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深耕結碩果,邊緣計算產業正在引爆

(原標題:多年深耕結碩果邊緣計算產業正在引爆)

邊緣計算是什麼?

在幾年前,這個問題很難有答案,甚至許多人對於邊緣計算的概念都是一頭霧水。但是伴隨着智能化應用的普及與深入,邊緣計算越來越爲人熟知,甚至在工業製造、智能交通數字能源智慧城市等衆多應用場景中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再談邊緣計算

本月初,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中國移動‘5G+E’網邊融合技術峰會”上對於邊緣計算應用技術與場景提出了10個問題,這也是他繼兩年前的“十問邊緣計算”之後再一次對邊緣計算表現出了公開關注。在鄔院士看來,未來邊雲協同已經成爲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他甚至還列舉了多個人臉識別、智慧城市的應用實例加以佐證。

這同樣說明“邊緣計算”已經今非昔比。早在2016年,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爲、英特爾、ARM和軟通動力聯合倡議發起的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縮寫爲ECC)在北京正式成立,這也被整個行業看做是邊緣計算興起的重要標誌。

如今ECC已經走過了4個春秋,時至今日,ECC構建了完整的技術平臺、商業平臺、產業營銷平臺,圍繞5+1價值行業(運營商、工業製造、數字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數字文娛)開展了積極探索,輸出了10+本產業白皮書、構建了40+測試牀、積累了30+標準/開源/技術合作等技術研究,並與包括AII/IEEE/ISA/CAA/IIC等20+主流的標準與產業組織實現戰略合作,極大的促進了邊緣計算產業的發展。

孕育全新生態,邊緣計算髮展正當時

邊緣計算已經成爲了OT、IT、CT發展的新趨勢。來自權威分析機構Gartner的相關報告認爲:隨着數字業務的不斷髮展,75%的企業生成數據將會在傳統的集中式數據中心或雲端之外的位置創建並得到處理。而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今天,邊緣計算向行業、產業的縱深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並將在未來幾年迎來爆炸性發展。

根據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發佈的邊緣計算2.0定義——邊緣計算包括雲邊緣、邊緣雲和邊緣網關三類落地形態;以“邊雲協同”和“邊緣智能”爲核心能力發展方向軟件平臺需要考慮導入雲理念、雲架構、雲技術,提供端到端實時、協同式智能、可信賴、可動態重置等能力;硬件平臺需要考慮異構計算能力,如ARM、X86、GPU、NPU、FPGA 等。

這也是業內第一次從產業實踐維度給出了清晰的邊緣計算落地技術方向牽引,並從主要構成、核心內容、表現形態和軟硬件生態等多個層面進行了闡述。這其中,硬件異構和軟件雲化的內容比較好理解,而包括“邊雲協同”和“邊緣智能”等概念更是整個行業都在強調的重點。

唯一讓人有些疑惑的可能就是“邊緣雲”與“雲邊緣”的區別。其實從名稱就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邊緣雲的重點在於邊緣,強調了在邊緣側構建中小規模雲服務能力,業務處理邏輯主要在邊緣側實現;而云邊緣則強調了雲,意味着雲服務在邊緣側的延伸,業務處理邏輯主要在中心雲實現。

“比如多接入邊緣計算(MEC)、CDN等屬於邊緣雲;而包括許多公有云的邊緣服務則屬於後者”,在談到兩者區別的時候,ECC需求與總體組主席、華爲標準與產業發展部高級產業發展經理黃還青如是說。

ECC需求與總體組主席、華爲標準與產業發展部高級產業發展經理 黃還青

邊緣計算技術體系已有雛形,市場初具規模

IDC在2019年第三季度發佈的數據報告中提到,2022年邊緣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7.2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必然會孕育自己的技術、架構和生態規則,而ECC發佈的“邊緣計算2.0定義”則明確了這種趨勢的必然性。不難看出,邊緣計算將會逐漸成爲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核心使能,成爲OT/IT/CT產業鏈未來的主要產品研發和業務佈局方向,擁抱邊緣計算已經勢在必行。

邊緣計算隨着行業數字化的深入而興起,比雲計算髮展初期面臨着更好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但正如雲計算髮展了近20年纔有瞭如今的成就一樣,邊緣計算走向成功還有不少的路要走。對此,黃還青的認識也非常清楚:“邊緣計算近期的主要機會點集中在工業製造、數字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數字文娛等行業,但細分的應用場景我們聯盟也在聯合會員夥伴積極探索中”。

其實最早邊緣計算的出現就是爲了解決雲計算在“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場景下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實時性、帶寬、安全、隱私等。這些問題在工業製造場景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得益於自動化流水線,工業製造在互聯、智能、協作上的需求更爲迫切,這也是爲什麼最初邊緣計算的許多探索都在圍繞製造業展開。

尤其是在雲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想要實現對於設備的精細控制與管理,就必須藉助於邊緣計算的力量,需要在邊緣側實現設備的智能化和自主化,這樣不僅解決了傳統工業環境中的數據孤島及業務協同的問題,也能夠更好的支持柔性製造,並憑藉着全新的技術形態實現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的創新。

智慧城市同樣是邊緣計算髮揮價值的重要陣地。這一點每個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在拍攝車輛違章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天眼系統抓到犯罪分子;人臉識別已經深入交通領域,機場、火車站等安檢設備,並能實現秒級響應;出行掃碼已成爲大家習以爲常的操作,政府可以根據人流量變化實現更好的疫情管控。

除此之外,包括運營商、電力能源、雲遊戲等許多領域都有邊緣計算的用武之地,比如中國移動就已經將邊緣計算上升爲公司戰略與5G並列,推動中國移動未來從管道經營擴展到算力經營;而美國電信公司AT&T也將邊緣計算定位其5G戰略三大支柱之一,通過開源加快邊緣計算生態建設和商用部署。

搭乘“新基建”春風,助力雙循環,邊緣計算未來可期

今年兩會,“新基建”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由此也讓“邊緣計算”成爲行業熱詞,不少權威分析機構也非常看好邊緣計算對於未來新基建發展的推動作用。今年6月,畢馬威在其發佈的《5G邊緣計算的價值機遇》報告中明確指出,工業化製造、互聯醫療保健、智能運輸、環境監控、遊戲等五大行業在連接性、軟件、硬件和服務領域的合併市場總值將超過5000億美元,這也意味着邊緣計算將面對毫不遜色於雲計算的廣闊市場。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證明了邊緣計算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創下,企業實施數字化的緊迫性從未如此強烈,而中國作爲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國家已經在數字化的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許多數字化應用都已經成爲了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此也能看出邊緣計算對於內循環經濟的拉動作用。早在多年前,政府就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旨在通過製造業的升級拉動經濟轉型與發展。而在今年3月,“新基建”的概念也被再度豐富,包括5G、邊緣計算、物聯網等等概念在內的結合同樣是藉助於新型IT手段實現數字化轉型,拉動經濟提升。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最早的“中國製造2025”還是如今的“新基建”,本質上都是希望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提升製造業乃至整個經濟的活力,而如今邊緣計算已經達到了這樣的成效,許多行業在疫情下依然獲得了不小的增長。即便今年疫情肆虐,但是以IT產業爲代表的諸多產業經濟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滑,甚至在下半年實現了增長,這正是數字化帶來的全新動能。

而邊緣計算爲工業製造帶來的提升也會反所用於外循環方面。我們知道,儘管在全球製造業格局中,中國製造佔據着較大的全球市場份額,但這僅針對中低端產業領域而言。對於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高端,中國製造始終競爭乏力。

不過在實現數字化之後,無論是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還是技術化含量,都相對於以往有了顯著的提升,而這種能力也會對外實現輸出,從原本的品種優勢轉換爲品質優勢、從成本優勢轉換爲技術優勢、從速度優勢轉變爲質量優勢,實現內外循環的共同提升。

從2016到2020,邊緣計算曆經多年的發展,在ECC的不懈努力下已經從最初的概念成爲了如今具備可執行、可操作的行業熱門技術,實現了從泛化概念到落地探索的跨越性發展,在新基建的助推下具備了更大的潛力與發展空間。在談到產業發展的時候,黃還青表示ECC正在探索“邊緣原生”、“算力網絡”等圍繞着邊緣計算而產生的新技術的全新應用與實踐,“未來1~2年是產業發展關鍵期,非常有可能形成相對完整的邊緣計算的技術體系。”

邊緣計算將向何處去?12月10日,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將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舉行以“智聯邊雲,共創產業新價值”爲主題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屆時將邀請來自全球的商業領袖、國際組織、政府機構、產業夥伴、學術大咖等各界專家一道,全方位探討邊緣計算技術發展趨勢、展現邊緣計算創新應用、聚合邊緣計算產業生態、推動邊緣計算產業快速發展,共同邁向新增長之路。

更多峰會資訊,請關注邊緣計算產業聯盟,點擊微信下方峰會註冊即可報名,歡迎蒞臨現場,共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