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廠核熔燬 恐鈽外泄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內檢測出放射性核元素「鈽」(Plutonium)一事表示:這反映出反應爐壓力容器內的燃料有一定損傷,原本的封閉功能已被破壞,情況非常危急。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表示,這代表核燃料有熔燬現象,爲防止進一步惡化只能持續灌水降溫。
共同社引述保安院消息指出,可能在東電採集土壤樣本的21至22日間,燃料已有損傷。保安院還表示,此次檢測出的濃度與過去核子試驗時國內觀測到的程度相同,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保安院認爲,鈽在高溫下形成。燃料棒損傷已達鈽泄漏的程度,導致原本的封閉功能遭到破壞。這反映出此次事故的嚴重性。
東電28日深夜宣佈,因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內土壤檢測出微量的放射性物質鈽。鈽的半衰期極長,並具有強毒性。其中部分鈽可能是來自此次事故中受損的核燃料。
此前核電站廠區內和周邊海水中都曾檢測出放射性物質碘和銫,但檢測出鈽尚屬首次。
在全球核災方面,美國和前蘇聯等國實施大氣圈內核子試驗時日本也曾發現鈽,東電雖然宣稱: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但未來將繼續在廠區內展開檢測。
福島電廠3號機組此前一直是利用核廢料中所含的鈽等物質進行鈽熱發電。據悉,鈽也存在於其他機組所用的燃料之中,因此此次檢測出的鈽,究竟來自哪個機組的燃料,目前尚不得而知。
此次檢測出的是鈽的3種同位素,廠區內5處地點採集的土壤樣本含有這些物質。根據同位素的比例推定其中3處爲受到過去核子試驗的影響,而2處爲此次事故所致。
2處土壤中鈽238濃度分別爲每公斤土壤0.54貝克勒爾和0.18貝克勒爾。據悉,日本國內通常檢測出的最大值爲0.15貝克勒爾。
東電29日繼續對地震海嘯中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展開搶修,將1號機組渦輪機房地下室等處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積水轉移至凝汽器,以修復反應堆和核廢料池的冷卻功能。但排水這一緊要任務卻暫時無望完成。
首要防止燃料棒空燒
保安院29日透露,1至3號機組廠房外的坑道中發現的高輻射積水尚未溢出至海水中,保安院已向東電下達指示,要求繼續對地下水狀況等展開調查。1號機組內的水位偏高,東電爲防止積水溢出,採取堆積沙袋等應對措施。1至3號機組11個坑道口已全部完成封閉。
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就持續注水冷卻反應堆的同時,污染水不斷外泄的情況表示,首先必須防止燃料棒溫度升高而空燒的情況發生,強調政府重視注水作業。
鈽
一種重元素,無法與其他元素結合,它不像碘或銫等其他比較活潑的輕元素那麼容易擴散,不過鈽的毒性比碘和銫強很多,一旦進入人體,傷害很大。
鈽在衰變過程中,會釋出高危險的alpha粒子,alpha粒子會破壞人體組織,讓細胞產生致癌的基因突變。鈽分解的過程也非常緩慢,可能要花幾百甚至幾千年。這表示,如果人體吸入鈽,一輩子也不可能擺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