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從產地到餐桌 食魚課程鮮體驗

高雄市彌陀南安國小將課堂搬到養殖魚塭。(南安國小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高雄市彌陀區南安國小與在地漁民老師攜手食魚教育課程,把教室搬到魚塭,請養殖者張博仁帶着學生做中學,學生化身爲魚塭小小養殖家,親手餵魚撈蝦,除了更加深刻體驗彌陀漁村文化,更懂得食安的可貴。

彌陀有蝨目魚的故鄉之稱,南安國小校長李安世表示,彌陀的養殖漁業以蝨目魚爲最大宗,食魚課程由學校的許修齊老師與在地養殖專家張博仁共同協助教學,從海洋生態保育、漁民職涯甘苦、永續養殖等面向,讓學生認識蝨目魚、踏查魚塭生態管理、並延伸魚塭的漁獲成產地餐桌的完整學習歷程。

學生對於這堂食魚課程都覺得新鮮有趣,學生張皓宸說,第一次到魚塭上課,才知道池中要混養不同的魚,才能維持生態平衡,其中,下水拉蝦網的活動讓他印象深刻,也認識了漁塭的養殖工作內容及捕抓器具。

也有女學生指出,在魚塭當小小漁夫的體驗很特別,讓她深刻體會到漁夫養殖魚蝦的辛苦,不僅要做許多工作,還得應付天氣的變化,才能讓民衆吃到美味又新鮮的魚蝦。

教務主任莊錦英表示,把魚塭變成實境教室,讓養殖專家成爲漁民老師,事前的場地規畫、課程共備等都需要妥善計劃,雖然花費比平常更多的時間溝通協調,不過,當看到孩子開心的學習,就覺得之前的辛苦都值得。

彌陀區的魚塭養殖面積約600公頃,蝨目魚養殖面積高達400多公頃,年產量800萬斤,是高雄市主要蝨目魚產地。蝨目魚全身上下都有經濟價值,魚肉可做蝨目魚丸、魚鬆,魚皮常用來煮湯,魚骨可熬湯用,可謂「完全利用」,營養價值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