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校正迴歸」 鄭照新提3點看法:事實多一點 巧語少一點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中時資料照)

指揮中心今(22日)公佈400例「校正迴歸」本土個案名詞聽得所有人霧煞煞,引起各界熱議。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鄭照新分析事實證明每天公佈的案例非真實疫情趨勢,而是篩檢能量的等級,而民衆質疑的是表述方式,創造新名詞反而讓每天公佈的數字失去公信力,而他也對地方篩檢通報中央流程提出質疑,「實事多一點,巧語少一點,替人民拜託你們了好嗎?」

鄭照新今在臉書上表示,關於「校正迴歸」,收起第一時間問號與三條線

認真分享三點看法:

1.早在疫情爆發時就提醒過中央政府,每天公佈的案例不能等同於疫情的真實趨勢,那隻代表了篩檢能量到什麼程度而已,現在的事實也證明如此。

2.民衆質疑的是表述方式,不管是不是延遲案例,晚確認也該是總和,本土通報721就721,報完總數後可以細分延遲與否,但沒有甚麼好迴避的,硬創造「校正迴歸」的名詞,用一個(不計境外)321+400「校正迴歸」的三條線分別方式,不是等於每天通報的都要「校正迴歸」,每天公佈的公信力根本就沒了。

3.地方篩檢案例通報中央流程,或醫院填表通報流程,請問SOP是誰規定的?答案是 #中央規定,既然如此,這一年爲何沒有針對大量確診狀況預先做sop的推演?更不說在這過程基層曾向中央多次建議資訊落差問題,建議流程簡化?要緩和通報時間差的問題,重點難道不該在如何簡化SOP流程?能簡化就簡化,不能簡化,就與地方政府合作增加人力,立刻招募退休醫護或其他符合規定人員

鄭照新指出,當綠營側翼忙着甩鍋給雙北通報時,我們卻看到雙北市長放下成見替中央緩頰,爲得就是趕快把疫情控制,找到改進方案,而在野黨也體認到以民爲本,在昨天協助執政黨在紓困方案上表決同意取得進展,「在這種時候,執政黨政府,拜託你們,實事多一點,巧語少一點,替人民拜託你們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