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症折磨10多萬人 專科醫:2族羣要注意

眩暈症2大好發族羣老人、停經婦女要注意。(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根據國內統計資料顯示,全臺大約有10多萬人曾經飽受眩暈症的困擾,這類病患一旦眩暈症發作感覺就像是坐雲霄飛車一般,即使躺在牀上也會感覺身體一直往下沉就像是掉入深淵,或是一張開眼睛就像跑馬燈般,眼前的世界天旋地轉,最嚴重的話,身體無法維持平衡、完全無法站立,由於身體平衡系統自律神經有相當大的關聯性,通常大部分病人都會合並噁心、嘔吐等症狀

頭暈、眩暈症大不同 兩者這樣分辨

暈、眩是兩種不同的感覺,症狀表現也不同。耳鼻喉科醫師黃韻誠指出,「暈」就像是坐在一條船上,走起路來輕飄飄,會有飄浮不定的感覺;「眩」則是會合並頭昏目眩、眼花撩亂。事實上,暈、眩的症狀經常合併在一起,也就是所謂的「眩暈症」(Vertigo)。

如何分辨是單純頭暈、還是眩暈症?黃韻誠認爲,如果身體短暫不穩定,可能是屬於單純的頭暈;若是走路會左右搖擺,無法穩定身體,並且發現眼前物體旋轉,甚至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打轉,合併這兩種情況,就是所謂的眩暈症發作。

眩暈症2大好發族羣 老人、停經婦女要注意

根據醫師門診觀察發現,老年人是最容易發生眩暈症第1大族羣。黃韻誠指出,耳朵周邊血管較爲細微,甚至比頭髮更細小,屬於末梢血管,當發生血液循環不良,內耳末梢血管就容易發生缺血的情況,就會導致眩暈症,而大部分老年人都有心血管疾病問題,例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疾病,導致血管發生狹窄、阻塞等,加上血管老化、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就容易產生眩暈症。

第2大族羣是女性,年齡介於20~30歲及45歲以上的停經後婦女,是眩暈症的發作高峰期。20~30歲的病患大部分是有遺傳性體質的「梅尼爾氏症」;而45歲以上的停經後婦女,因爲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內耳器官失衡而引發平衡失調,就容易產生頭暈的狀況,是常見的更年期症狀之一;另外,個性敏感、比較謹慎小心的女性,也比較容易發生眩暈症。

發生眩暈症原因多 晝夜顛倒更要提高警覺

很多人都會誤解眩暈症是一種疾病,其實背後引發的原因可能不同,如睡眠不足、感冒、貧血、荷爾蒙失調常會頭暈;長期處於噪音環境、接觸染髮藥劑油漆有機溶劑,例如美髮師油漆工,長達數十年觸摸染髮藥劑或油漆,這些有機溶劑會慢慢滲透進入皮膚,並且累積在內耳細胞中,會造成內耳神經受損而引起暈眩;也可能是姿勢低血壓作怪;或是長期耳膜破洞造成內耳器官受到影響,都可能造成眩暈發生。

另外,姿勢不良也可能引發眩暈症,例如:工程師、作業員等,長期低頭,久而久之出現頸椎骨刺,就是所謂的「頸性眩暈」,在轉頭時容易壓迫到支配內耳器官的血管,就容易出現頭暈的情況,或是骨刺影響頸部的自律神經系統,也會產生眩暈的情況。

黃韻誠補充,近期在瑞典舉辦的神經耳科醫學會的最新研究報告,內耳的平衡神經具有節律性,如果經常晝夜顛倒,例如一個星期早上起牀、晚上睡覺,下一個星期早上睡覺、晚上起牀,不但破壞身體規律,同時身體平衡系統也受到影響,容易增加罹患眩暈症的風險,例如日夜輪班工作者、高壓環境工作者,都是高危險族羣。

眩暈症分中樞型及周邊型2大類 中樞型眩暈症嚴重恐致命

眩暈症主要分成「中樞型眩暈症」及「周邊型眩暈症」。黃韻誠說明,「中樞型眩暈症」是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問題,包括:小腦腦幹,最需要立刻排除的就是腦腫瘤及腦中風,因爲嚴重可能有生命危險;「周邊型眩暈症」的發生原因在於內耳器官,例如:耳蝸前庭、半規管、平衡神經等出現失調。根據醫學統計資料顯示,臨牀上,90%的病患屬於「周邊型眩暈症」,少部分爲「中樞型眩暈症」。

黃韻誠進一步解釋,臨牀上,醫師最害怕病人確診爲「中樞型眩暈症」,可能原因就是腦腫瘤及腦中風,也可能是自體免疫神經系統問題,這是非常罕見的原因之一。一旦確診,經轉診至神經內外專科進行治療,治療過程必須非常謹慎,若是病情無法穩定控制,生命會受到威脅。

5項詳細檢查找出病因 預防眩暈症這3招超管用

很多疾病都會造成眩暈症,因此,找出引起眩暈症的原因非常重要,才能夠對症治療而痊癒。在診斷眩暈症前,建議就醫詳細檢查,首先詳細詢問病史,包括過去接觸史、職業類別、家族性遺傳疾病,搭配對照病人眩暈問題;並且進行理學檢查、抽血檢查、內耳神經檢查、X光影像檢查等,必要時接受腦部核磁共振檢查。

事實上,大部分人發生眩暈症的原因,雖然與日常生活、飲食,沒有太大關係,然而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容易使身體產生過多的自由基。根據目前醫學研究指出,內耳神經系統容易受到身體自由基的影響,因爲內耳是非常微小的器官,一旦受到自由基攻擊,就會出現發炎反應。

黃韻誠建議,日常保養可以補充高強度抗氧化劑,例如銀杏,可以幫助對抗自由基傷害內耳細胞,達到有效保護的作用。另外,日常均衡飲食、睡眠充足,也都有助減少發生眩暈的狀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