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面對紅色供應鏈的競爭 臺灣要有遠慮

工商社論

隨着中美貿易科技戰的發展,美國尋求「去中化」,同樣的,中國也在尋求「去美化」。美國企業在擔心中國大陸報復之下,慢慢地就會把大陸市場的代工商機轉交給中國大陸廠商,以便和中國大陸政府換取未來不受懲罰的籌碼。另外,透過中國大陸廠商的第二代工來源,也可以和臺灣廠商競爭,降低採購價格,一石兩鳥。

近年來中國大陸廠商立訊、藍思、舜宇,逐步取代臺灣的可成、緯創、大立光在中國大陸的部份市場,可見一斑了。因此,中美科技戰固然給臺灣帶來龐大的商機,但是面臨兩強對峙,也會面臨不少的壓力。因此,廠商必須兢兢業業,加速創新,提升競爭力,否則躺在家裡也會中槍。

在大陸市場上,面對大陸廠商紅色供應鏈的進口替代,廠商的因應有所不同,例如可成尋求升級轉型,轉往電動車發展。而緯創則和藍思合作、策略聯盟。專注於手機鏡頭的大立光,在對手舜宇的技術開發成功後,訂單遭到排擠,未來如何轉型、多角化或是尋求新的應用方向也值得注意。

鑑此,國家面對紅色供應鏈的進口替代,必須要有一套更長遠的戰略。臺灣現在最強的是半導體產業,而半導體最強的就是臺積電、聯電等公司。因此,強化半導體上游原料、化學材料,以及下游機械設備的外國廠商來臺投資,進而帶動本土廠商的發展,才能增加縱深。缺乏本土材料、設備,技術沒辦法紮根,一旦中國大陸挖角人才,再進口更先進的設備、材料,臺灣很容易就被超越。

在IC設計產業上,臺灣的IC設計工程師比較缺乏對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瞭解,因此不易調整參數,提高設計的效率。未來在理工科系上,應強化對半導體產業整體結構的瞭解等核心課程,才能進一步強化臺灣IC設計產業的競爭力。

同時,科專計劃應該補助半導體對其他產業的應用、擴散效果,例如半導體的晶片,可以應用至農業,透過AI晶片驅動無人機來施肥;應用至醫療器材,可以發展達文西手臂;應用至服務業則可以專注於精準行銷、精準醫療;應用至機械,則可深耕智慧製造等。

再者,電子輔助設計(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技術、客戶,有70%以上都掌握在美國IC設計公司手上,臺灣未來的空間相當有限,因此或許可以考慮另闢蹊徑,發展矽光子相關的輔助設計(PDA;Phot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作,並整合中下游的晶圓製造、封裝測試,開創一片新的藍海、新產業,以及嶄新的應用。

另一個值得正視的課題是,五缺問題的解決,尤其是水電的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調整能源政策的時刻了。如果無法突破,那麼產業前往海外投資,槓桿海外的土地、人才、資金、水電的資源,或許也是一個不得不然的選擇。但是,在廠商外移之後,仍可以和國內產業、技術、人才接軌,避免產業的空洞化,也值得正視。

此外,政府應該成立一筆基金,發展自主性的材料跟設備,因爲缺乏材料設備零組件,技術沒辦法深耕,如此一來,只要競爭對手挖角人才,進口最先進設備,很容易就彎道超車。過去的面板、LED之所以逐步被中國大陸超越,就是這個道理。臺灣的半導體(臺積電公司除外,因它具有自行開發零組件、設備的能力),如果沒有增加上游材料、下游設備的自主研發能力,產業不易生根,很容易就被取代。但這些材料、設備成本很高,風險也大,如果沒有政府協助,消除早期開發的風險,企業投資意願不高。雖然在普通的零組件設備上,臺灣已經具有一定的實力,如果可以由政府協調大型工具機廠商,如透過臺灣機械業大廠,整合相關的零組件廠商,取得國外的技術授權,臺灣就有提供第二設備來源的實力。

另一方面,基金也可以考慮投資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它具有低耗能的特性,對電動車、半導體的發展有加值效應。但化合物半導體的材料、基礎科學及零組件的發展,臺灣仍有所不足,值得政府協助。

整體而言,中美科技戰及美國去中化,帶給臺灣廠商很多新的商機、搶單轉單的效應。但同時在中國大陸積極建立自立創新能力,尋求去美化之際,美國品牌商也開始起心動念,尋找第二替代來源的發展,也帶動了中國市場紅色供應鏈的進口替代。對於長久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臺商以及臺灣母公司也會帶來重大的挑戰。

企業在新形勢之下,必須加速海外佈局、升級轉型。而政府也應該有更宏觀的格局,設立基金髮展原材料設備產業,並加強材料設備的本土化,使技術、零組件、設備等產業在臺灣深耕,而不會輕易被中國大陸廠商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