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製藥價格僅十分之一?司美格魯肽減重藥國內如何定價

隨着諾和諾德公司研發生產的全球首個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GLP-1RA周製劑(商品名:諾和盈)在國內獲批,定價和商業化情況也備受關注。

諾和諾德早些時候稱,該藥物在中國上市早期將限量供應,聚焦自費患者。

此外,大量仿製藥進軍減重療法市場,未來可能改變該行業的遊戲格局。

公司迴應國內定價和商業化情況

針對這款重磅減重療法的上市時間,諾和諾德方面迴應第一財經記者:“自諾和盈獲批之日起,我們已經按照計劃正式啓動了藥品供應的相關流程,會盡快將這一重磅產品帶入中國市場,讓肥胖症患者獲益。”

這類藥物的工作原理是模仿一種名爲胰高血糖素樣肽 1 (GLP-1) 的天然激素。GLP-1 不僅能調節血糖水平,還能與大腦中控制食慾的受體和腸道中減緩消化併產生飽腹感的受體結合。

公司表示,這款療法在中國的定價將會在商業上市時公佈。目前,該公司的司美格魯肽減重藥在各個國家售價不同,例如美國的治療費用高達每月1349美元,而在德國和英國的每月的治療費用分別爲140美元和92美元。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目前司美格魯肽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諾和泰”在中國已進入醫保,3毫升劑量的費用低於800元人民幣,至少可用一個月,約合每個月100美元左右的治療費用,在全球範圍處於較低的價格區間。

不過,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的專利將於專利2026年到期,目前已有至少十個中國仿製藥正在臨牀階段。包括麗珠集團控股附屬公司新北江製藥以及杭州九源基因在內的中國公司,都已經遞交了司美格魯肽用於糖尿病治療的申請。這對進口藥的價格形成壓力。

去年,諾和諾德的“諾和泰”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一倍多,達到48億丹麥克朗(約合7億美元),佔該藥物全球總銷售額的5%。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醫療研究和數據分析師Karan Verma在一份報告中稱,司美格魯肽在中國大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隨着專利到期臨近,中國製藥商正在加速搶佔仿製藥市場。

高盛分析師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估計,仿製藥可能導致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的整體價格下降約25%。

仿製藥進軍或倒逼原研藥廠降價

針對司美格魯肽減重療法的定價,一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他們上市初期的定價可能比較高,但中國廠商生產仿製藥的能力太強了,專利一到期,很快就‘白菜價’了。”

司美格魯肽的上一代產品利拉魯肽就已經在中國和印度被仿製。印度Glenmark Pharmaceuticals製藥公司生產的一款利拉魯肽仿製藥的價格比原研藥價格低了70%。在中國,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仿製藥“利魯平”也已經獲批上市。

《自然》雜誌在6月19日發表的一篇新聞中稱,得益於中國和印度製藥公司的發展,暢銷減重藥(如Wegovy)可能很快就會變得更便宜,並惠及更多人。這是因爲很多公司正在開發這種複雜創新藥物的仿製藥版本,還有些公司正在競相研發改良版,以求在全球市場上競爭。

已經有印度製藥巨頭稱,正在研究藥物合成、灌裝和製造注射裝置的創新方法。印度製藥巨頭Biocon首席商務官Abhijit Zutshi稱,儘管這些方法能將成本下降多少“尚待觀察”,但至少可能會降低一半成本,並可能最終使價格達到目前藥物售價的十分之一。他補充說,如果藥物更便宜,就會有更多人使用它們,從而擴大需求。這反過來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讓原研藥廠降低現有減重藥的價格“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競爭”。

關於降價問題,諾和諾德方面此前也迴應第一財經記者稱,藥品降價主要是在不同市場,通過與支付方的醫保談判,基於藥物的價值,與支付方達成協定價格。

根據臨牀試驗網站記錄顯示,國內至少有15種司美格魯肽仿製藥進入臨牀,其中有至少11種進入了臨牀後期階段。已經完成或者正在招募三期臨牀試驗的公司包括:杭州九源基因、麗珠集團、宸安生物/博唯生物、石藥集團、華東醫藥、中國生物、齊魯製藥等。

針對仿製藥市場的激烈競爭,諾和諾德執行副總裁兼商務策略及企業事務負責人柯米拉(Camilla Sylvest)在上個月的媒體發佈會上表示:“很多年來,諾和諾德一直在競爭中發展,創新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仿製藥會在某些產品的生命週期後期、不具有排他性時進入市場,這是製藥行業的規律,但我們持續專注前沿創新,進而爲患者提供更創新的解決方案。”

中國是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2020年的一項研究,預計到2030年,中國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數量將分別達到5.4億和1.5億,較2000年的水平分別增長2.8倍和7.5倍。

諾和諾德全球的競爭對手禮來方面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用於減重適應證的GLP-1類藥物會較快在中國獲批,但未給出具體的時間表。該藥物的糖尿病適應證已於上個月在中國獲批。匯豐銀行分析師預計,中國可能將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批准禮來的GLP-1藥物的減重適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