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凍北極」抗暖化 哈佛教授提議讓太陽熱能反射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全球都冷颼颼,臺灣雖處於亞熱帶,但23日淡水也出現了9.7度的入冬以來平地低溫;而東歐國家和俄羅斯遭遇了據稱是近70多年來的最強寒流,但與此同時,全球暖化腳步並未停歇,像是被暖化影響最嚴重的北極,其融化面積已經比美國還大。哈佛大學環境科學教授凱斯(David Keith)對此建議,或許能夠把反射粒子注入大氣,這樣太陽熱能反射後,就可以讓北極「重返冰凍」。

全球暖化讓氣候相當反常,不只夏天變得更熱,冬天也比以往更冷,還提前到來;而北極海融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也越來越危急,世界銀行更發出警告,到了2060年,全球的氣溫可能會升高4%。

▼全球暖化議題和你我息息相關。(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以今年冬天的情形來說,被稱爲1938年至今威力最猛烈的強勁寒流令東歐的烏克蘭到目前爲止,已至少有83人凍死,還有500多人因爲耐不住低溫住院治療。依烏克蘭緊急事務部官網資訊顯示,該國當局已經在全國各地設立近2800個供暖救濟站對民衆提供協助,15日至21日間,總共幫助了1萬3500多人。

另外,俄羅斯上週也因爲寒流,導致56人因低溫死亡,另有近400人住院,目前俄國6個聯邦區的18個地區已經因爲這種異常的氣候現象,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最近還有名住在新西伯利亞男子於零下41度低溫走出陽臺,將水桶裡滾燙的水往外潑,結果熱水瞬間凝結在空中,變成一大團白色冰屑,冰屑連成一道小冰瀑,接着慢慢飄散開來,證明當地真的有夠「凍」。

平安夜全臺氣溫大都很低。(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

臺灣冬天的氣溫僅管不能和東歐相比,但最近也越來越冷,以24日平安夜的天氣來說,至下午4點爲止,前10低的溫度分別爲玉山的零下3.8度、阿里山4度、陽明山5.4度、馬祖6.5度、金門7.9度、淡水跟日月潭的9.9度、彭佳嶼10.4度、蘇澳10.8度,以及新竹10.9度;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最近之所以會那麼有冬天的感覺,是由於「負北極震盪」影響,也就是北極地區的冷空氣被引至中緯度地區。

雖然民衆和專家都已經知道這些全球暖化帶來的危機,可是多年來卻沒人提出兼具實際與效率解決方案,因此凱斯(如左圖,翻攝自哈佛大學網站)特別發佈了有關「反凍北極」的計劃。計劃中指出要利用人工方式,把大量的反射粒子注進平流層,這樣就可以阻擋大量的太陽光到表面。凱斯表示,如果可以減少0.5%的太陽光滲透,北極冰層面積就有機會回到工業革命之前的情形,而且這個計劃每個地區每年只要花80億美元(約2324億新臺幣)即可。

不過,凱斯這個聽來不尋常的計劃也不意外地引起不少質疑聲浪。有人認爲這個計劃風險太大,具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凱斯似乎太過樂觀;大多數的專家還是覺得,解決全球暖化最保險的方法,應該是全球要繼續維持緊密的協議對話,並且持續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並把風力發電的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