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美若失去臺灣 最大地緣政治就敗了(黃惠華)

美國白宮印太協調官坎貝爾是「戰略模糊」的支持者,突然提到「不支持臺獨」,是爲了準備拜登與習近平見面,所鋪陳的和解氛圍,以致不想得罪中國?還是有其他的想像?(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上臺以後對臺灣態度,至今還在模糊與清晰之間左右搖擺,直到近日美國白宮COVID-19應變小組發文時刪了臺灣的中華民國國旗,後來澄清說是作業疏失。同一時間,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突然提到「不支持臺獨」,還說「要爲臺灣的國際參與倡議,同時也要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纔是臺美關係的重要核心」。這些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外界一度懷疑,美國是否準備在臺灣問題上改變政策方向。

尤其坎貝爾的態度令人匪夷所思,到底是爲了準備拜登與習近平見面,所鋪陳的和解氛圍,以致不想得罪中國?還是有其他的想像?

坎貝爾是「戰略模糊」支持者

研究美中臺關係者都知道坎貝爾是「戰略模糊」的支持者,坎貝爾以前是柯林頓時期的副助理國防部長,1996年臺海爆發飛彈危機,美軍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羣就近監視下,化解了危機。1998年5月坎貝爾在美國國會聽證會指出,「戰略模糊符合美國、中國及臺灣的利益」。所謂的「戰略模糊」政策,指的是美國雖然不排除以軍事幹預臺海危機,但不會讓臺灣認定美國一定出兵幫臺灣打仗。

所謂的臺美關係核心意思是,一邊對中國遵守着「一箇中國」政策;一邊依照《臺灣關係法》提供臺灣必要數量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維持足夠自衛能力。美中臺關係確實一直都在「一箇中國」政策與《臺灣關係法》軌道上發展,沒有什麼太大意外。

而美國對臺政策一直存在三條路線:戰略模糊、戰略清晰、雙重明確。通常不同的政黨與執政者立場會隨着不同時空背景,以及政治環境選擇最有利的路線,拜登政府對臺態度還在左右搖擺,試圖在戰略清晰與模糊找出一個平衡點,其中一個關鍵是,拜登政府在印太戰略作法與原則,這裡面主要的操作手段是協助盟國提升維護安全的能力,透過美國與其他區域國家武裝部隊之間,進行專業軍事合作或者演習、演訓等,目的是要讓美國的盟友能夠自己強化自己的軍事實力,也就是傾向讓這些國家「自己救自己」。

戰略模糊的核心議題在於臺海危機,但是軍事合作程度普通,就像是歐巴馬時期,當時馬政府要求採購新戰機,但美國只給升級版的F16 A/B一樣。爲了避免美國捲入臺海戰爭,拜登政府思索挑選出合適的策略,例如提高美臺兩軍軍事合作程度,軍事合作雖然是戰略清晰的核心,但好處是臺灣可以強化自己的軍事力量,有能力自己去對抗中國,例如美國剛通過96億美元的軍售案,今年又要派專業軍事人員來臺協助國軍進行相關訓練等。

對美國來說,必須儘量避免導致兩岸對彼此誤判的情況出現,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主張維持現狀」,但這種不挑釁的態度,不一定能夠換來美國出兵幫臺灣打中國的保證。坎貝爾的態度凸顯的是,現階段兩岸在無立即性的軍事衝突之下,美國能做的選擇就是,一方面避免激怒中國,降低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一方面透過臺灣關係法,名正言順的提高兩軍高強度的軍事合作,強化臺灣的防衛能力。

但是,美國也不輕忽中國武力攻臺的可能性,因此不忘拉着印太盟國一起展現同盟的決心,聯合區域內外同盟國家的軍事合作或者演習,聲援臺灣,要求中國維持臺海和平,這都是嚇阻的做法,與美國對臺政策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較爲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的選擇。

但是,華盛頓郵報社論批評拜登沒有爲像是臺灣或烏克蘭等盟友站出來的骨氣。這就是戰略模糊的缺點,主要問題是美國民主黨較不願出兵幫別國打仗。就像是當時歐巴馬政府不願幫菲律賓解決中國南海衝突一樣。

反觀日本對臺態度卻是相當明確,處處聲援臺灣,還把臺海問題寫進了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呼籲「臺灣作爲一個民主國家,我們必須加以保護」。乍看之下,美國與日本對於防衛臺灣的決心與態度似乎有落差,這得看美國與日本到底如何協調角色的扮演。

臺灣半導體影響美臺關係

在臺美經濟合作上,2021年6月30日美國臺灣就貿易與經濟問題舉行雙邊會談,再次重起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理事會會議,拜登政府希望提高臺美經貿合作程度,這是對自己國家利益最大化選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半導體問題,以及美國汽車業面臨嚴重赤字危機。

但是,在歐洲的德國也面臨同樣困境,甚至寫信要求臺灣能夠供應晶片,只是德國搶不贏美國,因爲美國有協防颱灣的義務,具有競爭優勢,因此兩國對臺的態度也反映在疫苗外交戰上,美國捐贈疫苗態度積極;相較於德國對於臺灣採購BNT疫苗爭議上,態度顯得消極,除了中國因素之外,半導體因素大概也是臺灣遲遲買不到BNT疫苗的原因之一。

臺灣半導體在全球經濟安全上扮演重要角色,若臺灣發生危機將造成全球供應鏈混亂,嚴重影響各國汽車及電子設備的生產,因此臺海問題風險當然在美國協防颱灣清單上。

在國家利益之下,在經貿上,美國選擇強化與臺灣經貿合作程度,在面對臺海危機,還在左右搖擺。對中國來說,現在不管美國選擇那些路線,當買不下臺灣的時候,武力就是一個選項。萬一哪一天中國奪取臺灣成功,等同於美國失去臺灣,同樣是美國與印太盟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失敗。

基於國際現實,臺灣要生存,必須維持獨立自主與競爭優勢,要有無可取代的戰略價值,才能讓美國與盟國聲援臺灣,還能在各個領域加強與臺灣的關係,這就是臺灣的生存之道。最後,面對中國武力威脅,臺灣也要未雨綢繆,畢竟自己國家還是得靠自己救!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