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妥適因應全球經貿分而複合大勢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剛出現「變天」局面,然全球經貿格局已起了變化。昔日川普總統以「脫鉤中國」爲基調的單邊保護主義正在退潮,因此東西方各國經貿關係可望向「多邊合作共享」境界復歸,不再受美國去中因素影響而鬧路線分裂。本月15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終於簽署,是全球經貿體系「分而複合」重要信號。臺灣面對如此重大新形勢,必須妥適因應,其中宜揚棄經貿「排中」政策,俾爲臺灣參與國際經合減少障礙。
儘管現任總統川普不願善罷干休,但本次美國總統大選「歹戲拖棚」多日後,已於11月上半月結束前夕,按得票數多寡「幾乎確定」由挑戰者拜登獲勝,只待美國權威機關依法定程序予以確認。而川普下、拜登上的結局,勢將改寫全球政經生態,其中,經貿格局重構,亦是重頭大戲。
近年來全球各國經貿關係矛盾深重、離心離德現象凸顯,主因是川普於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之初,即宣佈退出原先歐巴馬政府費心構建中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組織;川普政府擺明否定國際經貿多邊共享機制,轉而汲汲謀求美國單邊利益。
2018年,川普政府又針對中國大陸發動激烈貿易戰包括科技戰,亦卯勁促使美國供應鏈徹底與中國大陸分道揚鑣,即意圖以人爲霸權手段遏制中方崛起、爭鋒,卻也激起中方反擊意志,劍拔弩張。
川普的制中攻勢,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導致全球經貿大脫序,單單美中相爭已讓衆多國家左右爲難,更遑論往昔普世追求共同利益的「全球化」理想已淪爲空談。
這樣的局面,如今因拜登即將就任美國總統,而有了轉機。雖然拜登政見亦採製中方針,但其所主張的作法是拉攏盟國「打羣架」,且所言及之美中交手關係將是「競爭而非死鬥」,異於川普對中的一意孤行、你死我活。拜登將型塑的新局面,已爲全球經貿回覆多邊共享,埋下了伏筆。
很湊巧地,以東亞爲主體的RCEP之15個成員國(暫缺印度),剛簽署了協定文本,象徵這個「世界最大自由貿易組織」正式成立,下一步待各會員國確認協定細項,及分別完成國內立法程序後,即可生效運作。而該協定之順利簽署,很可能是受到川普敗選因素影響,且該協定亦將牽動拜登新政府的對外經貿政策部署;因RCEP的幕後實際主導者是中國大陸,且其會員國居然包括了美國最重要盟國日本,所以未來拜登政府如何與RCEP互動,是重大課題。
就此,日本理應有發揮「拉攏美國」積極作用的餘地。不是把美國拉進RCEP,而是敦促美國「迴歸」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以便和背靠RCEP的中國大陸作競合。後者是TPP於當年被川普拋棄後,轉由日本接續主導而來。屆時只要日本對美國表現足夠誠意,相信拜登政府重新參加CPTPP的可能性不會低。無論如何,日本在CPTPP和RCEP都是要角,未來可望左右逢源。
至於我們臺灣,面對全球經貿多邊互利共享潮流重現之趨勢,究竟應如何調適呢?首先,在心態上務必保持審慎樂觀,無須自我唱衰。因臺灣是WTO(世貿組織)和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員體,在國際經合領域已有一席之地,不容抹煞。
其次,臺灣應把現有經濟資源的效用,發揮到最高程度,讓國際社會不敢忽視。如臺灣掌握的半導體與相關高階製造產業供應鏈,當前在全球佔有舉足輕重地位,未來若能不斷提升這方面競爭力,自會讓臺灣成爲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經合夥伴。
另外,我政府應充分運用臺日友好關係,儘速促成臺灣參與CPTPP之事獲該組織「立案」並提上議程。還有,新加坡、紐西蘭兩國,均已和臺灣簽署自由貿易屬性協定,能否請這兩國在國際經合領域,多幫臺灣開路?
然更重要的是,我政府應傾力緩和兩岸關係,以免大陸方面攔阻臺灣參與國際經合。大陸主導的RCEP,現階段臺灣固然無望加入,惟日本主導、大陸未參與的CPTPP,臺灣若想成爲會員,也會受到大陸因素的影響;直白說,大陸若就此說個「不」字,日本方面恐怕會猶豫不已。
爲免大陸老當臺灣經貿走出去的「攔路虎」,我方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宜先行改弦更轍。如近年明顯「親美排中」的招商引資舉措,有必要調整爲兼容幷蓄的「親美容中」。設若美國拜登新政府對中政策往中間路線轉移了,而臺灣堅持不動,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