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系”欲吃回頭草,收購標的身價已今非昔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中國軟件第一股”東軟集團(600718.SH)再釀資本運作。
12月16日晚間,東軟集團公告稱,公司正籌劃通過支付現金和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上海思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思芮”)100%股權。
爲此,公司股票自12月17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據瞭解,東軟集團擬現金收購上海瑞應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芮屹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持有的上海思芮合計57%股權,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大連東軟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東軟控股”)持有的43%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關聯交易。據悉,上海思芮不僅是東軟控股參股公司,近兩年與東軟集團也有數億元的業務往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9月,上海思芮估值爲8.87億元。時過境遷,“東軟系”如今基於戰略轉型目標,欲吃“回頭草”,可前者的身價與兩年前或已不可同日而語。
購回背後
上海思芮成立於2013年11月,公司是一家信息技術及軟件外包服務提供商,此前爲東軟控股旗下公司。
2022年9月26日,人瑞人才(6919.HK)公告稱,公司旗下上海瑞應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斥資4.08億元,向東軟控股收購上海思芮46%股權。
以此計算,上海思芮當時估值約爲8.87億元。
通過出售上海思芮股份,東軟集團得以回籠約4億資金。彼時,這一動作被視爲資源優化之舉。
從業務聚焦角度來看,東軟集團當時正處於對核心業務板塊進行深度梳理與整合的關鍵階段,而上海思芮雖在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有一定的建樹,但與集團當時全力攻堅的智能汽車、智慧城市等方向有所偏差。
時隔兩年多,12月16日,東軟集團和人瑞人才分別發佈公告,宣佈簽訂框架協議,擬將上海思芮股份納入上市公司體內。
目前,東軟集團爲無實際控制人狀態,東軟控股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是劉積仁,他同時也是東軟集團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據悉,劉積仁的親屬一直擔任上海思芮的董事。
因此,與其說是東軟集團收回上海思芮,不如說是“東軟系”看到了這塊業務的價值。
“隨着數字化成爲時代大趨勢,信息技術服務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東軟集團如今選擇回購上海思芮的股份,是其轉型過程中的最新註腳。”有受訪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正如公司董事長劉積仁一貫的態度,“貓有九條命,每五年換個活法”。在過往採訪中,他也強調過,東軟集團“非常怕死”,因此不斷進行戰略調整。
2024年上半年,東軟集團再次推動重大戰略變革,實施了面向管理平臺、研發體系、軟件生產體系、營銷體系、生態、領導力與人才等專項變革工作。此外,公司推動解決方案的智能化、數據價值化、服務化和生態化。
在近期召開的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東軟集團高管對外透露了戰略變革的最新進展。
其表示,作爲東軟“解決方案智能化”戰略的重點,公司着力推動智能化在實際應用場景的落地,圍繞交互智能、認知智能、事務智能、決策智能,全面推進解決方案的智能化,AI產品家族持續擴容,並在客戶場景多點落地。
比如,在醫療健康領域,“探索”多模態醫學人工智能平臺已應用於多家醫院的科研課題;病歷方面,與武漢中南醫院合作推進智能病歷生成;知識庫方面,已形成AI-CDSS疾病知識庫產品;基於大模型的醫保智能數據查詢分析應用已在新疆建設兵團上線;基於數字人和智能體的公共服務系統已在瀋陽醫保完成原型開發;開展在人社智用體、數字人、智能經辦、智能審覈和智能仲裁等方面的應用實踐。
在智能汽車領域,東軟全自主研發的NaviAgent小模型與車廠大模型結合,已導入全新發布的OneCoreGo®全球車載智能出行解決方案5.0;AI智能車書等小模型應用到雲端生成式大模型應用方案也已在車廠推進。
近期,東軟集團又發佈了多款智能化時代創新型解決方案,包括醫院高質量發展解決方案、醫療數據價值化解決方案、城市人力資源發展平臺、城市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等,融合AI、大數據等技術打造了全新的應用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軟件產品領域,今年東軟數字化人力資源管理產品應用於達利凱普、鞍鋼集團等客戶。這恰恰與上海思芮的業務有所交集。
戰略抉擇
東軟集團被稱作“中國軟件第一股”。
1991年,劉積仁在東北大學的兩間教室中創辦了東軟集團,當時所有資產只有兩間教室、三臺電腦和三萬元經費。
1994年,東軟集團將軟件與製造結合,進入醫療設備領域。1995年,公司進入中國國內尚不成熟的解決方案市場。1996年5月24日,東軟集團在上交所上市,是軟件公司中最早登陸A股的一家。
在成長階段,東軟集團一方面深入醫療設備領域,其生產的CT等醫療設備不僅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還成功邁向國際。另一方面,在軟件與服務融合方面,廣泛涉足金融、電信、能源等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市場。
近年來,東軟集團一直在進行戰略轉型,在智能汽車、智慧城市、健康管理等新興領域持續發力,不斷優化產業佈局。
但業務的多元化帶來了管理和資源分配上的挑戰,技術創新的快速迭代也要求東軟集團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多種壓力下,財務狀況面臨挑戰。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公司賬面貨幣資金震盪走低,從34.31億元下滑至2024年三季末的16.51億元。
近年來,東軟集團多次嘗試分拆上市,尋求融資“補血”,目前已斬獲兩家港股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形成“東軟系”家族。
其中,東軟教育(9616.HK)專注於軟件教育和培訓領域。2020年9月29日,東軟教育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發行價爲6.22港元/股。然而,上市後的東軟教育股價表現並不理想,截至12月17日收盤,累計下跌逾50%。
熙康雲醫院(原東軟熙康,9686.HK)是東軟集團旗下專注於醫療健康領域的子公司,提供雲醫院平臺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等。2023年9月28日,東軟熙康登陸港股,發行價爲4.76港元/股。然而,上市後的東軟熙康股價表現同樣不理想,累計下跌近80%。
此外,東軟集團還曾試圖分拆東軟醫療在科創板上市,該公司專注於醫療設備製造和醫療服務領域。但在2020年11月27日,東軟醫療的科創板IPO申請終止。此後,公司三度遞表港交所,但均未成功。
在此背景下,東軟醫療選擇引入戰投——通用技術。
“通用對東軟醫療的投資已經全部交割完成,同時,東軟集團也與通用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在醫療信息化、健康養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相互賦能。”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首席投資官王楠近期表示。
而在當前政策鼓勵併購重組的大背景下,吸收上海思芮,也是公司審時度勢下,資本運作的又一步棋。
記者進一步發現,雙方近兩年關聯交易金額不小。今年4月還簽訂了日常關聯交易框架協議,根據協議,2024年度,東軟集團預計向上海思芮採購金額爲3.7億元。而2023年,公司向後者採購總金額爲2.97億元。
10月26日,東軟集團發佈2024年三季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8.91億元,同比增長10.03%,歸母淨利潤1.52億,同比增長13.06%。
根據東軟集團4月24日公告,截至去年末,上海思芮總資產5.7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3.18億元。2023年,上海思芮實現營業收入9.42億元、歸母淨利潤6009萬元。另據人瑞人才財報,2023年,上海思芮除所得稅前溢利爲4303.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6月末,在人瑞人才的賬面,上海思芮的商譽高達2.66億元。
總體而言,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如果順利拿下上海思芮,有望與公司現有業務協同,改善財務情況,但標的公司估值或有較大變化。
一位受訪併購重組專業人士認爲,結合當前信息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上海思芮的估值必將超出此前的8.87億元。