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世寬怒日本與中共建交 當年想用戰機擊落日民航機

即將卸任公職的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將出版回憶錄。記者陳正興/攝影

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即將卸任公職,他以「大鵬展翅-馮世寬回憶錄」爲題出版回憶錄,預定5月中旬發表。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羣創辦人高希均透露一段馮世寬秘辛,1972年日本與我國斷交後不久,馮世寬因爲反日情結,一度想用出任務的戰機,擊落自臺灣起飛的民航機,但當時一股神秘力量阻止了馮世寬的行爲。

馮世寬篤信濟公活佛,在退輔會主委任內,多次爲已離世榮民舉行法會,親自到全臺16個榮家祭奠榮民,爲中橫開路殉職榮民牌位頒佈「任務中止」命令,他曾在立法院表示,淡水行天武聖宮師尊降駕,告訴他至今還有榮民在鑿山開路,因此指示他應該這樣做。馮信奉的武聖宮主神之一,即爲濟公活佛。退輔會也常爲會內舉行藏傳佛教活動發佈新聞,輔導活動也辦在廟宇裡。馮世寬會在新書說明他的神秘信仰。

馮世寬的新書,預定5月16日發表。內容由馮口述,再由出版社寫整理潤飾,由退輔會參事級官員檢視。內容暫時保密。但高希均曾發表一篇「大鵬部長的一生奉獻-讀馮世寬將軍回憶錄」文章,高希均表示,馮世寬因爲具備敏捷的反省能力,讓一生飛行任務可能發生的一次最嚴重的災難,因意外而避免發生。

高希均說,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不久,1972年日本宣佈與我斷交,馮世寬當時是空軍桃園五大隊17中隊分隊長,馮世寬從內心反日情緒的爆發,使馮世寬幾乎做了天不允的大事,打算用出任務時的戰機,在空中擊落從臺灣起飛的日本民航機。可是那天他從清晨起身告別家人時,到部隊任務提示後,一切正常,當登機啓動發動機後,對外通聯完全失效,還突然發現喉嚨失聲,持續了一個星期,不能飛行,當然就不得不放棄這個壯舉。事後反省這種愛國行爲會闖下天不容的大禍,讓馮世寬深感自責。

高希均說,這次31歲時的意外事件,似乎也種下了馮世寬相信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引領着馮世寬走向人生的信仰。

高希均轉述馮世寬對時局想法,美中對抗態勢已勢不可擋。近百年來,中國弱,列強就欺侮;近30年來,中國大陸變強,以美爲首的強國就要壓。在地緣政治的零和遊戲中,處於夾縫中的臺灣,我們國家的領導人需要有不打仗,不變成戰場的智慧,做一個維護中華民國最大利益的平衡者,親美不反中;和中不反美。這即是說,臺灣既要有自衛的現代國防(硬實力),更要有良性與韌性的民主、自由、法治、教育、永續發展(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