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大參考》所謂「北京助攻」竟成藍綠白選戰一環?「狼來了」戲碼重演,好使嗎?(黃丙喜)

民進黨總統選人賴清德稱大陸公佈對臺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意在介選,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賴清德是想牽強附會扯在一起推諉責任。(資料照)

●三雄爭霸誰有勝算?

明年1月13日的臺灣大選像極了數學題,「三角督」的變數較兩極對抗複雜多變;它也像物理題,不均衡中存在着撬動的槓桿;它更是一場心理測試——選民非理性的情緒對立,加上社交平臺上假訊息推波助瀾,很容易因爲一些突發因素而捲起意想不到的乘數效應,導致選情一夕翻盤。

以目前情勢合理推測,假設藍綠白繼續各走自己的路,而且沒有突發的意外。民進黨贏得總統大位,卻保不住立法院多數席位;國民黨拿不到總統大位,但取得了立院約48席次;民衆黨在立院則取得約8席位。

這樣的結果,從超過六成民意期待「下架」民進黨來看,臺灣民衆當然不滿意。 奈何,人的決策並不全是理性的,涉及政治立場和好惡情緒的選戰活動更是如此。上週藍綠白三黨各有選前大型活動造勢,國民黨上了凱道動員大造勢、民進黨啓動19場萬人造勢大催票、民衆黨發動了棄藍綠保臺灣的民衆大會師。三派各吹自己的大,而在藍白大的中間,朱立倫、侯友宜突然召喚已退出選戰的郭臺銘班師回朝,但有「政治精算師」之稱的朱立倫依舊對開放柯文哲替艱困選區的藍營立委站臺不鬆口。唯柯文哲透露原來副手想挑韓國瑜,以及和郭臺銘本有在野大整合的穩贏戰略,選前進入最爲關鍵的20天,會有隨着外在環境和內在條件而起的變化嗎?

臺灣過去二十多年的選戰曾經上演多次一夕翻盤的戲碼。 人的投票決策有嚴重的「西瓜偎大邊」的傾向,選舉是贏家通吃的博弈,尤其在當前臺灣立委單一選區的設計下,小黨想在區域內選舉勝出,幾無可能;還好的是,兩票制(編者注:選民需要投兩票,一票投地方代表(候選人),一票投選政黨,以便決定選舉最終的當選席次總數)讓小黨能在不分區立委中可以有發揮的空間。這也是目前在命定的棋局中,在野陣營仍然可望逆勢翻轉的主因。

突發的翻轉機會有多大呢?藍白和柯郭在11月23日的「君悅會」之後,在野大聯盟夢碎,柯文哲民氣有傷。但從近日的南北造勢來看,白營的年輕、中間選民支持力度依舊死忠。這些白營的票如果穩定在15%以上,藍營恐怕要體認,無論「總統」或立委選戰都將是苦戰。

韓國在2022年3月10日選舉投票前一週的「安哲秀效應」 (編者注:該現象爲2022年韓國大選前,「國民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退選,改支持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錫悅,猶如臺「三角督」選戰中藍營公開操作棄保) ,是在野陣營期待的選前大翻轉。柯文哲和安哲秀有很多共同點 ,同樣是醫生和政治素人出身,後段人生作出大轉彎;同樣高舉「新政治」大旗,吸引年輕羣體;同樣宣佈拋棄兩大黨的「舊政治」,並擅長以社羣媒體炒熱話題。柯文哲曾高喊「團結一切所有可團結的力量」來達到政黨輪替,他有可能在最後關頭翻轉大盤嗎?

柯營智囊在「藍白合」失敗後,對於「藍白合」曾有評估。他們設計的觀察期爲選前40天,並分成10-10-20三個階段,而觀察的指標是彼此的競合關係和善意互動的消長。前20天的評估基本沒有太大的負面,未來的20天是最後的關鍵期了。

柯文哲原來爲藍白合設定的總體目標就是要追求最大可能的勝選。他因此堅持要邀郭臺銘留在在野陣營,以進行朝野對決。重要的是,「安哲秀效應」要能成真,關鍵要看侯友宜是否真有「臺灣的尹錫悅」的本領。綜合各種民調來看,挺白的年輕羣體仍然無法服氣地轉投票給藍營,這是柯文哲和侯友宜要趕緊努力的當務之急。

選戰是最現實的政治競賽。藍營大咖眼看最近侯康配依舊無法出現黃金交叉,回顧呼應柯文哲的「聯合政府」「多數黨組閣」,期待有效整合非綠支持者,未來十天的發展確實值得觀察。

非綠、在野或主流聯盟當初爲「下架」民進黨設立的兩道戰線,一是最好「總統」和立委選舉雙贏,而是「總統」即或輸了,立委要守住在野多數的防線。反敗爲勝的關鍵在於領導人能夠深切省思、不驕傲、不自私。在野黨的國民黨、民衆黨如果能不閉門自嗨,相互支援,競選幾乎穩操勝券,立委席次也能穩定多數。

民進黨2016年來的得票數顯示,其民意支持度逐年下滑,雖然很會打選戰,但沒有想像的穩固,目前從南到北,立委危險地區超過15區以上。國民黨在未來的二十天,如能開放讓柯文哲替藍營艱困選區的立委站臺,使得藍白的競選列車適時會合,一舉衝破民進黨設定57席位立委防線,更成功完成政黨輪替。社會大衆看得懂這種和的意義,也會肯定它對臺灣新的民主改革的價值。

每逢重大變局,政治人物多問卜卦。《易經》有個好卦叫「火天大有卦」,意指表面上看似有缺有欠,其實是走向全和圓的路徑。關鍵在於大位者能否謙讓,以成全大局。反觀「天雷無妄卦」則是妄想無望,更是災難。

兩卦之間最怕大位者乾綱獨斷。藍白不合已錯估民意,朱立倫、侯友宜、柯文哲要懂和的義理和分食的價值。藍營尤其不能誤以爲公開叫郭臺銘來歸,非綠的票源就能總歸戶。來者雖短短二十天不到,但翻轉猶可追,民心可用,誠意仍在,好好成爲歷史的大人物吧!

●假訊息左右選舉勝敗

臺灣選舉已經變成地緣政治的一個棋盤。美中之間存有「一箇中國政策」和「一箇中國原則」的認知差異,各個政黨對於兩岸維持現狀也有高低標準的不同。臺灣選民在這種多邊利害的衝突之中,心理存着民族血緣、國家安全、經濟繁榮和人性尊嚴的複雜情結;因此,認知情緒往往變成左右選舉勝負的最後一根稻草。

虛假訊息已經成爲侵蝕民主政治的利器。AI生成式技術發展迅速,訊息傳播已難破解,識別難度也相對提高。英國《衛報》報道AI生成的錯假訊息正影響着2024美國大選,臺灣選舉也正被跨國的協同賬戶製造的假訊息操縱。中國大陸政要及臺灣地區各參選領導人被AI深度僞造的談話視頻已在社交平臺流傳。

近年政治上風起雲涌的「認知作戰」源於商業上的「精準行銷」。透過AI、大數據、數位資訊和社羣網路的串聯,依據各個族羣或各人不同的特性,進行洗腦式的資訊傳播,進而影響其心理認知和行爲決策。這種AI生成或人爲製造的錯假訊息原來有社交平臺的審覈措施;然而,最近YouTube修改了選舉誠信政策,Instagram允許反疫苗陰謀論者恢復賬號,X平臺(原Twitter)也放寬了內容審覈機制。今後假訊息的泛濫將再難防止,也更爲猖狂。

牛津大學2020年研究發現,全球有81個擁有活躍網軍的國家、政府或政黨不止監控網路活動,還用不同的宣傳策略散步假訊息,包括花費數百萬美元大推線上廣告、帶風向,並用黑客或其他形式進行網絡的認知作戰。臺灣AI Lab對最近國內外社會網絡平臺的選舉訊息進行追蹤,發現也有類似現象。

臺灣政大傳播學院教授蘇蘅說,社交媒體在選舉期間早被「武器化」了。ChatGPT、Midjourney崛起後,能操弄訊息的工具更多,也更具殺傷力。根據臺灣AI Lab的統計顯示,臺灣選舉喜歡打負面選舉,關注與抹黑各候選人的私領域。這些假訊息不容易查證與追查來源,即或被追查到了,但對社會造成的錯誤認知已繞地球好幾圈。假訊息操作的空間越來越大,它對即將到來的臺灣選舉所造成的投票衝擊不容忽視。因爲以目前的情勢估算,勝選的票數相差在5-8%之間,朝野可贏得的立委席次相差也只在2-3票而已,有操作本錢的藍綠陣營當然不會坐視。

「聲量平權」是歐盟等國際組織關切的社交媒體重點,特別是當AI生成的假訊息越來越被跨國的協同賬戶不當操作,這種背後皆有特定利益的假新聞充斥各大社交平臺,它又被不當地帶動民調,甚而錯誤地左右輿論的動向。英國《經濟學人》近期專題報道了美國媒體充滿偏見的隱憂。臺灣的大衆傳媒近年也愈發立場鮮明,忘記了媒體作爲第四權的社會公器角色。

還好的是,現在有些非營利組織,例如:臺灣AI Lab正在運用AI的追蹤、查覈與大數據科技,揭露全世界當週主要議題、消息被某些協同賬戶造假、操作的數據,進而連結公共政策和媒體傳播的專家學者,提出客觀、中肯的評論和警示。

臺灣選舉的錯假消息被協同操縱的手法是,它隱藏在一堆大衆傳播和社交平臺的資訊中,協同賬戶每天則像中央廚房一樣,時時在生成、複製和串聯各自陣營有利、不利的錯假新聞,查不勝查。而執政者掌握行政優勢,有時反而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聲浪大於真相」是今日社羣傳播的常態,大量文章被協同的假訊息洗版。 錯假訊息的AI生成已經發展到跨國連線合作,技巧也越來越高,先傳影片,再導入議題,讓人誤以爲是知識性或娛樂性的欣賞,充分利用人們的好奇心,甚而正義感、同情心,散播不實的虛假信息。

臺灣民衆應當注意的是,所謂「北京助攻」也是藍綠白陣營和海內外側翼想玩的認知作戰。民進黨示警「狼來了,戰狼又來了」是常演的戲碼!「戰爭或和平」的恐懼心理操控,國民黨和民衆黨也各有橋段。

離選舉投票日越近,各種被操作的假消息一定全臺紛飛。北京又是可以被炒作的恐懼和好惡。泛綠陣營「北京助攻」的一貫操作手法,通常都循着「挑釁——企盼被打壓——果然被打壓——媒體炒作——民衆反彈——政治獲利」模式運作。臺大退休教授洪永泰說:「這一招不但選舉時好用,平常時期也可以用來製造或轉移議題,妙處無窮。」大陸就別中計了。

當然,公民的數位和媒體素養是防止假訊息負面作用的根本。不過,現在全臺知識分子十分關心的另一類重大假訊息是,選舉票數統計時被置入虛假數據,造成被隱藏的最大選舉不公,而在野黨串聯全臺投票所的人工監督,能夠識破這種可能的計票騙局嗎?臺灣在看,全世界也在看 。(作者爲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教授)

(本文來源:鳳凰網《鳳凰大參考》,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