圍之內起降與飛行指揮,效率較傳統方式提高了5倍。(圖新華社)

近幾年來中共空軍一再繞臺,編隊機種繁多而且幾乎天天來,好像都不會疲憊,我們不禁疑問,在組織調度方面,他們怎麼做到的?現代衝突或戰爭的特色是局部的、快速的、資訊化的、系統化的武力使用,爲因應這種形式的衝突,中共空軍的做法和陸軍部隊類似:組建合成旅。

再見了,塔臺!

中共空軍是一支戰略力量,在資訊戰場上最重要的,就是打造核心軍事能力、提高以資訊和網路爲基本的體系作戰能力。在打造核心軍事能力方面,主要內容如下:第一,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第二,防空反導能力。第三,戰略投送能力。第四,空降作戰能力。第五,快速反應能力。第六,聯合作戰能力。第七,指揮決策能力。第八,綜合保障能力。

爲達到上述目標,在體制方面,中共空軍放棄了沿用60多年的塔臺指揮模式,改由航空兵師按照作戰流程,組織多兵種與機種對抗的戰術訓練模式,形成了資訊化條件下作戰訓練的新模式,也就是「指揮所」模式。

取消塔臺的指揮,飛行員必須丟掉對戰管官的依賴,凡作戰準備、起降、空戰、空情處置能力等,必須靠一個以系統化與資訊化爲主的整合性系統(指揮所),這個完整的作戰體系能提升空軍部隊的實戰能力。

過去中共空軍師承蘇聯,指揮官坐鎮塔臺指揮軍機行動,正副指揮員至少由團級以上的飛行領導幹部坐守塔臺,鉅細無遺的指揮飛行員起飛、落地,甚至飛行的每個動作,幾十年來都是如此,飛行員自由度極其有限。

這種機械死板的作戰方式被西方譏諷爲「人導飛彈」,飛行師長、團長牢牢地被拴在塔臺上,指揮官做的是戰管官的事,應該磨練的作戰指揮與謀略能力卻難以練到;因此,打造現代化航空部隊,首先必須使指揮官從塔臺轉移到指揮所。

師長和團長從塔臺「下放」到指揮所,即按照作戰程序進行計劃、準備、敵情判斷、下決心、指揮引導、戰法運用、作戰保障等,並對戰鬥勝負和安全負全責。塔臺則只作爲指揮所的輔助機構,僅負責飛機的起降和出返航調配。

這看似簡單的變化,卻使指揮方式、人員和機種組合、訓練內容等一系列的變革,至少使指揮官能夠以全般的視野下決心,無論是敵我對峙、交戰、後勤準備等等,不但可以鍛鍊指揮官的謀略與應變能力,部隊整體戰鬥力亦得以提高。

在飛行員方面,沒有了塔臺「保母」的指揮,他們在空中有了自己的主觀思路,飛行員開始學習如何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選擇最佳方案作戰,每個飛行員都能擔起空中指揮官的職責,指揮聯合作戰。

在陸空之間,建構了百餘個聯網的平臺與指揮資訊系統,包括領航、氣象、防空、雷達、電戰、防化等作戰單元同步展開。如今的中共空軍不再侷限於單一兵種的空對空、空對地的攻防,而是整合了多兵種與多機種的作戰體系。這是中共空軍體制變革的第一步:取消塔臺的限制、並解放了指揮官與飛行員。

組建「合成航空兵旅」

告別了塔臺保母,接下來,中共空軍組建了基本的作戰體系:合成航空兵旅。解放軍航空兵由「師」建制改爲「旅」,差的不只是一個字而已,而是對於空軍體系作戰模式的需求與建構。

具體而言,把原本一個師、一個任務、一種機型改編成合成航空兵體制。例如,把空軍原先獨立的「特戰訓練獨立飛行團」、「預警機飛行團」、「電子戰獨立飛行團」、「偵察機獨立飛行團」、「運輸機獨立飛行團」、「加油機飛行團」等,抽調部分大隊或中隊配屬給戰鬥機航空兵,組成「合成航空兵旅」。

中共空軍組建了不同的航空兵旅,有的專職國土防空(殲擊型),有的專職遠端突擊多任務型,有的專職對地精確打擊(強擊型,例如殲-16),有的還可能在一個旅之內配備高中低空機型(殲擊、強擊、特種空勤等)。以前空軍遂行戰鬥任務必須由軍區空軍、甚至於空軍司令部組織各機種聯合演練,很難把各個戰鬥單元有機的整合在一起。

現在的合成旅可拉近每個專業作戰單元的距離,通過這個基本體系提高航空兵的聯合作戰水準,使每個合成旅都可以在某個時間之內、某種規模之中獨立指揮與作戰,充分發揮航空兵全天候全地域快速機動能力。

具體而言,原來「師-團」編制將改爲「合成旅」。原來「單兵種師-單機種團-單機種大隊」體制,例如某個殲擊師下轄1個殲-10團、1個殲-16團、1個殲-11團,每個團各轄幾個單機種大隊,這種體系適合大機羣作戰,但現代空戰已經變成小機羣作戰,而且強調多機種協同作戰,因此將改爲「多機種旅-單機種大隊」編制。

例如某個航空旅可以下轄2個殲-10大隊、1個殲-11大隊、1個殲-16大隊、1個偵察機中隊,戰時還可得到預警機和電戰機等的配合,這可使指揮關係從三層變成兩層,而且直接聯合多機種(相當於西方的聯隊),這樣的多機種聯合便利於訓練和作戰。

空軍由師改旅已成定局,也就是在軍隊編制中全面取消師團兩級,而以旅級替代,由過去的「軍-師-團-營」,改爲「軍-旅-營」。由於組織變革,極大的解放過去共軍空軍僵化的體制,能夠更靈活的調動兵力,甚至於四大戰區合成旅輪調東部戰區,就可達到輪流訓練的目標,這就是爲什麼對岸空軍頻繁對臺用兵但卻不疲憊的原因。

場站改爲保障基地

過去,場站是航空兵部隊的基本,從1950年中共空軍組建第一批航空兵部隊、每個團配備1個供應(後勤與裝備保障)大隊開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最終確定航空兵場站(保障)體制,一直沿襲至今。

從07年開始,中共空軍開始推行「航空兵場站基地化」,就是把原來一個機場只能保障一兩個機型,使其同時能保障多個機種與機型。2011年,空軍各主要場站基本完成基地化改造,同時向海軍航空兵推廣。

對於新出現的「航空合成旅」而言,對應的是「基地」的多機種保障,而不是「場站」的單一機種保障,多機種保障模式就是指揮管制(C2)體系的扁平化。

例如自從打破了「保母式」塔臺指揮方式,中共空軍在師指揮所之下設立了「飛行調配中心」,承擔機場半徑數10公里範圍之內起降與飛行指揮。在外場設立後勤指揮室,建立全功能、全要素、全覆蓋、全時空的後勤指揮控制系統,以網路化方式分配保障工作,效率較傳統方式提高了5倍。

多機種保障還能減少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能。例如中共空軍在甘肅某機場實施「減員增效」措施,首先重新組合並優化外場保障力量,接着成立了「人員、對空、航空器、場區」4個保障中隊,在平時,人員與車輛由各單位管理,飛行保障時則打破現有編制界限,進行混合編組保障,形成整體保障合力。試行一年來,單個場次飛行保障人員與裝備比以往減少了3成。

此外還得簡化流程,才能因應多機種保障。中共空軍把現有飛行保障的3個階段簡化爲「飛行保障準備」和「實施」兩種狀態,目標:「平時即準備、進場即保障」。在外場裝備指揮所增設航空器材、通信指揮席位,設立外場航空器材供應站,進行網上預約、申請和辦理,實行一站式服務,航材供應時間壓縮了3分之2,彈藥保障準備時間也大大縮短。

另外,外場設立航衛室和飛行員理療保健室,藉助飛行員空中飛行生理系統,將航衛保障由地面拓展到空中,把過去傳統的被動保障轉換成主動、實時監測,運用心電圖機、血壓計等體檢設備,在飛行一線即可進行實時體檢,前移了飛行人員身體把關關口,實現了零距離一體化航衛保障。

具體成效:戰機着陸後,停靠在起飛線的加油車、冷氣車和氧氣車按照規定路線駛向戰機,機械師帶領機組成員快速給飛機加油充氣,完成再次機務準備,15分鐘之後,戰機再次起飛。而在過去,戰機再次起飛的準備時間需要25分鐘。

結論

大約10年前開始,解放軍三軍進行一系列改革,主要是圍繞着合成化、資訊化、網路化三大主軸。中共陸軍由師改成旅完成合成旅(營)的組建,並向全軍推廣;中共海軍也邁向特混艦隊(特遣艦隊)的編成,已經是藍水海軍的概念與規模;如果中共空軍仍停留在單一兵種與機種的時代,明顯的跟不上發展腳步。

中共空軍由師改旅已經看到了效果,合成航空旅的組建使得五大軍區的空中兵力得以相互論調支援並執行不同任務,這是爲何對岸空軍一再繞臺好像有用不完的兵力,而我空軍只能以既有兵力應對,以寡敵車輪戰實在消耗不起。

從合成航空兵旅的組建,我們可以看到中共空軍結構的扁平化、體系化與資訊化,多兵種與機種的整合,可提高中共空軍的聯合作戰能力,足爲國軍建軍備戰之參考。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