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任澤平: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世界終將屬於長期樂觀主義者
12月20日,任澤平剛在深圳結束他的年終秀演講,緊接着的一週,他的演講切片、金句開始在互聯網上出現,一些人試圖從他的演講中找到一些答案——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下,是否孕育着新的產業浪潮和科技革命,下一個突破口在哪裡?
在很多人眼裡,任澤平是既關注宏觀經濟又鑽研微觀經濟的“網紅經濟學家”,何以稱其爲“網紅”?因爲他不僅擁有經濟學家的身份,同時還兼顧“創業”,一面創立自媒體“澤平宏觀”,一面還盯上脫髮人羣,在去年創立防脫髮品牌“仁生澤發”,並在淘寶開了家網店。
關心時事熱點、關注民生,還玩得了年輕人的網絡熱梗,這讓這位在全網擁有3500萬粉絲的經濟學家擁有不一樣的“人設”,他時常在微博分享洞察、評論事件、感悟人生。有網友評價說:“任老師應該還有一重雞湯博主的身份。”
擁有千萬粉絲後,在過去十幾年間,任澤平曾因爲多次“預言”備受爭議,跟着爭議來的是爆火的“金句”。
例如2014年,任澤平“下海”成爲一位賣方分析師。當時他曾在一片悲觀中喊出“5000點不是夢”,在迎來大牛市後,2015年他又在高位提醒“市場瘋了”。
2017年,他提出“新週期”的概念,稱中國經濟正站在“新週期”的起點上,以房地產、重化工業爲代表的傳統產業峰值已過,以高端製造、數字經濟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崛起。這又引發了市場關注。
在2019年,他又一次提出“新基建”的概念,認爲未來拉動中國經濟的關鍵是新基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纔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他表示在過去的這些年裡,他調研了上百家企業,其中不乏名創優品這種爆發型企業,通過與企業家深度對話,看到時代變化下消費的新風向。
日前,天下網商團隊在北京見到了任澤平,雙方就新一年的經濟變化展開了探討,任澤平看到國家釋放了新的信號,並總結了三個關鍵點:
那麼圍繞政策風向,2025年,企業有哪些機會?
任澤平認爲,消費在中國GDP的佔比會越來越高,當下我國居民處於積累資本、不斷增長的發展過程中,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到一定階段大家就會從底層的生理需求逐步往自我實現遷移,開始享受美好生活,因此未來消費佔比會不斷增高。
這對消費品公司來說是一個機會信號。但伴隨居民的消費升級,消費者也會尋求更高品質的產品,任澤平認爲未來一定是“良幣驅逐劣幣”,“當大家都覺得線下消費沒機會的時候,胖東來、名創優品、山姆會員店不都成了現象級的物種嗎?從用戶出發,提高自己的服務和品質,一樣可以贏得人心。這是第一。”
第二個機會是興趣消費,其提到從曾經的亞文化圈進入主流視野的“穀子經濟”,他認爲興趣消費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而名創優品抓住“吃谷”熱迅速搶到了年輕人。
他還提到,未來發展還是依靠創新,進入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的轉變階段,AI、新能源汽車這些新質生產力仍將是未來趨勢。
對於未來經濟的判斷,任澤平保持樂觀。“我們經常講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世界終將屬於長期樂觀主義者。時代變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看到變化、擁抱變化,抓住新的趨勢和機遇。”
以下爲與任澤平的對話,經編輯整理:
2025經濟的“三大關鍵詞”
天下網商:您在全網有3500萬粉絲,年薪千萬、曾被稱爲“最貴經濟學家”,現在是“澤平宏觀”的創始人,您是否能給自己提煉幾個關鍵詞,介紹一下自己?
任澤平:我覺得是“經濟學手藝人”,我還是比較熱愛經濟學研究。經濟學是一個很偉大的學科,它試圖拯救世界,你看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制度經濟學,核心是講市場化、法治化的制度,而能否建立這樣的現代制度,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趨勢,國家需要創新、需要企業家,創新和企業家精神都需要土壤,這個土壤就是制度。
天下網商:爲什麼定位自己是“經濟學手藝人”?
任澤平:再加幾個詞,應算是一個有溫度的、有情懷的一個經濟學手藝人。澤平宏觀這幾年影響力算是比較大,全網有幾千萬的訂閱。我認爲這是一種信任,大家囑託你做一些對社會進步有用的事,這也是經濟學的使命。
天下網商:當下,企業家圈層也在關注經濟學。今年諾貝爾獎之後,新制度經濟學的開創者科斯就很火,大家都在探討新制度經濟學和市場的關係。不久前,國家也釋放了很多經濟信號,您看到哪些關鍵點?
任澤平:這一波的政策,我覺得主要有三個關鍵。
第一,拉開大規模經濟刺激的序幕,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釋放經濟活力。過去這五年我們在不少方面都遇到挑戰,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現在看外部,例如關稅、“脫鉤斷供”等都是持久戰;內部,房地產、股票市場,以及就業和居民收入,包括企業家的戰略方向選擇,未來仍有挑戰性。
天下網商:“脫鉤斷供”會帶來哪些具體挑戰?
任澤平:中國號稱世界工廠,有一個數據,中國製造業佔全球三分之一的比重。全球82億人,中國14億人,中國生產的東西供應了全球三分之一。我們的產能是爲世界準備的,但現在的挑戰是什麼?就是所謂的“脫鉤斷供”,逆全球化,這是挑戰,我們需要積極調整。
對企業來說,要出海尋找新市場。從國家的角度,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內需放在2025年重點任務的首位。我覺得第一個是拉開了大規模經濟刺激的序幕,或是拉開了全力拼經濟的序幕。
天下網商:第二個關鍵詞是什麼?
任澤平:就是會保護民營經濟。誰來推動企業,企業是市場主體對吧?我們說拉動消費,消費靠什麼?居民有收入有就業,就會消費。那麼居民的收入和就業來自哪裡?還是企業。那企業的積極性來自哪裡?就是爲什麼要創業的原因。
亞當斯密講,市場有一隻無形之手來調控經濟運行。無形之手是什麼?就是每個人在利他的同時利己。爲社會創造價值,獲得財富,這就是企業的本質。企業帶動了就業,帶動了經濟增長。我覺得制度經濟學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啓示是,建立一個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個現代制度,這個可能是比經濟刺激更重要、更長遠、更根本。
天下網商:第三個關鍵詞是什麼呢?
任澤平:是穩住股市、樓市。2024年9月開始,我們房地產政策出現了大的轉向。國家提出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穩住樓市很重要,房地產目前還是中國最大的行業,相關就業人數達幾千萬,同時房地產帶動相關投資佔中國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分之一以上,更重要的是,中國老百姓最大的財富都在房子裡。
天下網商:之前有些國家陷入了通縮螺旋,沒有人願意花錢,有錢先去還負債,導致大家收入變少,最後經濟就不增長了。
任澤平:這叫作“債務通縮的惡性循環”,比如房價越跌,人們越沒有動力去消費,別人賺的錢越少,房價進一步下跌,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就一個公司來講,我們稱其爲“資產負債表衰退”,凱恩斯講的叫“流動性陷阱”,經濟學家把這個事兒說得很透了。
我打個比方,房價不用跌,你十年不漲不就消化了,對吧?大家收入就業改善,自然就消化掉了。大家要有耐心不要急,比如股市,現在很多人講說提振股市對拉動消費沒有作用,我覺得這是違背經濟學規律的,爲什麼呢?就是這叫財富效應。我打個比方,比如說你在股市上增加了100萬元的財富,對於拉動消費是有幫助的。
天下網商:中國企業該如何抓住科技革命的機會?
任澤平:像馬斯克和英偉達,一個代表新能源革命,一個代表人工智能(AI)革命,這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怎麼抓住呢?華爾街成就了美國的新能源、人工智能革命,搞創新是要燒錢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馬斯克都瀕臨破產好幾次,通過源源不斷地融資,成就了一家偉大的公司。其中資本市場起到了很好的資源配置作用,中國搞科技創新,需要強大豐富的資本市場,最終需要靠社會的力量,起到資產配置和定價的作用。
天下網商:國家提出,明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任澤平:更加積極的貨幣政策2020年提過,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提過。這次是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這個組合,歷史上是第一次提出。可見,國家決心很大,要把經濟給刺激起來。刺激經濟,搞基建,擴大生產。
消費品企業的結構性機會在哪?
天下網商:我們再聊聊消費,原來我們說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現在的這個結構好像在發生變化,消費的比重似乎在增加。
任澤平:會越來越高,這也符合經濟規律。比如說美國現在消費佔GDP比重是78%,中國的消費剛剛超過50%,我們正在從一個原來靠出口、靠投資的經濟體開始變得更加平衡,所以未來消費佔比越來越高是正常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經濟規律,經濟一開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積累資本,要不斷增長。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就符合馬斯洛需求理論,發展還是爲了讓人民享受美好生活。沒有享受美好生活,就沒有吃喝玩樂的消費。所以未來消費佔比高,它是無論是歐美還是日韓,都符合經濟規律。
天下網商:歐美髮達國家,消費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很高的,我們目前還在增長,那就相當於我會拿出更多賺的錢消費,而非存下來,在微觀層面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任澤平:還不能完全這麼講。其實我們消費佔居民收入的比重也好,在這個國家GDP的比重要好,可能比歐美國家要低一點。爲什麼呢?其實亞洲人總體偏好儲蓄,歐美國家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你看日本人帶着一生財富走進了墳墓。我覺得這是文化層面。
爲什麼大家不消費,我覺得一個跟預期有關,如果對未來謹慎,消費也是謹慎。
天下網商:這是對消費非常清晰的判斷。這也是爲什麼過去幾年,大家的房價漲,所以預期非常好的階段迎來了消費升級。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也迎來了一定程度上的產業升級。之前,鍾睒睒在接受採訪時說像某些平臺的價格體系,對中國的產業是一種巨大的傷害,劣幣驅良幣。他說價格會影響產業導向,這個事兒你怎麼看?
任澤平:坦率講,我覺得中國過去這些年改變了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印象。現在中國製造是高質量、高品質、性價比的代名詞。我覺得要珍惜我們今天的榮譽,確實有個別企業導致行業倒退,知假售假,過度地卷價格戰,還是要注意的。
天下網商:過度捲入價格戰,本身是一個市場化行爲,所以你覺得這個時候是屬於市場失靈了,需要有形的手介入嗎?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任澤平:自由競爭也需要基本規則。比如說圖書行業,這麼多年好不容易走到了尊重知識產權,尊重這個作者的時代,正版書越來越多,盜版越來越少。但有些平臺出現大量盜版,導致出版行業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倒退,個別的平臺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我們就不點名了。
天下網商:這是每年618、雙11圖書商家、出版社都在討論的話題。
任澤平:對,我們也希望個別平臺不要帶這個壞頭,剛纔講的制度精神講的非常清楚,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才能讓經濟永續增長。我們鼓勵市場競爭,但是有些明顯違法,它的價格戰已經成了盜版和正版之間的競爭了。
天下網商:所以制度經濟學講效率假說,對這個制度應該朝着更利於經濟的方向去演進。
任澤平:經濟學講叫“劣幣驅逐良幣”,這就是一個壞制度、壞經濟,良幣能夠驅逐劣幣,這個經濟就是一個好經濟。
天下網商:消費背後其實是供給,有人消費就有人在產業端做新品,在產業端升級。但大家普遍感覺到,今天機會似乎沒有那麼多了。您覺得對消費企業來說,還有哪些結構性機會?
任澤平:我倒是願意給大家打打氣,高增長的時代結束了,但結構性機會還是很多。我覺得一切從用戶出發,比如說當大家都覺得線下消費沒機會的時候,胖東來、名創優品、山姆會員店不都成了現象級的物種嗎?我覺得他們都從用戶出發,提高自己的服務和品質,一樣可以贏得人心。
而且大家還發現,今年線下消費和有一個線上消費無法替代的體驗,是人間煙火。很多人說逛超市很解壓,還能帶來情緒價值,我們經常講優秀的企業賺取利潤,偉大的企業贏得人心。從用戶出發,爲社會創造價值,肯定是有機會的,這是第一。
第二是興趣消費,90後、00後跟我們這代人不一樣了,他們更注重個人體驗,比如盲盒、citywalk、IP聯名、二次元,就是興趣消費,這代年輕人更追求自我,我覺得挺好,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今年大家也更注重健康了,因此戶外運動的增長非常好。
我覺得不必要悲觀,因爲悲觀也毫無意義。我們經常講的叫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世界終將屬於長期樂觀主義者。時代變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看到變化,擁抱變化,抓住新的趨勢和機遇。
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
天下網商:國家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你覺得在消費行業裡,什麼是新質生產力?
任澤平:我的理解“新質生產力”有三個關鍵詞:一個是“新”,第二個是“質”,第三個是對於生產力和全優質生產力提升有幫助,比如說像硬科技,芯片、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所謂大國重器就是這些。我認爲可能就是這些在消費領域一些大量應用,比如新能源汽車,再比如說越來越智能的手機,一些AI超級應用,像百度、科大訊飛也推出了他們的超級應用,在不同領域取得了很好效果。
看這些前沿科技,會覺得中國非常有機會,中國有14億人市場,一個新東西它有規模經濟,工藝才能不斷完善,才能大幅降低成本。另外,就是中國有全世界最完善的產業鏈,我們可以迅速把產業鏈做閉環。
天下網商:您提到的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您能解釋下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麼?如何提升一家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
任澤平:全要素生產率其實是一個學術詞彙,最早是從經濟增長模型推導出來的,最早的經濟增長等於什麼呢?資本、勞動、技術和全額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包括人力資本的提升,那包括用新的工具提升智能製造,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
天下網商:以前的提升是投入資本,投入更多人力,而現在是需要在此之外,把組織效率和管理效率拉伸起來?
任澤平:以前是靠要素的投入,砸錢砸資源,投入人力。未來更多靠創新,靠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靠人力、資本、人才的驅動。
天下網商:您怎麼理解消費行業跟房地產行業的關聯?
任澤平:房地產銷量就會帶動消費,從供給端角度來講,因爲家電家居這都是大市場。房地產帶動了60多個行業,是產業鏈最長的,比汽車的產業鏈都長。
天下網商:如果房價止跌,但不漲,會帶動消費嗎?
任澤平:可以啊。中國一些城市,比如長沙,房價均價一萬多,基本不漲,這裡也是生活氣、煙火氣最重的一個城市,不要大跌,也不要暴漲,我覺得最終實現供求平衡,中國房地產是有解的。
天下網商:很多年輕人如果問您現在買房、賣房合不合適,您會怎麼回答?
任澤平:如何看買房和賣房?未來中國房地產跟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從普漲到分化。分化是什麼?就是中國人口流入的都市圈、城市羣,未來還有需求。人口流出的城市,未來十年、二十年,房地產都面臨着去庫存週期,所以現在應該探討的是去買哪裡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