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炒作“高考狀元”拉出負面清單

“誰是狀元?”“文理科高分是誰?他們在哪?”以往在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各省、各市乃至各區縣的第一名都會被公衆媒體追捧。雖然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炒作高考狀元,今年的輿論場中也鮮見對“狀元”的報道,但一些地方學校採用“換一個說法”“不點名暗示”等各種變通手法,仍然在對高分學生、“高考狀元”和升學率進行宣傳

沒了“高考狀元”,卻來了“考得比較好的兩個人”,沒了“高考升學率”,卻來了某校或某班高考考生的“一本”“本科”等高考參數的“分子”和“分母”,連小學生都能輕鬆算出結果……對此,不少網友都對“一樣話百樣說式”的炒作方式極盡揶揄,並開啓了模仿造句模式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嚴禁宣傳“高考狀元”,簡直磨破了嘴皮子,不讓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可是一些地方、學校或網絡媒體等還是變着花樣地玩炒作相關高考信息文字遊戲,間接衝擊、規避、架空了教育部的禁令,引發了非常負面社會觀感

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有非常複雜的歷史因素現實因素。要從根源上遏制炒作現象,需要進一步優化教育改革,摒棄落後的教育績效考覈模式、競爭模式,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暢通人才多元培養渠道,引導人們消除高考功利意識,樹立健康積極的高考價值觀。而施行這種治本之策需要慢慢來,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當務之急是採取更有力措施先行治標,以治標手段遏制炒作行爲的表象,倒逼社會意識的逐漸轉變,從而達到以治標促進治本的目的。截至目前,教育部門只是給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信息劃出了“紅線”,但這條“紅線”是個粗線條邊界比較模糊,沒有配套的觸線懲戒措施做保障。這樣就讓一些地方或單位產生僥倖心理,就容易打炒作的擦邊球,容易用“變通式炒作”試探甚至觸碰底線

有鑑於此,很有必要給炒作“高考狀元”等拉出負面清單,明確禁止炒作或變相炒作的具體情形,把各種直接炒作、變相炒作、花式炒作都納入禁限範圍,讓相關主體沒有炒作的“變通空間”“操作空間”,沒有“一樣話百樣說”的炒作機會。有了炒作“負面清單”,炒作禁令的紅線就變得更加清晰,禁令的口就封得更死、更徹底,禁令也就有了更強的可操作性。

在此基礎上,還應依法明確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等信息的法律責任,明確針對不同炒作主體、不同炒作行爲的監督部門和懲戒手段,讓炒作者付出必要的代價,讓炒作禁令更具剛性約束力震懾力

負面清單是炒作禁令的必要補丁,有助於相關主體看清炒作禁令的具體紅線,增強自律意識,規範涉教育、涉高考宣傳行爲,有助於監管部門嚴格履行監督職責全面到位、精準有力地執行禁令,堵住監督的漏洞,消除監督的死角死麪,提升監督效能,也有助於民衆參與社會監督,有助於全社會樹立、增強拒絕炒作、遠離炒作的共識

給炒作“高考狀元”拉出負面清單,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切實可行,應當是落實嚴禁炒作“高考狀元”政策規定的一件實事好事。各地教育部門、學校以及相關監管執法部門對此應當認真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