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祭追蹤計劃 揭黑冠麻鷺神秘面紗

臺北市立動物園有棵相思樹連續3年都吸引黑冠麻鷺築巢。圖爲一隻被繫上標示色環幼鳥。(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臺北市立動物園有一棵相思樹,連續3年都吸引黑冠麻鷺在此築巢、繁殖與育幼,今年有2只幼鳥孵出,目前約爲3周大。爲了掌握幼鳥離巢後飛去哪裡生活,動物園與臺大森林團隊合作成立追蹤小組,將爲這2只幼鳥進行血樣採集與標記系放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園方與黑冠麻鷺追蹤小組初步判斷,連續3年都在園區相思樹上築巢的應是同一對黑冠麻鷺,因爲不同個體要選在同一地點、同一枝椏上築巢的機率太低。

雖然黑冠麻鷺已選好地點築巢,不過受限於連日大雨,這對親鳥只在3周前孵出2只幼鳥,不像前2年都各孵出3只。

曹先紹說,爲了進一步掌握2只幼鳥動向,動物園與臺大森林系野生動物研究室合作,組成黑冠麻鷺追蹤小組,採集幼鳥血樣、進行標記系放,意即在牠們腳上綁上「白綠橘」或「黑綠橘」色環,方便辨識與觀察。

黑冠麻鷺原本棲息在低海拔森林,喜歡獨自在樹林底層覓食。近年來在都市綠地也漸漸可看到身影,對一般民衆來說也算是易於觀察的鳥類。未來若民衆有看到腳上綁着標記色環的黑冠麻鷺,可協助回報至目擊系統(http://goo.gl/Easogy)或加入黑冠麻鷺故事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