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募實施二次首發 爲基金銷售再添一把火

基金髮行開始回暖,部分公募也開始對老基金實施“二次首發”,爲基金銷售再添一把火。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推出績優基金“二次首發”,效果不錯。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二次首發”代表了基金銷售市場重視保有量規模、看重持續營銷的發展方向,未來有望成爲基金銷售市場的一種常態

多家公募實施二次首發

助力績優基金“長大

績優基金越來越成爲基金公司的營銷重點。近期,部分公募陸續推出績優基金“二次首發”。比如中郵基金旗下的中郵優享一年定開、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銀聚和一年定開,都在近期打開申購後實施“二次首發”,部分公募還是旗下首隻基金“嚐鮮”二次首發。

北京一家公募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他所在公司針對“固收+”產品正在實施“二次首發”,每天大約有1億資金淨流入,希望能達成二、三十億的目標。

所謂“二次首發”,是以首發的激勵機制對已發行產品進行短期重點營銷,屬於持續營銷的一種。

中郵創業基金營銷部副總經理鄭重表示,從銷售的推動形式上,二次首發和首發、持續營銷沒有本質區別。但在銷售策略定位上,二次首發集合了首發和持營的優勢檔期集中,可以享受代銷機構績效考覈和激勵政策的加持,基金公司也會集中投入投教和宣講培訓,配合二次首發;在產品選擇上,二次首發肯定是拿出業績優秀的基金,會有較好的產品營銷效果。

上述公募市場部人士透露,二次首發與基金首發、持續營銷相比,主要體現在渠道銷售的激勵政策不同:首發的激勵最高,二次首發次之,持營相對較低。“在激勵方面,爲配合二次首發,基金公司會適當調整代銷渠道管理費分配比例,比如把尾隨佣金從平常的35%提升爲45%,爲基金營銷開展集中的加持政策。”

談及各家公募陸續開展績優基金二次首發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認爲,此舉可以解決績優基金“長不大”的問題

“二次首發能解決部分績優基金長不大的問題。”上述公募市場部人士表示,比如公司的部分基金長期業績優秀,但規模卻不到2個億,通過二次首發,給績優基金帶來更多曝光的機會,將績優老基金的規模做大。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認爲,二次首發相比持續營銷激勵力度更大,能更有效推廣老產品,解決產品業績雖好但由於關注度不夠而規模上不去的問題。

鄭重補充說,如果新發基金沒有較好的銷售檔期或缺乏適合的產品批文,基金公司會選擇歷史業績較好的老基金做二次首發,以解決日常的營銷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公募在代銷機構發行新基金,如果產品類型、策略與市場環境的匹配程度較低,在銷售檔期及激勵政策上的議價能力不夠強,二次首發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二次首發效果較好

有望成爲市場常態

去年以來,富國內需增長混合交銀內核驅動混合、工銀瑞信新金融等績優基金陸續完成了二次首發。

在長期業績較好、渠道激勵政策的加持下,績優基金的二次首發效果良好,多隻成爲爆款,比如寶盈人工智能股票基金、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等二次首發募集規模高達50億元左右,二次首發也逐漸成爲不少公募加強持續營銷的重要途徑。

多位行業人士判斷,“二次首發”代表了基金銷售市場重視保有量規模,看重老基金持營的方向,未來可能成爲市場的常態,但短期內無法取代新發基金。

鄭重表示,雖然二次首發整體效果較好,但不會替代新基金髮行。一是新基金可以根據現階段市場的規律和變化,推出新的策略和創新品種搶佔市場投資熱點,老基金則無法做到這一點;第二,基金新發仍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銷售指標,通過新發基金的數量和規模搶佔市場份額。而二次首發條件較爲苛刻,只能作爲階段性銷售的替代方案

鄭重透露,從基金公司角度來講,挑選二次首發產品的標準非常嚴格,一是會考慮與渠道過往的合作情況,選擇在銷售端合作比較緊密的機構;二是產品過往的歷史業績要足夠優秀,同時要有規模擴充的預期;三是要考慮二次首發產品與渠道客羣的適配度,比如公司最近正在進行二次首發的“固收+”產品,會選擇穩健類客羣爲主的代銷渠道。

“我們篩選這類基金,一是歷史業績好,持續受到渠道、客戶認可的產品;二是基金規模不能太大;三是要是進入開放期的定開型封閉式基金。”上述公募市場部人士也透露了公司對“二次首發”基金的嚴苛要求。

在這位公募市場部人士看來,二次首發減少了資源消耗,又有利於緩解行業“贖舊買新”現象,興全、中歐等績優公募在首發基金上的剋制,也讓同行看到了可學習的成功案例

劉亦千分析,二次首發產品具有可供參考的歷史業績,相對首發產品,不可預知風險更低。但這個優點往往在銷售時看不出什麼效果,主要是首發產品在發行時淨值不會波動,對投資者而言想象空間更大。另外,一些二次首發產品的激勵力度要低於首發產品。因此,部分產品二次首發後份額增長並不明顯。

“隨着基金數量的增加,基金公司的管理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對基金公司而言,通過二次首發來推動規模增長可能更具持續性,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爲主流。”劉亦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