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導管植入術 重拾「腎」利人生

臺北慈濟醫院醫師遊智欽做的腹膜透析導管植入手術運用單一腹腔鏡孔洞導管固定技術傷口小且可降低位移需再次手術的機會。(蘇俞璇翻攝)

醫師遊智欽爲病患檢查腹膜透析導管。(蘇俞璇翻攝)

醫師遊智欽爲病患看診。(蘇俞璇翻攝)

40多歲的工程師林先生,有腎臟家族病史,十年前診斷罹患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第三期,但未有效改善生活習慣。近兩個月漸漸覺得容易疲倦、噁心胃口不好,且皮膚癢,生活及工作大受影響。至醫院抽血檢查後,發現已是腎臟病末期,臺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遊智欽爲他做腹膜透析導管植入手術,讓林先生重拾「腎」利人生

對於慢性腎臟病末期的治療方法,遊智欽提到有三方向:一是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洗腎;二是腹膜透析,俗稱洗巴肚;第三是腎臟移植,俗稱換腰子

醫師會就病人身體狀況評估各項生物數據,給予病人治療方向建議,由病人決定選擇哪一種治療方式。林先生因爲年輕,還想繼續工作,而選擇接受腹膜透析治療。

遊智欽以「單一腹腔鏡孔洞導管固定技術」,做腹膜透析導管植入手術治療。這個手術方式的優點在於用很小的傷口,將導管放置到最佳位置,於導管下以尼龍線將導管固定,降低日後導管位移需再次手術的機會。

林先生在臺北慈濟醫院接受腹膜透析導管植入手術,術後當天即可下牀活動,第三天經過腹膜透析導管訓練後,出院回家。預後狀況良好,恢復正常生活。

遊智欽醫師表示,年紀大、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藥物濫用、家族腎臟病史、蛋白尿、抽菸,都可能損害腎臟功能。如果本身已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務必要配合醫囑好好照顧腎臟功能,否則非常容易邁入末期,不得不慎。

他提醒,養成少油、少鹽、少糖、常吃蔬果飲食習慣,生活作息正常、不熬夜、多運動、控制體重,是保護好腎臟的重要方法;另外,來路不明的成藥中草藥也不要亂吃,讓自己擁有「腎」利人生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