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費取消天花板 民狂喊「不顧老百姓」!名醫怒批:制度扭曲

衛福部開綠燈後,已有部分醫療院所調漲掛號費,民衆看病得多花錢。(示意圖 / 中時資料照)

衛福部日前公告取消掛號費建議範圍及備查機制,各醫療院所可自行依照市場機制、調整掛號費用,不必經過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同意,卻引發許多民衆痛批「太不顧老百姓」。對此,精神科名醫沈政男表示,事件起源於醫界不少人士無法承受健保給付太低,於是掛號費成爲「彌補收入」的方法,他也嚴厲批評,「這其實是一種制度的扭曲」。

精神科名醫沈政男昨(9)日透過臉書指出,衛福部公告掛號費取消上限的理由,爲其列入行政費,非屬醫療管轄範圍。他認爲,掛號費行之有年,卻被取消的緣由,很可能是因爲現任衛福部長有法律背景,難免拘泥於法條:「問題是,醫療院所的停車費是不是行政費?同樣是行政費,掛號費跟停車費有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啊!停車可停,可不停,看完診停在原地還能到附近逛逛。」沈政男說,民衆掛號就是爲了看診,沒辦法與診療切割,且未有其他用途;意即,掛號是健保診療不可區分的一部分,因此,又怎能會說不屬醫療管轄範圍?

對此,沈政男進一步指出,反觀如今已有醫療院所把掛號費漲至千元,並直指不合理之處:「看個感冒只花健保幾百元費用,卻收上千元掛號費?」他回憶數年前,健保署爲了自費醫材上限,不斷與醫界進行溝通,並認健保署之所以能管理自費醫材,因僅差額部分屬自費,其他仍使用健保;同理,病患看診,掛號費是自費,但接下來看診花的是健保費用,當然健保署或衛福部就管得着。

沈政男直言,掛號費取消上限源於醫界不少人士無法承受健保給付太低,於是掛號費成爲「彌補收入」的方法,對於現在的結果,他們當然拍手叫好。他同時批評,這現象其實是一種制度的扭曲,衛福部想方設法要減少藥價差,如今卻又再開一個掛號費無上限的巧門;顯然,就因前者增加健保負擔,而後者乃民衆自費,於是官方竟然就同意了。

沈政男有感而慨,臺灣的健保大傘已經蓋不住活力四射的富裕社會了,並指醫療除了保障貧病,越來越多人期待它變成商品,拿掉掛號費上限,讓自認虧錢的醫療院所多一些收入,少掉對健保的抱怨,也不會增加健保負擔,官方何樂而不爲。

「所謂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如果調漲以後生意一樣好,誰還要傻傻守着一百多的掛號費?」最後,沈政男強調,這事情的合理作法,應微幅提高掛號費上限,而非全部拿掉,若須全部拿掉,也要有但書,意即如果掛號費太高,則應使用全自費看診,而非讓民衆爲了看健保,必須付出不合理的掛號費,「道理就跟自費醫材必須訂定上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