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港復原30米明代福船 “拔落令”古禮重現

視頻福建泉港復原30米明代福船 “拔落令古禮重現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建泉港12月25日電 (孫虹 吳冠標)“吼嘿、嘿呀……”隨着號子聲響起,二十位身着黃衫的“拔手”分列福船兩側,握着大粗麻繩共同發力,將福船一點點“拔”向岸邊

這是12月25日發生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區峰尾漁港造船廠的一幕,也是古老的福船下水儀式——“拔落令”。當長約30米、深2.15米的大型福船被“拔”動,船頭上的旗手爲之搖旗吶喊,現場鑼鼓齊鳴,令人彷彿時空穿越。

船廠工匠爲“拔落令”做準備。 林弘梫 攝

福船,是中國四大古船之一。其最大的特點在於採用“黑舶青案船型的傳統水密隔艙工藝,一道道隔艙板將船分爲數個彼此獨立且不透水的水密隔倉,曾助鄭和馳騁海洋,至今仍廣泛運用在制船業

泉港區是“中國水密隔艙福船文化之鄉”,其中,作爲閩南四大漁業重鎮之一的峰尾古鎮有着600多年曆史。依照黃氏族譜記載,族人們認爲黃氏“入峰”是源於鄭和下西洋召集能工巧匠製作遠洋帆船“福船”,而聚集成鎮,“全族習造船工藝者甚多,執斧者有九十九人之多”。

福船依照明代古法1:1復原。圖爲站在船頭的旗手搖旗吶喊。 林弘梫 攝

“這是一艘1:1完整古法復原的明代福船。”林配宗是峰尾鎮誠平村黨支部書記,也是這艘福船的出資人。他的母親正是出生於黃氏福船造船世家舅舅們更是個個手藝精湛。“我身邊的黃氏造船技藝人,年齡最大的85歲,最年輕的也已經五六十歲,再不造船就留不住這門古老技藝了。”林配宗如是說。

“難度真的很大!”61歲的黃唐陽是峰尾漁港造船廠廠長,也是這艘福船的主要建造者之一。5個多月來,包括黃唐陽在內的10多位造船技藝人共同動手,才最終將此船建成。

二十位身着黃衫的“拔手”握着大粗麻繩共同發力。 林弘梫 攝

13歲開始就跟着學習造船,眼見木質船漸漸被鐵質船、鋼質船所取代。黃唐陽心裡五味雜陳。即便如此,當表弟林配宗找到自己,說要古法復原福船時,黃唐陽一開始也沒有答應。

“我的內心是忐忑的,壓力非常大。”黃唐陽告訴記者,造船對照的是先人留下的圖紙,也需要有經驗。“已經30多年沒建造過福船,很怕技術會生疏,需要在腦中一點點回憶。”

最終,被林配宗的執着所打動,黃唐陽傾盡所學,“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拔手”將福船一點點“拔”向岸邊。 林弘梫 攝

兄弟倆和團隊們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當“拔落令”禮成之時,人們更清晰地看到這艘復刻數百年前記憶的福船。只見福船底部結構呈尖形,前部爲小方頭尾部寬大而方正,船上不同位置刻有鼠橋、牛欄虎口兔廁等十二生肖暗示標記,船兩側船舷塗上黑色油漆、黑色油漆中間有5個紅白方塊,被稱爲“黑舶五青案”,船頭還有精美的雕花

據瞭解,“黑舶五青案”是水密隔艙福船的典型船型,兩側五個紅白方塊構造就像是槍炮口,有這樣的圖案,使得匪賊亂寇不敢貿然進犯。另外,“十二生肖”暗示標記是峰尾鎮的福船特有的,這些標記能使船工在操作中迅速進入明確崗位,船長也以這些標記下達指揮口令

當這艘蘊含着家族心血的福船順利下水,林配宗的遠大構想才正式踏出第一步。“目前我們正在打造水密隔艙福船產業基地,接下來還想建一座福船博物館,讓更多人深入瞭解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