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企今年前兩月因缺芯減產5%至8%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李邵華

國內車企今年前兩月因缺芯減產5%至8%

“汽車芯片供需矛盾要從短期和長期兩個視角來審視。”近日,證券時報汽車行業部主辦“汽車產業如何破解缺‘芯’之痛”主題沙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在此次沙龍上表示,短期來看,汽車芯片的短缺,是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無法通過行政手段解決;中長期來看,這是汽車產業鏈的“卡脖子”問題,產業界勢必要高度重視,加速推進我國汽車產業鏈實現自主可控。

供需錯配或持續半年

“2020年11月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從部分國內汽車整車、零部件企業瞭解到汽車芯片供應不足的情況,就協會主要的會員企業進行了摸底。”李邵華透露,2021年1~2月,因芯片短缺問題,造成國內整車生產企業減產5%~8%。

全球範圍內,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顯示,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大衆、通用和本田等車企,都已宣佈在第一季度臨時關閉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工廠,這將導致該地區第一季度汽車產量減少23萬輛,佔比5.8%。同時,報告預計芯片短缺將造成歐洲汽車市場輕型車生產量減少20萬輛,佔比4.1%。

李邵華表示,目前芯片短缺已經成爲全球性問題,不僅僅是汽車行業,消費電子、通信系統、醫療儀器領域也面臨着芯片短缺問題。同時,這種供需失衡,也引起了各類芯片價格大幅上漲。

李邵華稱,當前汽車芯片短缺問題,是多重因素所致,因此短期來看,是無法通過非市場手段來解決的。他預計,在未來半年甚至9個月的時間內,汽車芯片供需錯配和不平衡問題還會持續存在,預計到今年三季度左右,纔有可能進入到一個新的供需平衡階段。

“目前汽車企業均在努力調整芯片短缺車型的生產計劃,以保證汽車產量不受影響或影響較小。”李邵華預計,2021年汽車產銷會呈現“前緊後鬆”的態勢,下半年產銷量將隨着芯片短缺的緩解得到提升。

破解“卡脖子”難題

李邵華指出,從中長期來看,汽車芯片是汽車產業鏈的“卡脖子”問題,因此要加速推進我國汽車產業鏈實現自主可控。

據他分析,目前我國汽車芯片產品面臨着如下問題,包括:標準體系和驗證手段的缺失;核心零部件企業的缺失;車規級芯片技術門檻高,導致企業難進入供應體系等。

因此,他建議整個產業可以圍繞着六個層面破解汽車芯片的“卡脖子”難題。李邵華表示,首先,短期內政府行業協會應當組織通過多方面渠道平抑芯片價格,穩定市場環境,杜絕囤貨居奇惡性競價、搶奪資源等問題發生。同時,還需要積極引導社會輿論,避免市場恐慌。長期來看,國產汽車芯片的發展,還需要國家層面制定相應鼓勵政策,可考慮建立國產汽車芯片應用保護機制,引導更多廠商進入車規級市場。

同時,李邵華也希望,整個行業能夠賦予汽車芯片產業充分的發展時間。據他透露,目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國家也應當將汽車芯片作爲集成電路的重點領域來看待,加大對汽車芯片企業的支持,明確發展總體目標

在他看來,汽車芯片項目成長週期很長,從組建到盈利至少需要十年時間,這需要政府在政策支持上給予充分時間,以保證項目和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具體到技術提升層面,李邵華表示,目前車規級芯片認證主要依據由美國汽車電子協會提出的AEC-Q認證標準,其認證週期長費用高昂,應該儘快推進國產汽車芯片標準體系的建立,全面提升認證測試能力,以加速行業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信息互通

“國產汽車芯片的發展,還需要從重點領域進行突破。”李邵華指出,對國產汽車芯片的上車,還需要根據核心功能、生產流程的不同,進行分領域的引導和支持,以避免在重大領域的缺失和投入上的重複。同時,發展國產芯片並非意味着要放棄引進,相反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引進力度,鼓勵國際芯片龍頭企業在國內投資,以健全國內汽車芯片供應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