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觀點-初探運用生成式AI應注意之法律議題

對AI使用者而言,除已知的法律風險應戒慎恐懼避免誤蹈法網,對難以預見因新科技伴隨而生的法律議題,如能密切保持關注,相信能減少新科技帶來的陣痛。圖/美聯社

美商OpenAI於2022年11月30日正式發佈名爲ChatGPT的自然語言生成式模型,帶來的後續影響堪稱人類史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端,因人工智慧(AI)在經過數十年之研究與發展後,逐漸成熟之技術將在未來數年改變人類社會與經濟活動,相應而生的各種法律層面問題也逐漸浮現,目前,常見的生成式AI技術使用者可能面臨之法律問題如下:

一、著作權法之疑慮

因生成式AI是透過不斷吸收各種投入之大數據進行學習,以產出更多更加正確之內容,主要依賴於深度學習技術,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非常高的機率使用到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因此有相當之機會生成之內容會與原始數據相似的狀況,此時若使用者將該生成式AI生成之內容用於商業用途等非合理使用之範圍時,若未取得著作財產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將可能會有相關之民、刑事責任。

此外,生成式AI所產生作品,是否屬著作權法第3條所指具有原創性、創作性而受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或該著作之著作權歸屬於何人等亦不無疑問,蓋該作品究系AI所創作抑或爲利用該AI者所創作恐易生爭議。故對此嶄新領率之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二、個資法與相關隱私問題

民衆使用生成式AI程式時應注意自身個資安全,因生成式AI系透過不斷吸收各種既有資訊進行學習,當然也包含使用者輸入之各種訊息,若其中有包含使用者之個人資料,甚至他人資訊或公司營業秘密時,會有遭其濫用而泄漏之可能,雖然OpenAI已在今年4月表明使用者可以透過關閉聊天紀錄功能,來避免自己的個人資料用於AI訓練,但新的對話仍會在官方系統裡留存30天。使用者在下載各科技公司開發之生成式AI程式前,建議應詳閱各該使用者協議與隱私權政策。

三、資料正確性與可靠性不足

目前生成式AI程式仍在初期投入市場階段,許多功能尚未完備,生成資料之正確性仍備受質疑,例如今年6月在紐約州發生律師使用ChatGPT撰寫訴狀,其中援引的法庭文件竟包含由AI生成但純屬虛構的法院判例,律師卻未加查詢而當成真實判例拿來使用,遭到法院裁定移送懲戒。民衆在享受生成式AI程式之便利時,應詳加確認內容是否有誤或多方確認,若使用生成式AI程式撰寫重要文件或查詢資訊時,務必對所有生成式AI所提供之相關資訊加以查證,避免造成後續付出更大的金錢與時間成本。

AI相關技術將會改變未來20至30年的科技領域與人類社會經濟活動,但對此前所未見的科技發展,不可避免亦會帶來無法遇見之法律議題,對於使用者而言,除就已知的法律風險應戒慎恐懼避免誤蹈法網外,對於難以預見因新科技伴隨而生的法律議題,如能密切保持關注,相信能減少新科技帶來的陣痛,並進一步確保AI之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