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日本派閥政治解散後的新政局

自民黨已進入全新局面,隱然成形的是以麻生太郎爲首的保守派,以及以石破茂、菅義偉、岸田爲核心的自由派。圖爲自民黨總裁石破茂。圖/美聯社

史上參選人數最多的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在9月27日經過兩輪投票,石破茂以些微的領先擊敗高市早苗,成爲自民黨第28任總裁,預計將在10月1日的國會投票後,成爲第102任首相。

石破茂雖然勝選,媒體與政治觀察家卻異口同聲,判定新政府將是一個政治弱勢的政權,主要的立論是他在自民黨內的支持度甚低,除了他在安倍晉三擔任首相時期經常唱反調,且與黨內大老麻生太郎長期對立,導致石破茂在第一輪投票中僅獲得46張議員支持票,遠低於小泉進次郎的75張、高市早苗的72張議員支持票。如果不是在第二輪投票獲得岸田文雄與菅義偉兩位前首相的支持,石破茂絕無可能憑自己的政治實力勝選。

如今石破茂坐上執政黨總裁的駕駛座,後面還有岸田與菅義偉兩位影武者,選後傳出將留任林芳正爲官房長官、小泉進次郎爲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並將徵詢菅義偉出任黨副總裁,就是兩位卸任首相緊握造王者籌碼、左右石破茂決策的明證。

不過,政治最有趣之處就是坐上大位者總能在舊勢力的影響下找到新破口,當年安倍第二次擔任首相之初也被視爲弱勢政權,最終卻做成史上任期最久、帶領日本走出失落30年的強勢總理。岸田初始也因爲協調風格被視爲弱勢,任內又遭遇日圓匯率劇烈貶值的風暴,但他在位長達1,090天,是二次戰後任期第五長的首相。

更重要的是,此次總裁選舉源自於自民黨派閥的募款餐券醜聞,不只導致安倍長年栽培的接班梯隊瓦解,岸田也帶頭解散自民黨各大派閥,如今僅剩麻生派還在運作,這次總裁選舉冒出九名候選人,就是派閥解散後無法約束、協調的結果。

在此次總裁選舉中,自民黨已進入全新的局面,隱然成形的是以麻生太郎爲首的保守派(麻生派加上舊安倍勢力),以及以石破茂、菅義偉、岸田爲核心的自由派。自由派在此次選舉中掌握189票,略高於保守派的173票,石破茂打鐵趁熱,已表態希望在10月9日解散國會,並於10月27日舉行衆議院大選(若按四年任期,本屆衆議院明年10月才須改選),屆時國會議員席次與黨內政治勢力必然再次大洗牌。

日本有所謂衆議院優越制,歷任首相皆出自衆議院,衆議院擁有「內閣不信任投票」的權力,但首相也可提前解散衆議院。反觀參議院議員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選半數,沒有中途解散的制度,也沒有「內閣不信任投票」的權力。

石破茂內閣一上任,就成爲「選舉內閣」,一切以國會改選的勝選爲最高優先,而自民黨派閥政治解體後陷入政治真空,也將在國會大選期間,重組出新的政治決策模式。至於如何重組、既有政治資源如何分配,石破茂若能巧妙運用,自然就有從聽話的媳婦變成掌權婆婆的機會。

臺灣高度關注石破茂近年在自民黨內扮演反對派的角色,批評安倍、岸田與麻生的路線,如今他坐上首相寶座後,在國際地緣政治上是否會有突破性的主張,甚至有臺灣的電視名嘴認爲石破茂早年受到佐藤榮作(1964年11月9日—1972年7月7日擔任首相)的提拔,立場曾經長期親中,有可能改變臺海兩岸的既有情勢。

但是石破茂眼前必須全力衝刺國會大選,主觀上必然是維持既定的亞洲地緣政治格局,他如果趕在11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前,先在日本衆議院大選取得優勢,然後在美國選出新總統後,以日本首相的身分訪問華盛頓,就能取得比岸田更主動的話語權,藉此向黨內與日本選民展現他的國際政治領導力。至於美、中兩個大國,各自與日本的雙邊關係會如何變化,可能要等到日本國會改選與美國總統大選後,纔會有更明確的方向。

另一個國際關心的話題,是石破茂作爲自由派,長期主張日本銀行應該加速推動利率正常化的政策,在他選舉勝出當天,日圓匯率立即劇烈升值、而日經225期貨指數則大跌1,862.5點,市場交易員顯然押注他會加速日圓利率自由化的腳步。

不過與地緣政治政策類似,日銀的貨幣政策必須有利於國會選舉,日銀總裁植田和男終結異次元寬鬆政策、利率正常化已經是所有日本政治領袖的共識,差別只在正常化的速度與時程,而日銀也早就表明態度,金融市場的穩定是日銀推進政策的最高優先,股市與匯市的穩定也完全符合石破茂「選舉內閣」的政治利益,因此在匯率與利率政策上,石破茂不可能出現過激的舉動,植田和男既定的穩健放寬利率區間、維持匯率與股市穩定的既定路線,不致有太戲劇化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