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芳華》真正的強大,不是逆襲,而是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我們並不需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必須更好地成為自己

《國色芳華》無論多難,從今往後,隨心而活。

相較於同期的《蜀錦人家》和《珠簾玉幕》,《國色芳華》更強調個體女性的成長,而非家族傳承或宮廷鬥爭。它更符合現代觀衆對「女性獨立」的期待,塑造了一個具備經商天賦、能在權力與市場夾縫中求生的女主。

何惟芳的成功,並非來自「天賦異稟」的才能,而是來自她對現實的理解與選擇。她深知,自己作爲女性,無論再怎麼努力,仍然會被社會貼上「商賈之女」的標籤,但她的每一步,都不是「反擊」,而是「博弈」——她不只是對抗不公的世界,更是在這個世界裡創造自己的公平。

她的成功,並非個人單打獨鬥,而是建立在女性聯盟之上。從秦五兒(勝意)、孫大娘到呂耕春,這些角色各自承載着女性在封建社會中不同的困境,但她們能彼此支撐,建立新的生存方式。

這種敘事策略將女性成長簡化爲「遇到更強大男性」的童話。

這讓人想到《夢華錄》裡趙盼兒的故事,她能經商,能與姐妹攜手共進,但她的事業最終仍需要來自官場男性的支持,才能真正立足。這樣的角色,仍然沒有完全逃脫傳統父權的邏輯,只是換了一種形式來包裝女性的獨立。

有趣的是,這一點卻可能也是這齣劇備受歡迎的原因,畢竟,再強大的人身後都依然需要一雙溫暖的手扶持。

蔣長揚有自己的枷鎖,他可以護何惟芳一世周全,但他卻無法選擇自己的去留。他打着「天下第一貪官」的名號,卻是皇帝手中的棋子。某方面也可以說這與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處境相似。

何惟芳努力在商場求生,而蔣長揚則在朝堂中掙扎,兩人都活在權力的邊界,並試圖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但不同的是,何惟芳選擇了掙脫,而蔣長揚選擇了承擔。

這也是爲何他們之間的感情是「並肩作戰」,而非「英雄救美」的關係。

他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俯瞰所有的人,也因此他無法接受何惟芳的拒絕,他羞辱並奪取她的財產,甚至在她提出和離後,還試圖用暴力挽留她。但當他發現她成功了,當她不再需要他時,他又「回頭」了。他開始懊悔,開始說自己「錯了」,試圖挽回這段關係。

我們或許覺得這個角色討厭,但事實上是,在十多年前許多偶像劇的男主角就是這樣的個性,至今也都有一羣人喜歡這類型的故事,大概就是一種“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的概念。

不過在本出劇中劉暢這個角色,確實讓我們看到一種熟悉的社會現象:渣男回頭草。

爲什麼男人總是在女人失敗時輕視她,卻又在女人成功後想要回頭?因爲他們並不愛這個女人,而是愛過去那個能被他掌控的女人。

這也是女性面對的另一個挑戰,也或許這問題不應該用性別框架,因爲這是一個現狀維護機制:當你想要掙脫過去,試着讓自己強大的時候,社會總是會試圖讓人回到原點。

也可能這是一個試驗,我們必須不放棄的一試再試,才能夠證明自己的決心,才能真正獲得自己所想要的。

就像劇中說的「若是被眷養失去了自由,再多的山珍海味,也是沒了滋味。」,自由,從來都不是施捨來的,而是爭取來的。

而這部劇,最珍貴的地方就在於,它不只是讓何惟芳「逆襲」,而是讓她成爲自己。

儘管劇中依然有着童話故事般的脈絡,但何惟芳確實在每一次的選擇之中都想盡辦法靠自己抵達目標,而這些“選擇”纔是成爲自己的唯一途徑。

真正的強大,不是逆襲,而是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我們並不需要成爲更好的自己,而是必須更好地成爲自己。

—來自Mio Liang 發佈於小資媽媽今天也很厭世

--

FB:小資媽媽今天也很厭世的追劇

IG:我是米歐

Podcast 聽起來:喂?有聽到聲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