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大參考》俄羅斯對日本的精準報復,被安倍遇刺打亂了?(陳誠)

安倍晉三8日到奈良市爲自民黨參議員候選人佐藤啓站臺時,遭槍手持改造槍枝槍殺身亡。(圖/ 美聯社)

核心提要:

1. 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向日本供給的燃氣,約佔日本總消費量的9%,天然氣發電量佔日本總髮電量的3%,如果失去該項目的天然氣供應,日本的能源安全將受到強大沖擊。

2. 爲反擊積極追隨歐美的岸田文雄,俄總統普丁簽發總統令,擬接管「薩哈林2號」中日本方面的出資份額。這一「精準打擊」有四層意義:一是對於岸田參加北約峰會的報復;二是測試西方對俄製裁陣線的牢固程度;三是進一步鞏固對俄友好陣營;四是利用日本參議院選舉這一關鍵時間點來動搖岸田的執政根基。

3. 此前,日本國內生活成本上漲問題使岸田的支持率持續走低。如果俄羅斯真的切斷供應,日本能源價格被推高將進一步影響岸田執政。然而,隨着親俄派安倍遇刺,俄羅斯此次反制針對自民黨內鬥所產生的效果已然不見,安倍領導的「清和派」也失去了制衡岸田一派的能力。俄羅斯將面對的,是一個沒有內鬥和「抓手」的日本。日俄關係低谷,恐怕也將成爲日俄兩國之間的新常態。

作爲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親俄派,安倍之死,對今後的日俄關係將產生何種影響?事實上,俄羅斯近期就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發起的對日「報復」,本有可能借助日本自民黨內鬥,以惡化日本民生的方式,進一步拉低岸田內閣支持率,助力安倍黨內奪權,進而重塑日俄關係。然而7月8日奈良街頭的兩聲槍響,讓一切成爲泡影,岸田文雄長期執政的曙光再現,日俄關係將長期深陷「低谷」。

一、俄羅斯此前的報復,都打在了安倍身上

6月30日晚,普丁簽發總統令,宣佈成立一家新公司接管「薩哈林2號」油氣項目中,日本方面的出資份額。該舉措一旦生效,將嚴重威脅日本能源安全。

自俄烏開戰以來,日本岸田內閣積極追隨歐美,對俄施加系列制裁。而俄羅斯的此次反擊,恰逢日本參議院選舉,岸田文雄支持率因國內物價飛漲而快速走低。俄在關鍵時刻出手重擊岸田軟肋,堪稱「精準報復」。

今年3月起,俄羅斯就已發起了一系列的報復,但效果並不理想。堅持反俄路線的岸田內閣支持率當時一路走高。此前報復傷及的,主要是日本的親俄派。

3月9日,俄羅斯將爭議領土「南千島羣島(北方四島)」劃定爲20年免稅經濟特區,吸引企業投資置業,強化對爭議島嶼的實際控制;3月21日,俄羅斯宣佈中斷日俄和平條約談判,事實上停止了有關「南千島羣島」的交涉;6月7日,俄羅斯宣佈中止履行日俄此前簽訂的「南千島羣島」周邊漁業協定,繼續前往該地區的日本漁民或遭俄方逮捕。

從這些措施看,實質性報復主要集中於「南千島羣島」問題,然而該問題的交涉其實是安倍的政治遺產,俄方推翻交涉成果,受傷最深的其實是親俄的安倍。安倍在任首相時,與普丁舉行了27次首腦會談,親切地稱其爲「弗拉基米爾」。對俄交涉期間,安倍將「全部返還北方四島」的方針轉變爲「返還兩島」,甚至不再公開提及「北方領土是日本固有領土」,讓步舉措不斷。2016年5月日俄首腦會晤時,安倍還向普丁承諾了8項經濟合作,並由日本提供資金。

甚至在今年5月,安倍晉三接受《經濟學人》採訪時,還發表過一通西方視角下的「暴論」:安倍稱俄烏戰爭的責任在於烏克蘭,日本必須減輕北向(俄羅斯)壓力,集中精力對付西南方向(中國)的威脅。

但是自俄烏開戰以來,伴隨俄羅斯就南千島羣島問題發起的系列反制,安倍親俄路線遭到國內猛烈批判。政治評論家筱原常一郎稱安倍遭到俄方欺騙,同時,安倍承諾對俄經濟援助是在2016年,當時的日本名義上已經參加了歐美因克里米亞問題施加的對俄製裁,安倍此舉向普丁傳遞了錯誤信號,使普丁認爲西方經濟制裁可以輕易打破,安倍的外交失誤是導致俄烏事態升級的原因之一。

二、薩哈林2號——福島核事故之後的希望

這一次, 俄羅斯 顯然 已經意識到了之前 的 失誤, 不再執著於南千島羣島,而是轉向了能源方向。 日本 是一個 「 缺油少氣 」 的國家 ,油氣進口嚴重依賴中東,能源安全形勢嚴峻 。 而薩哈林島臨近北海道,油氣資源豐富 。 天然氣進口運費高昂,運費約佔日本進口天然氣價格的三分之一,對日本而言,薩哈林天然氣具備顯著的價格優勢。在日本經濟產業省發佈的能源白皮書中,薩哈林島被稱之爲日本「不可或缺的能源供給區」。

本次俄對日「報復」所涉的薩哈林2號項目,是俄羅斯最早的液化天然氣項目,於1999年開始出產原油,2009年起開始向日本供應天然氣。該項目主要礦區位於該島東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預計原油儲量11億桶,天然氣儲量5100億立方米。

在股權比例上,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持股50%+1股,擁有薩哈林2號的控制權。英國殼牌石油公司持股27.5%,日本三井物產持股12.5%,三菱商事持股10%。截至目前項目總投資額約200億美金。產能方面,該項目日產原油15萬桶,年產液化天然氣1100萬噸,其中6成天然氣供給日本,約佔日本天然氣總消費量的9%。

2011年福島核電事故後,日本政府試圖擺脫對於核能的依賴,天然氣發電成爲代替核能的主要手段。截至目前,天然氣發電量佔日本發電總量的約三分之一。日本經濟產業省表示,薩哈林2號的進口天然氣發電量相當於日本總髮電量的3%,失去該項目的天然氣供應,也將衝擊日本電力。

鑑於該項目對日本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俄烏開戰以來,無論西方輿論如何呼籲各國企業撤出俄羅斯,日本都拒不放手該項目權益。岸田文雄3月31日就曾在日本參議院表示,薩哈林2號對保障日本能源安全至關重要,日本不會撤離;5月31日,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更是公開宣稱,該項目事關日本政府及企業利益,無論外界如何施壓,日本都不會放手。也許是考慮到過度強調自身利益吃相難看,萩生田光一暗指日方不願離場的原因還涉及中國,如果日本撤出,該項目會被中國低價收購,被中國撿便宜。

三、精心佈局,俄反制欲達成多重效果

事實上,俄羅斯就該項目的報復並不突然。 5 月 25 日,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就 曾提議 調整薩哈林 2 號 的外資 比例,他抨擊日本和英國, 「一邊辱罵俄羅斯,一邊從俄羅斯攫取鉅額利益」 。

而輿論熱議的普丁總統令簽發於6月30日晚,該總統令主要針對「部分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不友好行爲」,要求將薩哈林2號所有權移交給新設立的「薩哈林能源投資公司」,俄氣公司在原項目中50%的股權維持不變。但其他外國公司若想保留股權,需要在一個月內向俄政府提出申請,如果未能獲批,則必須賣掉股份,價格由俄方評估。如果獲得俄方批准,則可以繼續保留權益,但獲批的具體條件總統令並未明確規定,爲各方交涉預留了空間。

俄方反制靈活,留有後手。外界普遍擔憂,俄羅斯是否會切斷對日天然氣供給,對此,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考慮到總統令要求的相關手續,現階段不存在停止出口天然氣的依據。當被問及該項目處置方法是否會應用到其他西方國家投資的在俄項目時,佩斯科夫稱沒有統一規定,俄政府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對策。

綜合日媒報導,俄此番報復有多重效果。首先,6月29日發佈的北約首腦峰會宣言中,俄羅斯被西方國家定義爲未來十年最大最直接的威脅,岸田親自參會,積極響應,俄羅斯本次反制是對岸田站隊的明確報復。

其次,脅迫日本放鬆對俄製裁,測試西方對俄製裁陣線的牢固程度。普丁總統令預留了一個月緩衝期,若不想失去既有權益,日本公司需要提出申請。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對時事社表示,保全日方資產的代價,很可能是放鬆對俄製裁。

同時,俄還可藉機鞏固對俄友好陣營。日本筑波大學教授、俄羅斯問題專家中村逸郎表示,如果切斷該項目的對日供應,俄羅斯可以把產出的天然氣供給中國等相對友好的國家。

最後,也是重中之重,俄利用日本參議院選舉這一關鍵時點,借日本民衆對岸田處置通脹不力的不滿情緒,火上澆油,進一步拉低岸田支持率,動搖岸田執政根基,同選舉前激烈的自民黨內鬥相交織,引發日本內部關於岸田反俄路線的爭論,助力日本內部親俄派。

四、安倍遇刺,俄方打擊意外失準

如果沒有安倍在奈良遇刺這一事件,俄方的報復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日本自民黨內大體形成岸田-安倍兩大陣營,雙方在財政路線,對外戰略等方面分歧巨大,內鬥激烈。在俄羅斯對薩哈林-2號項目實施反擊時,當時還未舉行的參議院選舉,是事關岸田能否長期執政的關鍵節點。安倍晉三在選舉前周遊日本,四處參加集會演講,爲自身派閥「清和會」成員競選造勢。時事社此前曾報導,當時已有自民黨內反岸田勢力放話,如果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陷入苦戰,岸田會面臨黨內逼宮。

而當時,岸田內閣民意支持率快速走低,被日媒稱爲「斷崖式下跌」。日媒評論稱,岸田支持率快速下跌的重要原因,是處置民生不力,未能有效應對能源、食品價格上漲。參議院選舉前夕,在野黨將國內通脹與岸田施政乏術掛鉤,稱當前的日本通脹爲「岸田通脹」。

而如果俄羅斯切斷供應,日本能源的價格將被推得更高。薩哈林2號的供貨合同是以10年爲單位的長期合同,價格較低,俄烏戰爭以來,油氣價格暴漲,俄切斷供應後,日本只能從國際市場以現貨價格採購替代貨源。

由於衆多歐洲國家開始「脫俄」,紛紛尋求其他天然氣貨源,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天然氣資源爭奪激烈。據時事社消息,現貨天然氣價格約爲薩哈林2號的兩倍,如果全部由現貨替代,總計經濟損失將達到數萬億日元,且冬季電力供給也將進一步惡化。

值得一提的是,岸田作爲議員的選舉區是廣島縣,對日本政治家而言,自身選舉區的民意支持是立命之本。而廣島燃氣公司液化天然氣年進口量的約50%來自薩哈林2號,俄羅斯本次反制可能會重傷廣島縣經濟,打擊極爲精準。

但現在,俄羅斯這次反制針對自民黨內鬥所產生的效果已然不見,親俄派安倍成爲了歷史人物。在日本政界,安倍所領導的派閥「清和會」以「不存在二號人物」著稱,安倍地位無人能夠替代。日媒報導稱,圍繞繼任的派閥領袖人選,「清和會」存在分崩離析的危險,對岸田一派的制衡能力將大幅削弱。

7月10日的參議院選舉如期舉行,自民黨毫無懸念的獲勝,雖然不知道「清和會」的諸多議員在接下來會做出什麼具體的選擇,但是此後三年內日本再無大型全國性選舉,岸田文雄長期執政的可能性大幅提升,這也意味着,俄羅斯所面對的,將是一個沒有內鬥和「抓手」的日本。

五、失準的打擊,依舊讓岸田頭疼

儘管針對岸田的「精準打擊」,因爲意外事件而失準,但是這次反制的其他效果依然非常令日本感到棘手。 普丁總統令公佈後,岸田親自出面爲事態降溫,稱 俄對日 天然氣 出口並非立即停止 , 日本政府會密切注視事態發展,商討對策。

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也在7月1日的記者會上強調,來自薩哈林2號的天然氣進口不會立即停止,日本政府將採取萬全對策應對不測事態,他同時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從美國和澳大利亞進口天然氣。日本經產省資源能源廳官員則向路透社表示,日本已預料到來自薩哈林2號的能源供給可能生變,但不放棄該項目權益的總體方針不變。

從日本政府多種渠道的迴應來看,官方迫切希望爲事態降溫,但重新尋找天然氣貨源絕非易事,日本並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日本智庫野村綜合研究所專家木內登英稱,日本政府首先會同俄羅斯進行協商,如果談崩,日本會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但以這種方式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很低。

本次俄總統令中明確規定,合同依照俄羅斯國內法執行,出現爭端時,由莫斯科的仲裁法院進行審理。而俄政府2020年就已修改憲法,當國際司法機構的相關判決違反俄羅斯憲法時,俄羅斯拒絕執行國際判決,國內法優先於國際法。此外,俄總統令的至高權限以及權力行使範圍也得了俄憲法的認可。

如果岸田選擇對俄軟化立場,則可能面臨較大的盟友壓力。美國自然不希望日俄接近。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7月1日接受《朝日新聞》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的行爲再次表明,俄羅斯不是值得信賴的能源供應國或合作國」。另一位日本能源界人士則向《朝日新聞》表示,因當下俄羅斯的頓巴斯攻勢,對基輔、敖德薩的導彈襲擊等,按照俄總統令規定,重新申請維持權益,也有被外界視爲「親俄」的風險。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6月23日表示,目前日俄間所有聯繫都處於中斷狀態,日俄關係位於歷史最低谷,但佩斯科夫同時指出,雖然當前日本對俄採取敵視態度,不合理、不具建設性的意見佔據主流,但也存在客觀評判烏克蘭局勢的嘗試。

但是,隨着安倍離去,日本政界恐怕不會再有「俄烏戰爭的責任在於烏克蘭」這樣的「客觀嘗試」。而佩斯科夫所言的日俄關係低谷,恐怕也將成爲日俄兩國之間的新常態。(作者爲《鳳凰大參考》特約作者)

(本文來源《鳳凰大參考》,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