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放生 孩子不啃老
根據調查,近七成還在養育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擔心養出啃老兒。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曾吉鬆/攝影
「也要有人願意讓他啃,他纔有得啃!」國北教大幼教系副教授郭葉珍如是說。
郭葉珍有一對成年兒女,常在臉書粉絲頁發表教養文章,今年按贊、留言、分享最多的文章是「如何養出具有自給自足能力與態度的成年子女」,此文的標題原本是「養出不啃老的孩子」,談的她和兒女同住,各管各的飯,各洗各的衣,關係是室友,而非親子,她的態度是陪伴但不插手,放手不放生。
孩子的自立之路沒那麼理所當然,兒子高中、大學沉迷電玩,廿歲從大學法律系退學找人生方向,一直到卅歲搬離家,經歷了十年。
兒子退學玩音樂 一毛都不給
時間回到兒子廿歲那年,兒子說要退學,想學音樂,郭葉珍說:「恭喜你出社會了,我支持你去做想做的事,學音樂很棒,就去學吧,但我一毛錢都不會給。」於是兒子去麪店煮麪、去團練空間當櫃檯,賺取學音樂的學費,住家裡但自給自足,郭葉珍經過兒子工作的地方就拎着食物去探班聊天。
兒子退學三年後,郭葉珍父親過世,在父親的喪禮上,她聽到兒子爲喪禮做的音樂,這是他第一次聽到兒子的音樂作品,大爲驚豔,跟兒子說:「你學音樂要什麼,我買給你。」兒子訝異:「不是一毛錢都不幫我出嗎?」郭葉珍解釋,這不是資助孩子,而是投資好產品。
退學五年後,郭葉珍聽到兒子爲臺北時裝週做音樂,更成熟了。但這次她說:「半年內請搬出我家。」兒子生氣:「你是懲罰我成功!」郭葉珍平靜地解釋:「在媽媽心中,你從『自學大學』畢業了,要更上一層樓了。」沒有要妥協的意思。
結果六個月後,兒子不但沒有搬離,還帶着女友住進家裡。有人問:「這算啃老嗎?」郭葉珍想過,她沒有損失,而且兒子跟她溝通,他想要買房子,如果一直租房根本存不了錢,跟媽媽約定好五年後搬出去。
教養專家郭葉珍和兒女同住,關係是室友,而非親子,這樣才能「養出不啃老的孩子」。記者曾學仁/攝影
女兒國考不工作 只寬容一年
女兒又是另一故事。女兒國考第一年沒考上,跟郭葉珍說要考第二年,她說:「媽媽支持妳,但第二年沒考上一定要去上班。」女兒聽到第一時間也是嘟噥抗議。
勇敢追夢,但要務實爲自己負責,是郭葉珍從小就從原生家庭學到的,她笑着說,小時候忘記帶便當,媽媽不會送;她成爲媽媽後孩子生病,她的爸媽依然照着原訂行程去打球,她得自己想辦法。她的父母教會她,妳是爲妳自己活的,爸爸媽媽也爲自己活。
但她強調,這些看似很「狠」的話,其實都奠基在家人間的甜蜜互動,相互陪伴、聆聽煩惱,不吝讚美,時時在生活裡「撒糖」,感受到彼此的愛,她在生活上給孩子支持,盡己所能的提供穩定的情緒環境,所以當她說出那些話、立下那些界線時,孩子知道那是媽媽的人生界線與生命哲學,不會做惡意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