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機構改革和新人事 看大陸穩經濟策略

工商社論》

大陸正在召開「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從已公佈的政府工作報告看,穩經濟增長無疑是新一屆政府最重要的任務。雖然大陸疫情逐漸緩和,防疫措施也陸續鬆綁,但國際局勢和大陸內部問題錯綜複雜,如何抽絲剝繭,將大陸經濟帶回疫情前的正常成長軌道,高度考驗着大陸新政府團隊的治理和應變能力。

本次「兩會」有四個觀察重點:機構改革、人事安排、經濟政策,以及保障社會安全。事實上,這四個議題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更加凸顯本屆「兩會」重要性。其中,機構改革反映了大陸發展過程中,政府組織在政策推動上所遭遇的問題和挑戰,影響最爲深遠。

根據大陸國務院秘書長肖捷7日在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13項改革項目中,有三項最值得關注。首先是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籌並重新劃分「一行兩會」(人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的職權,且不再保留銀監會,證監會則劃入國務院直屬機構。這也意味着,機構改革方案經人大會議通過後,「一行兩會」將走入歷史,金融監管部門正式邁入「一行一局」的時代。

過去大陸金融監管行政部門「一行三會」的分工過於細微,在上一波2018年的機構改革中,將職權部份重疊的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爲銀保監會,但上次改革後,「一行兩會」仍存在許多疊牀架屋或權責不清的問題。例如,理應是貨幣政策獨立機構的人行,卻肩負監管金融集團和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任務。另一個怪象是,人行在地方分行均設有營業部門,似與全球央行的職責相左。

另外,大陸證券發行全面實施註冊制之後,證監會職責大幅縮減。上述因素,促成大陸領導人在時隔五年之後,決定再次進行金融監管部門改革,以統一事權,並理順相關機構分工。

其他兩項重要的機構改革項目,均與中美競爭的背景有關,即重新組建科技部,以及新設國家數據局。前者過去主管工作廣泛,改革後,新科技部將「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更專注於科學和技術的自主發展、優化科技鏈管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國家實驗室建設,以及科技人才的培養等。之前科技部負責的農業科技、高新技術園區的規劃和建設,以及吸引海外人才等工作,則劃入其他部委。

國家數據局的設立,與過去幾年中美資訊安全的較量息息相關,也牽動近年大陸網路業、證券等資本市場的發展。根據改革方案,數據局將統籌數據資源的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位中國、數位經濟的規畫和建設。該部門將由發改委管理。

在機構改革底定後,人事安排是另一大焦點,兩項齊備之後,方能啓動穩經濟的列車。在經濟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羅列出今年八項具體工作重點,其中,擴大內需被列爲今年最優先和最重要的工作,原因在於全球經濟低迷影響大陸出口,同時投資難以提振,因此要拉動經濟成長只能更依賴內需消費。

擴大內需除了國務院在政策面上統籌規劃指揮,執行面涉及許多部委和下屬單位,以及各層級地方政府,這些單位彼此之間需要做好政策的縱向和橫向聯繫。從部委看,發改委、人行、商務部、工信部、文旅部等,扮演較重要的角色。因此,督導這些部委的總理、副總理,以及相關部委的首長,就顯得格外重要。

其中,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可望接替劉鶴,升任分管金融和工業的副總理。何立峰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密切,被視爲習的重要親信,在當前大陸因房債危機推升金融風險,且貨幣政策因歐美升息而進退維谷之際,「國王人馬」何立峰此時接下這個重要職務,以他的資歷和背景,對上可以精準拿捏高層領導人的財經決策方向,對下也有能力做好跨部委的協調和政策推動。

發改委負責擬訂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被外界稱爲「小國務院」,何立峰在發改委任職九年,對大陸經濟情勢自是全盤掌握,隨着新政府上路拚經濟、擴內需,何立峰在金融和工業領域當能發揮所長。另外,即將接任國務院總理的李強和第一副總理丁薛祥,由於過去沒有擔任國務院領導工作的經歷,預料新政府上路初期,將高度倚重何立峰的經驗,度過新團隊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