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撤了選策會 排除黑金了嗎?(古明章)

國民黨能壯士斷腕停止選策會,迴歸到黨提名機制運作,讓人看到知錯能改的決心,但若繼續和稀泥,纔會真正失去民心。(張薷攝)

國民黨中央選戰策略會報(簡稱選策會)納入多位地方政壇退休人物、派系大老,甚至傅崐萁、李全教、劉政鴻等備受爭議人士入選,國民黨高層沒料到會引發輿情炸鍋,最後選策會停止運作,迴歸原本提名委員會運作。2024年選戰戰鼓響起,民進黨已定於一尊賴清德,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中常會定調採徵召方式找出「最強母雞」迎戰2024總統大選,然而會不會重演2020年的覆轍,仍值得關注。

拉攏地方派系 中央弄巧成拙

國民黨在威權體制時期在中央以外省菁英加上本土技術官僚主政,在地方則以派系相互制衡,以掌控地方政權。惟在李登輝時期因爲主流與非主流之爭,地方派系進入中央「勤王」,因爲派系人士良莠不齊,黑金色彩濃厚人士入主國會,黑金體制成形最終讓國民黨失去政權。

國民黨歷任主席都無法真正的斬斷黑金,朱立倫是一個弱勢黨主席,更無法斬斷黑金,不是朱不自知,他去年就在苗栗縣長一局力主不提名時任議長的鐘東錦,但他仍無法擺脫黑金的制約。選舉還是要靠地方的力量支撐,問題在人民討厭黑道和金權介入,國民黨不用怕分裂,反而應該主動去除黑金力量,向黑金宣戰,反而更能找回支持者的力量。

地方派系在政黨輪替後,政治立場藍轉綠的例子很多,民進黨也很善用地方派系的基層實力,顯著例子如嘉義縣陳明文、張花冠等人翻轉嘉縣。陳水扁及蔡英文持續大量挖角,新竹縣前縣長鄭永金父子(子爲現任竹北市長鄭朝方)、桃園黃主文(子爲前桃園市府首席顧問黃適卓)、新北前立委陳宏昌、林志嘉等人先後出走,之前的臺聯許多成員也出自國民黨本土派次級團體「集思會」。

朱立倫接掌黨機器,將地方派系納爲要角,無非是借重其基層的力量,這次大量啓用這些地方派系的要角進入選策會,但沒料到會遭到黨內反彈,可說是始料未及。因爲在蔡英文執政後,臺灣媒體界起了化學變化,過去藍大綠小的生態已翻轉,目前媒體是綠大藍小,藍營任何人事瑕疵都會被放大來檢驗,何況名單中爭議人士太多。

失去掌控權力 輿論見縫插針

國民黨近期選情剛剛起色,就發生選策會事件,對於未來選舉情勢絕對構成影響,朱立倫在黨內的威望本就不高,更是雪上加霜,藍營必須體認目前國家機器、媒體和法院都已經不是國民黨能掌控的,在任何人事和決策上要更小心謹慎。

尤其侯友宜算是非典型的國民黨人,有如蔡英文是非典型的民進黨人,能不能像蔡一樣,帶領所屬政黨重返執政之路,備受國內外關切。侯友宜是警察出身,陳水扁擔任總統時提拔成爲最年輕的警政署長,馬英九上任後平調爲警察大學校長,在朱立倫擔任新北市長時,任用曾經是其桃園縣長任內的警察局長侯友宜爲新北市的副市長,開啓了侯友宜的政治路。朱、侯之間有知遇之恩,侯不屬於地方派系、統獨意識形態不明顯,算是改變國民黨刻板印象的政治明星;惟缺點是過於愛惜羽毛,不敢挑戰和冒險,安於歲月靜好,2004年的319槍擊案時,時任刑事局長的侯友宜的態度,也讓深藍(統派)對他仍有深層疑慮。

臨時任務編組 選策會見光死

國民黨的選策會本是一種臨時的任務編組,是一種取巧式納入地方派系意見領袖的臨時性組織,但爭議人選讓這個非常設機構「見光死」,國民黨中央眼見反彈強烈,如果再重設其他非常態的任務編組徒留人話柄,最後由秘書長黃健庭承擔,強調要回歸國民黨的正常提名機制。

黨中央未來要做好提名辦法制訂,公平、公正和公開,大公無私的訂出提名或徵召辦法,才能重拾公信力。

國民黨目前的運作方式、體系架構甚至政治文化等方面上,存在着嚴重且深層次、結構性的問題。主要是在兩蔣和李登輝執政時,國民黨是黨政合一的「家父長制」,黨的領袖有極大權威,且有國家的資源可以分配,但在國民黨失去政權後,國民黨還維持着龐大的黨機器,設了若干位的副主席(目前3位),中常委更高達35位,反觀中國共產黨政治局都只有24位委員、7位常委、民進黨則是30席中執委、10席中常委,龐大的國民黨中常會卻無法讓黨內人士信服,因爲有實力的地方諸侯,縣市長大多數不在黨的權力決策圈內,以至於黨意和民意存有高度落差。

相對於民進黨是「派系共治」結構,黨中央和中常委都是派系喬出來的人選,民進黨雖然黨內不斷有派系爭鬥,然而一旦打起選戰,則是一致對外,國民黨目前是派系隱而不明狀態,中常會無法反映真正的政治實力分佈,但朱立倫顯然也無力解決此組織文化的深層問題,如果中常會能反映民意,又何需選策會來畫蛇添足。

事到如今,國民黨起死回生法,就是趕快確定總統提名人選,鼓勵世代交替,讓人看到國民黨革新的力度與強度,也讓藍營年輕人能看到希望。

國民黨能壯士斷腕停止選策會,迴歸到黨提名機制運作,讓人看到知錯能改的決心,不但不會失去民心,反而有凝聚民心之效,賴清德反黨內黑金讓民進黨起死回生,就是好的例子,若繼續和稀泥,纔會真正失去民心。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