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冒險的渴望 讓陳彥博30歲奪世界四大極地超馬總冠軍

多年來陳彥博雙腳跑遍全世界,四處征戰極地、雪山等險惡環境。(照片提供/陳彥博)

在溫度高達50度、宛如地獄般炙熱的沙漠賽道上,終點線前即將迎來選手陳彥博,而一旁陪伴等候的還有第一次到現場看他比賽父母。不料,這場賽事末段,他因熱衰竭幾度被迫停下腳步,最後17公里強忍着暈眩不適,和瑞士選手Filippo相互鼓勵,憑着意志力一步一步跑回終點。這場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之一的中國戈壁沙漠站賽事,他拿到第五名。

這是2019年紀錄片《出發》裡的片段,電影完整記錄陳彥博在一年裡完成四大極地超馬賽事的過程,如詩如畫的壯闊景象裡,跟着他的腳步跑進雪地、高山、沙漠,也看見浪漫的極光;而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情緒隨着比賽過程中,他時而開心、時而痛苦、幾近崩潰的模樣而跟着跌宕起伏……所幸,最終他拿下2016年四大極地超馬總冠軍,那一年,他30歲。

設立目標 30歲站上人生高峰

陳彥博原本是勁速滑輪選手,始終保持全國前三名的成績,按照原定計劃,他本應進入競速滑輪常勝軍學校屏東潮州高中就讀、成爲溜冰國手。因父母不放心他隻身待在南部訓練而作罷;隨後他以非科班身分、吊車尾錄取臺北市成淵高中田徑隊

「那時候選八名,我就是第八位入選的,前七位都拿過全國前三名。」他回憶,必須從頭開始訓練,壓力真的很大。高一、高二時,他白天唸書、晚上訓練,胃潰瘍等疾病不時來襲,相當難熬。到了高三終於苦盡甘來,贏得全國中學運動會10000公尺冠軍,拿到國立體育大學的入學資格。

上大學之後,他開始練馬拉松。雖然馬拉松列爲奧運項目,也是許多運動選手的至高目標,但是陳彥博卻從學長姐身上看見現實面,即使參加奧運比賽回來,可能也不會有合適的工作職缺與發展。於是他默默決定,運動選手生涯就在大學畢業時終止吧。

畢業前夕,陳彥博入選遊戲橘子關懷基金會組成的挑戰北極隊伍「橘子基金會夢想隊」,參與磁北極600公里大挑戰獲得第三名,成爲歷屆最年輕完賽的選手。沒想到,這場單純當成自己退役禮物的一場比賽,竟意外成爲他人生的轉捩點,就此踏進極地超馬的世界。

23歲時陳彥博訂下五年內挑戰世界七大洲、八大站超級馬拉松的夢想。沒想到,在全力逐夢的過程中,意外迎來一段人生插曲,25歲時被醫師宣判罹患咽喉癌,他一度不敢相信;但爲了持續追夢,他積極接受治療,順利抗癌成功。

2013年完成澳洲520公里內陸超馬橫越賽之後,完成了23歲時訂下的五年目標;隨後更於30歲那年,奪得四大極地超馬總冠軍,站上人生的高峰。

對他來說,罹癌的意外插曲,讓他體認到人生該適時釋放壓力,調整生活節奏。極地馬拉松更是人生的縮影,在某一個時刻會覺得痛苦,想放棄;但事後回頭看,那些經歷都是人生的增補劑。他有感而發地說:「如果人生沒有這些挫折跟痛苦的過程,可能現在就沒有辦法走得那麼勇敢。」

30歲那年,陳彥博順利完成四大極地馬拉松巡迴賽,獲得總冠軍。(照片提供/陳彥博)

跑遍全世界自學戰勝英語

多年來,陳彥博靠雙腳跑遍世界,累積許多信心跟實力;然而他的破英文,卻數度讓自己陷入窘境,至今回想起來依舊感到難爲情。他笑着回憶一個人出發參加人生第一場國際賽事,跟英文「不打不相識」的過程,主辦國是印度,「我看不懂飛機降落的目的地,到了之後又要在哪裡集合……」出發前,一通雞同鴨講越洋詢問電話,更是讓他講到冷汗直流。

更令人驚訝的戲碼在後頭。那場賽事,他放棄可以闖進前三名的機會,留下來照顧疑似罹患高山症的澳洲選手,最終獲得第四名,主辦單位破例邀請他上臺領獎。他遲疑許久才鼓起勇氣上臺,只能把腦海中想得到的單字全用上,很勉強地完成英語致詞;但臺下聽衆的鼓勵不僅帶給他開口說英語的勇氣,更成爲他後來發奮苦學英文的契機。

臺後,他將目標賽事簡介列印出來,一個字一個字查,重複聽發音,土法煉鋼學英文。之後慢慢自學累積,聆聽比賽前主辦單位的求生規則說明,比賽中不時與各國選手互動溝通,反覆練習聽說,經歷七大洲、八大站的賽事之後,終於奠定英文基礎。如今,一個人出國比賽、生活打理,用英文溝通再也不是問題。

從一口破英文,進步到能自在跟外國人溝通,陳彥博靠的全是勤練跟苦學。後來,爲了看懂更多長程冒險的求生技能,他靠自己的力量讀完英文比賽手冊、文獻資料,後來更受邀完成40分鐘的英語演講。

這場英語演講,陳彥博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是在馬來西亞的保險公司舉辦的大型活動,觀衆多達兩千人。雖然自覺英文程度僅能一般日常溝通,但心裡有個聲音告訴他,「如果我不敢接受這樣的挑戰,我永遠都會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於是他很快決定接受邀請,還找來任職外商的熟人指導正式用語。

接下來,他勤練英文講稿,反覆練習走位儀態、動作。當天上飛機、到會場,嘴裡都不停地念着英文,他笑着說,「我那天緊張到襯衫全都溼了吧。」但順利完成的那一刻,心情很激動,那一天剛好是他30歲生日,別具意義。

對未來極度渴望 練就驚人時間分配

除了超馬跑者身分,陳彥博同時念研究所、出書、舉辦校園演講、擔任冒險賽事顧問,讓人十分好奇他的時間分配。他說自己的確是把生活搞得很忙碌,「因爲對未來很渴望,所以我會設定三年、五年後想成爲什麼樣的人,十年後想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設定目標之後,他就往那個方向走,每一天都催促自己往目標邁進。

至於每日的時間管理,則是從一大早五點半的跑步訓練開始。跑步當下,大腦思緒會清楚地整理、排序當日待辦事項;訓練的過程中會分泌腦內啡,讓人擁有積極、正向的想法,迫不及待展開一天的行程。

完美主義者的個性、極地超馬賽事的訓練,也造就陳彥博按照目標、按部就班的做事風格。尤其參加冒險賽事,求生裝備絕對不能有所遺漏,因此凡事井然有序就成爲他不得不養成的習慣。

即使投身超馬賽事,在忙碌之餘,陳彥博依然每年舉辦「Run for Dream 夢想公益校園講座」,去(2020)年已邁入第八屆。他走進國、高中校園,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也聽學生分享夢想。例如,有學生因爲家裡經濟不好,到學校才能吃到補助的午餐跟晚餐,正好有一位得獎的廚師,到校供應營養午餐做公益,啓發這個學生成爲廚師的夢想。

陳彥博有感而發地說,持續走進校園與學子互動,在他們心中埋下一顆夢想的種子,「喜歡就去做,而且你必須相信這麼做是對的,然後一直堅持下去。」

隨着比賽移地訓練,陳彥博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也十分融入當地生活。(照片提供/陳彥博)

持續相信 下一步挑戰多方位冒險運動員

30歲站上世界極地超馬的高峰之後,陳彥博沒有停下腳步,他早已悄悄設定好下一個目標,除了擔任極地冒險顧問,也訓練自己朝多方位冒險運動員前進。近年來,他成立Run For Dream冒險俱樂部,帶領學員跑步訓練課程、戶外活動冒險,帶領他們到國外參與冒險賽事。2018年他擔任極地教練,與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領軍帶領團隊挑戰「前進南極點」計劃,傳承自己多年來的專業技術與經驗,協助團隊完成夢想。

個人賽事上,他將轉戰戶外運動的冒險賽(Adventure Race)。運動員需以獨木舟、登山車、越野跑、溯溪、冰攀、垂降等方式進行冒險。去年,他開始不間斷跑山、騎自行車,準備參加今年的比賽,滿心期待這個全新挑戰。

人生經歷如此精采,陳彥博笑說自己就是無法停下腳步,對他來說,「Have Fun」最重要。他鼓勵所有學子,試着把每一件事當成是很好玩的事情,喜歡就去做、持續做,不需期盼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回饋,重點在於快樂,享受自己喜歡做的事。

文/張秋蓮

About 陳彥博

出生:1986年

學歷: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運動訓練生化與營養研究羣)、國立體育大學陸上技術學系

現職: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作家、演說家

經歷:2018年「前進南極點」計劃極地教練、2016年四大極地巡迴賽世界總冠軍、2015年美國G2G超馬賽總冠軍、2013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2011年外交部NGO優秀個人代表、2008年磁北極600km歷屆完成最年輕選手

著作:《出發‧Run for Dream》、《越跑越懂得:亞洲第一極地超馬選手陳彥博想告訴你的事》、《夢想零極限:極地超馬選手陳彥博的熱血人生》、《零下40度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