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大參考》大選「兩岸牌」不再激烈,兩岸關係不重要了?恰恰相反(郭雪筠)

圖爲3組總統候選人有左至右分別爲「賴蕭配」、「侯康配」、「柯盈配」。(合成圖,中時資料照)

這本可以是一場有意思的選戰。2023年臺灣政壇的年度議題就是「藍白合」,柯文哲拋出的跨黨派共組「大聯合政府」、超過臺灣以往藍綠格局,一度讓年輕人興奮,最後卻以最難堪的姿態落幕。

這本可以是一場有意思的選戰,卻淪爲最「慢熱」的一次,「藍白合」已經消耗了民衆對選戰的熱情。 早就凝聚人馬、此前吃瓜看戲的賴清德陣營,對上藍、白兩組近日才各自進入備戰狀態的候選人。直到11月底,才終於正式開始,確定了民進黨賴清德與蕭美琴、國民黨侯友宜與趙少康、民衆黨柯文哲與吳欣盈三組人選。

綠營基本盤已早早歸隊,而藍營選民直到「藍白合」破局、侯友宜擇定「戰鬥藍老將」趙少康後才終於歸隊。 以臺灣TVBS民調爲例,10月24日,賴清德的支持度是33%,柯文哲是24%,侯友宜則是22%,郭臺銘的支持度及尚未決定的選民都大致在10%左右。

11月23日,「藍白合」破局、郭臺銘隨後退出選戰。 11月26日,賴清德支持度爲34%,侯友宜支持度爲31%,而柯文哲則爲23%,有12%的選民尚未決定支持對象。

侯友宜民調在短短几日的急速上升對照柯文哲的失色,顯示此前對侯友宜猶疑的藍營選民開始迴歸——包含原先考慮投柯文哲的中間偏藍選民。偏藍選民普遍認爲藍白合的破局「柯文哲應負更多責任」,但值得注意的是,交叉分析顯示,20歲至29歲年輕選民中,支持柯文哲的比例高達56%,支持賴清德者28%,支持侯友宜者則是8%。

臺灣各家民調公司數據不同,但綜觀下來,賴清德維持領先優勢的局面未變。本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已進入倒數一個月,選舉的氛圍感仍低於四年前,然而,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存在感與影響程度,並沒有絲毫弱化。

●不同於四年前,「兩岸路線」不再熱烈

整體來看,本次選舉不若四年前,不論是民進黨主打的「抗中保臺」、還是國民黨積極塑造的「和平還是戰爭的選擇」,在民衆聽膩的情況下都沒有太大討論度,更無人如同八年前那樣追問「什麼是維持現狀」。「兩岸牌」在選戰中不再那麼有效,候選人之間的口水戰迴歸到臺灣的缺電缺蛋、物價高、公平正義、文言文教育等內部議題,也難引起「羣情激烈」的討論。

日前由臺灣各企業主組成的工商團體找三位候選人對談,侯友宜花了較大篇幅講述兩岸關係,柯文哲提及臺灣的能源政策、臺灣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兩岸友好交流等,講話方式也發揮一貫的「柯氏風格」,筆者詢問了在現場的臺灣記者,她表示「在現場感覺得出來,侯友宜主打兩岸,穩住了年齡層偏高、非常在意兩岸穩定的老臺商們;而柯文哲臺灣內政談得比較多,講話風格也比較有魅力,二三十歲的年輕企業主很買單,年齡偏大的企業主反應較冷,現場可以明顯感覺到世代差距。」

柯文哲或許感到遺憾,因爲在候選人發表政見的多數時候,民衆並不會在現場,而是透過媒體或社交平臺獲取信息。而在新聞文字表述的情況下,侯友宜、柯文哲、賴清德這三者,無一人能夠「出乎預料」。賴清德的兩岸政見停留在蔡英文時期的框架;柯文哲維持一貫「維持臺海和平、兩岸務實交流,藍綠兩黨我都罵」的風格;而侯友宜則迴歸馬英九時期的「九二共識」、開放陸客、重啓兩岸各領域交流。

就民衆觀感而言,在「臺海安全」(兩岸不進一步衝突)層面,侯友宜與柯文哲區別不大,賴清德會是唯一「感覺會使兩岸更緊張」的選擇。這也是民進黨選擇蕭美琴作爲其副手之故。

●美國的影響顯而易見,大陸「隱形又重要」

如上所述,兩岸關係,在本次選舉中討論度偏低,三位候選人的兩岸政策並不出人預料,這代表兩岸關係不重要嗎?恰恰相反。

近日臺灣知名網紅組合「百靈果」訪問宋楚瑜的一支影片得到了極高的流量,其中沒有繞過的談論話題,仍是「俄烏戰爭與兩岸」;日前美國媒體刊出三名美國學者的聯名文章,內文一句「(賴清德)若當選後應重新考慮凍結臺獨黨綱」引起臺灣震動。就連蔡英文本人,近日都強調「兩岸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不大」,也是想緩和臺灣內部及美方對賴清德的臺獨顧慮。

過去二十多年來,不論誰執政,臺灣民衆的日常生活都沒有太大改變,但近年兩岸關係成爲唯一難以判斷、又「可能造成生活變化」的那個變量。特別在中美關係變化下,臺灣社會「站哪方」的矛盾感更尖銳。

於是,這十年來臺灣就連地方選舉,都難逃「站美國」還是「站兩岸」的路線爭執。偏綠陣營往往強調「雖然要避免兩岸發生衝突、與大陸交流,但美國是臺海和平的重要防線」;偏藍陣營認爲「雖然維護與美國的關係重要,但臺灣要積極與大陸談,否則出現意外美國是否真能幫臺灣」——兩者的重合是都要「維持兩岸現狀」,只是各自對美國的信任度不同,所以主張採取的方式不同。

今年3月,臺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在座談會上表示,臺灣社會因爲俄烏戰爭產生「疑美論」或「依美論」的討論,側面反映民衆對中美關係下臺灣處境的關心,本次臺灣選舉美國的角色會更吃重,其極大的影響力也會從檯面下襬到檯面上來。

而在今年九月,臺灣《遠見》雜誌發佈了一份很有意思的民調報告:兩岸若開戰,美方是否會派兵協助臺灣?有超過七成的偏綠民衆認爲美國會出兵,偏藍民衆則是有73.6%認爲美國不會出兵,民衆黨支持者也有66.8%認爲美國不會出兵。

此次選舉互相謾罵「親中賣臺」者少了許多,並不是兩岸不重要,不過是麻痹了,藍綠支持者默默迴歸自己支持的老路線。

賴清德選擇被大陸痛批爲「獨獨配」的蕭美琴,民進黨一再強調蕭美琴與美國的緊密關聯,也是想以蕭美琴的角色性質告訴選民:「我有能力維持住蔡英文時期的兩岸現狀。」

若說美國是此次影響臺灣選舉的「顯性因子」,那麼中國大陸的影響呢?一位臺灣記者朋友形容得非常準確——兩岸,就是臺灣社會中那頭「看不見的大象」,是一種「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的存在。

●本次選舉看點,在於「臺灣年輕世代選擇誰」

臺灣大選,未能免俗地還是要講一下臺灣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當昔日衝撞立法機構的「太陽花一代」年過三十,民進黨在更年輕一代眼中,已經不若以往。

在中老一代的藍綠支持者各自歸隊後,柯文哲手中的年輕選票,成爲選戰關鍵。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大多有「棄保」效應,也就是「看見自己最支持者的候選人選不上,就轉投自己次要支持、可能當選的另一方」。

柯文哲的支持者多爲二十多歲,他們是否有「棄保」的概念?依上一次臺灣地方選舉結果來看,在臺北市長的選戰中,儘管知道必敗,但年輕選民沒有「棄保」民衆黨候選人黃珊珊。而從對民進黨的執政結果調查來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雖然不喜國民黨,但在論壇上,視民進黨爲「利益共同體」的討論在過去兩年非常常見—— 當短視頻時代來臨,民進黨在痛批TikTok的同時,柯文哲的短視頻在上面受到歡迎。過去自詡善用新媒體、接觸年輕人的民進黨,沒有博得這些十幾二十歲的抖音用戶歡心。

年輕世代的票流向何方?是堅持投給柯文哲、還是流向賴清德或侯友宜(儘管流向國民黨可能最難)?民進黨在年輕人心中,是否已經「國民黨化」?本次選舉無疑是一次對臺灣年輕世代的觀察。

最後,就算嘴上不說,但選舉結果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兩岸關係走向,而兩岸關係連結着臺灣命運,這點許多人仍有感知。

人人皆知兩岸關係惡化,但在臺灣民衆心中,惡化到什麼程度?這難以研究。

在「中美兩大國鬥,臺灣(地區)有什麼辦法」的常見心態下,政治人物吵、民衆聽着厭倦,久而久之,「兩岸關係」一步步內化爲「大家看破不說破」的那頭隱形大象。內化爲「臺灣能怎麼辦,只能中美選一邊」、懶得宣之於口的無奈。

猶記2022年,裴洛西的飛機降落臺灣,「臺海衝突」登上國際媒體,而臺灣的熱門新聞在討論她吃了什麼口味的冰淇淋。

但民衆對「戰爭」無感嗎?本次選舉「戰爭」二字不少見。侯友宜打出「選賴清德就有可能選擇戰爭」;柯文哲打出「藍綠都爛,選我也不會有戰爭」;連賴清德幾天前都在電視節目上喊話「選我,兩岸發生戰爭的機率是最小的!」

本次選舉,要不要選擇賴清德,隱隱連結着「要不要選擇承擔可能的臺海風險」。

本次選舉,臺灣青年的票投給了誰,也隱隱連結着年輕一代對「兩岸關係惡化到什麼程度」的想像與感覺。

當然,投票理由是多種因素結合下的結果,最常見的理由就是「整體看下來,感覺誰比較順眼」。若投柯文哲或侯友宜,並不代表「希望兩岸關係多好」,但確實是對「緩和兩岸局勢」放出比較積極的信號——後三句純屬個人主觀感受,筆者無意干涉選舉。(作者爲《臺北女孩看大陸》作者、《鳳凰大參考》特約作者)

(本文來源:鳳凰網《鳳凰大參考》,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