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到2025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每日290萬噸以上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 (許維娜)“水資源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極爲寶貴的。我國沿海11個省(區、市)的55個沿海地級以上城市中,有51個爲缺水城市,12個海島縣全部爲缺水縣。”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17日召開的6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水資源已成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因此,海水淡化作爲重要優質增量水源,對緩解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那麼,我國目前海水淡化利用的相關情況如何?如何完成《行動計劃》明確的2025年主要目標任務?對於經濟相對欠發達的沿海縣(市、區)來說,培育海水淡化產業鏈,是否有一些激勵措施?
據孟瑋介紹,目前,我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3個,全國海水淡化總能力約爲每日165萬噸。《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每日290萬噸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規模每日125萬噸以上。
“制定這一目標,綜合考慮了沿海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海水淡化利用需求量大,我國擁有較強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設計建設能力,產業鏈較爲完整,規模化利用已具備較好成本效益等因素。”孟瑋表示,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海水淡化總體規模和單體工程規模相對較小,關鍵核心設備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入網存在標準不銜接、激勵政策不足等困難和問題。
爲此,《行動計劃》提出了完善政策體系的相關措施。據孟瑋介紹,《行動計劃》鼓勵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或補貼等方式,推動海水淡化水用於城市公共市政供水。鼓勵水電聯產“以電補水”,落實免收需量(容量)電費、企業所得稅抵免等優惠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投資方面,鼓勵社會資本採用PPP等多元化方式積極參與。
“後續,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會推動文件的落實,特別是把激勵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取得實效。”孟瑋說。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水資源利用方面,孟瑋提到,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國年缺水約500億立方米,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資源短缺已成爲制約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瓶頸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短板。與此同時,我國用水結構不夠不合理,用水方式粗放,用水效率還不高,節水潛力還有較大空間。
據孟瑋介紹,2019年,經中央深改委同意,國家發改委聯合水利部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提出六大重點行動和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兩方面舉措,確定了29項具體任務,目前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從2012年到2020年,全國城市節水量達到453億立方米,相當於5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年調水量。有測算表明,從現在起到2035年,通過在農業、工業和城鎮生活用水等方面加大節水力度,全國節水潛力可以達到600億立方米。
孟瑋表示,污水資源化利用是落實新時期治水方針的具體舉措。今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會同九部門印發《關於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重點領域和實施的重點工程。今年5月,在陝西西安組織召開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現場會,就抓緊落實《指導意見》作出部署。
孟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把節水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將水資源剛性約束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持續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印發《“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方案》,深入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綜合開展污水資源化利用試點示範,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