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玉專欄-半導體多頭總司令 領攻2萬點里程碑

不只是臺股科技股獨強,美股同樣出現科技業大漲的趨勢,美股四大指數除了頻創新高,年迄今以費城半導體指數強彈23.72%,表現鶴立雞羣,遠勝S&P500指數的8.12%、那斯達克指數的8.41%,以及道瓊指數的2.92%。若從類股來看,S&P500指數中的資訊科技指數同期大漲逾13%最佳,同樣解釋了AI對科技股漲勢的加持。

AI所帶來的科技榮景,反映在半導體景氣回升,研調機構Allied Market Research指出,隨着5G、AI、HPC需求激增,以及晶圓代工廠持續推動先進製程,全球ASIC晶片市場將於2026年達到280.5億美元之多,2019年至2026年的複合增長率可望達8.6%。

亦有機構預估,先進封裝營收將從2022年的370億美元,成長至2027年的57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爲9%;2.5D、3D封裝相關營收預計年複合成長率更將達到13%。隨着AI需求快速增長,HPC和AI產品需要使用2.5D、3D封裝來縮短晶片之間的距離並提高傳輸速度,預計2.5D、3D封裝滲透率將會上升,主要應用於HPC端,比如PC、伺服器和資料中心。

市場也在期待AI的普及應用能隨着邊緣AI落地,預料AI PC將帶動下一波PC換機需求。AI PC搭載整合NPU處理器,算力要求門檻達40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的PC,其強大效能規格,將使得PC不再需要連線網路至雲端伺服器,可以直接在終端透過簡單指令,運用強大的算力快速產生文字、圖片、影像、音樂等生成式AI功能,大幅提高個人隱私與降低資安風險。根據Canalys預估,今年第四季AI PC出貨量全球上看2,000萬臺,並在未來四年滲透率大幅提升,預料到2026年AI PC佔比將過半,2027年將佔整體PC出貨達6成。

有了AI的加持,與科技產業高度連動的臺股走勢與基本面也明顯好轉,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發布2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持續上漲0.1個百分點至48.1,非製造業PMI更是連續16個月擴張,來到52.3,值得注意的是,PMI五大組成指標之一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於2月大幅上揚7.8個百分點躍升至54,此爲2022年5月以來首次呈現擴張,並同步創下2022年4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反映出產業持續看多景氣復甦趨勢不變。

在基本面有撐、資金充沛等多方因素之下,看好指數在今年可望持續創高,然短線要留意這波AI領漲已出現族羣分化,統計今年來加權指數累計1,854.51的漲點中,有超過7成來自晶圓龍頭大漲的挹注,反映出資金高度集中在特定族羣,且因爲第二季即將進入科技股傳統淡季,目前臺股本益比已來到19.2倍之多,高於五年平均15.9倍,須留意後續臺股震盪可能加劇之可能性。

建議投資人聚焦技術與產品具競爭力的產業與個股,以及財務結構佳、評價不貴具有殖利率保護之個股;產業方面可持續留意高速運算相關如AI伺服器、散熱等電子零組件、網路通訊、IC設計、IP服務等,傳產則以鋼鐵、紡織成衣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