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議交換共機飛行情報 日本拒絕

日本防衛廳公佈共軍運8電子干擾機飛越宮古海峽檔案照。(摘自日本防衛廳官網)

日本《產經新聞》3日報導,臺灣當局曾於2019年2月向日本政府提議,希望雙方建立可即時交換中國軍機飛行情報的機制,但日方認爲日臺沒有邦交,加上顧慮「一箇中國」原則,對此避而不答,等同拒絕。這是首次有臺灣正式向日本提出防衛合作的訊息曝光。

國防部則表示,國軍充分掌握臺海周邊軍事動態,其餘沒有評論。一位退役軍方官員則說,現在情勢有所改變,臺日情報合作應較2019年密切,但是否緊密到即時交換共機情報,不得而知。

該報導提到,解放軍轟-6等軍機在2016年至2018年間,經由臺灣與菲律賓間的巴士海峽飛往西太平洋後,再穿越宮古海峽回原駐地,把戰機繞臺「常態化」。但臺灣缺乏監視宮古海峽區域的能力,日方也無法監視巴士海峽,臺日在大陸軍機進入各自的可監視空域前,難以掌握共機動態,臺方因此希望與日本建立機制,交換解放軍軍機位置、高度、速度等雷達情報。

報導引據日臺防衛相關人士透露,2019年2月下旬,臺灣軍方最高層透過日臺交流協會提出上述要求,但日本政府認爲日臺沒有邦交,這種機制很難只交出必要情報,因此避而不答。

後來日方僅自行調整應對,在與那國島設置移動式警戒管制雷達,以監視從巴士海峽北上的飛機。日本政府另決定向菲律賓提供4座警戒管制雷達,用於蒐集巴士海峽周邊情報。

去年9月8日,日本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參議員佐藤正久在國策研究院舉辦的研討會上,就曾公開呼籲臺日應共享中國軍隊在兩處海峽動向的情報,還呼籲美日臺三方儘速成立外交國防防衛合作機制。

去年7月,英國《金融時報》也曾引述未具名的五角大廈官員的說法指出,「美國與日本急需創建與臺灣共同分享情報的機制,特別是解放軍軍機與船艦的資訊,尤其是宮古海峽。」目前臺美之間有軍事情報分享,日美之間也有軍事情報分享,但並沒有三方共享情報。美方官員說:「情報共享總不能到戰爭開打中途才建立,必須現在就做。」

臺灣1位退役軍方官員說,空軍雷達監測距離約400公里,日本的宮古海峽距臺灣更遠,我方雷達掌握不到共機,若能和日本交換情報,及早掌握從臺灣北側來的共機,包括位置與高度,最重要的是掌握機型,究竟是慢速反潛機,或是戰機,對防空預警很有幫助。這位退役軍方官員說,2019年共機尚未密集進行遠航操演,但去年情勢改變,共機在我西南空域的侵擾已達950次以上,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最近還說「臺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日美同盟有事。

該退役官員說,政治情勢有所轉變,臺日情報交流絕對更緊密,但是否做到即時交換共機情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